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近年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常常会遇到一个很有诱惑力的名词,即“本硕连读”。望文生义,本硕连读就是读完大学本科直接读研究生。更科学的解释应该是高校为优秀生制定的本科、硕士打通培养的计划方案和制度。各个高校有不同的操作办法,一部分高校在高招录取时就亮出了“本硕连读”和“本硕连读基地班”的牌子,规定某些专业学生读完本科可以一步到位再读研究生,不需要参加竞争激烈的研究生考试。还有一些高校是在每年新生入学后,对个别专业的新生进行严格的入学考试,选拔出优秀的学生进入本硕连读班。此外有的高校虽没有本硕连读班,但学生本科毕业后,可以保送部分优秀生直接读研究生。  相似文献   

2.
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主要分为三类:本硕连读培养、硕博连读培养和本硕博连读培养。在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框架下,课程一体化建设应遵循连贯性、基础性和层次性的原则。文章以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为例,从学分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环节衔接四方面,探讨一体化课程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青年报》5月9日报道:武汉理工大学日前宣布,该校今年将停止所有“本硕连读”班的招生。该校招生与就业处处长信思金说,学校在“本硕连读”班市场前景最好的时期痛下决心停止招生,是为了使学校和学生都能得到好的发展。高校内部长期存在的复杂人际关系一直是学术独立的最大障碍,而“本硕连读”往往从制度上使这种人际关系更为盘根错节。在7年“本硕连读”结成的深厚“师生情谊”下,学术观点的交锋、思想的碰撞变得更为困难,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必将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对学生来说,“本硕连读”实际上是让高中生决定自己今后7年的人…  相似文献   

4.
有句话叫“本科生看专业,研究生看学校”,我觉得挺有道理。我对第一志愿特别重视,当年高考成绩出来后,我第一志愿就报了比较热门的通信工程专业。由于成绩超出一本线100分,于是被顺利录入北京交通大学本硕连读试点班。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青年报>5月9日报道:武汉理工大学日前宣布,该校今年将停止所有"本硕连读"班的招生.该校招生与就业处处长信思金说,学校在"本硕连读"班市场前景最好的时期痛下决心停止招生,是为了使学校和学生都能得到好的发展.高校内部长期存在的复杂人际关系一直是学术独立的最大障碍,而"本硕连读"往往从制度上使这种人际关系更为盘根错节.在7年"本硕连读"结成的深厚"师生情谊"下,学术观点的交锋、思想的碰撞变得更为困难,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必将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对学生来说,"本硕连读"实际上是让高中生决定自己今后7年的人生道路,这也显得有些草率而不可靠.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开设本硕连读的高校和专业越来越多.不少考生都纷纷选择这种似乎可以“一劳永逸”的培养模式。但是2003年武汉理工大学急流勇退,宣布停招本硕连读班,这给热衷于“本硕连读班”的考生和家长泼了一瓢冷水。“本硕连读”的是是非非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经济管理类"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的基础上,重点以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类"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为例,从培养方式、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平台建设方面提出了"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的模式,并且构建了"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的选拔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硕连读”、“硕-博连读”,“保研、直博”时下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近日,某高校还提出“十年一贯制”的教育方案,让学生在该校接受本科、硕士和博士的系统培养。就此问题,笔者认为,需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校招生》2018,(2):26-28
“本科学习四年”想必是多数考生和家长对专业学制的普遍印象,因此,当大家翻阅招生计划,看到一些专业名称前标注的罗马数字“V、VI、VII、VIII”时,又有些“懵”,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不同的专业或不同院校的同一专业的学习时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某些专业有特殊的培养目标和学习要求,本科阶段的学制可能会被拉长至五年(V),待毕业后获得本科学历,那些学制在五年以上的专业则是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毕业后能够获得更高的学历。本篇,我们特意选择了本科学制为五年的部分专业(本硕连读和本硕博连读的大都属于医学方向的专业,并且多与开设高校的实际情况相关,在此不作介绍),为大家一一揭开她们“大龄”的真面目,也希望大家在选择这些专业时,能有“大器晚戍”的豁达和决心。  相似文献   

10.
今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本科———硕士———博士连读班,首次让考生在志愿中填报。进入该班的学生在大一就实行一对一的导师制,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资深博士生导师为新生担任导师。现在,高校招生越来越多地采取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的模式,笔者认为该模式及一系列相关措施并不符合教育规律,值得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关注。首先,该模式破坏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分属不同的教学系列,不论从培养目的,还是从培养方式等方面都大不相同,所以必须经过分类选拔,将适合培养目的的学生选入其中。我不能说所有本硕博…  相似文献   

11.
曹霁阳 《成才之路》2009,(16):91-91
今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将在新生中选拔百名“尖子生”,举办7个专业、每班15人的“英才班”。哈工大将参考斯坦福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的课程设置制订培养方案,对这些学生实行“本硕博连读”培养,双方互认学分,同时获得哈工大和国外高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相似文献   

12.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分析国内外高校“本-硕-博”连读或直博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合肥工业大学实际,从“本-硕-博”一体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着手,致力于构建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本-硕-博”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付诸实施,为探索具有工科高校特色的“本-硕-博”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3.
文章简述了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设置本硕连读的学科基础、师资和实验室条件;设想了培养时段和实行考核制度的培养模式;初步探讨了课程教学体系及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最后展望了预期目标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加强过程管理提高硕博连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硕博连读培养方式是研究生教育中一种较新的博士生培养方式,其培养过程和其他博士生培养方式有共同之处,但也有独特的特点。笔者通过分析硕博连读培养方式的特殊意义,探究目前我国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过程管理、提高硕博连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已成为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怎样保证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顺利地开展,保证本硕博连读同学顺利完成学业,落实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文章从本硕博贯通奖助体系角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观点     
《教育与职业》2006,(16):101-102
红网:“高校变脸”为何让人“心惊肉跳”?人民网:大学排行榜是一种教育“自恋”!中国青年报:建设和谐社会“贫困生”不该成为标尺;新快报:本硕博连读多年是机遇还是鸡肋。  相似文献   

17.
培养21世纪的优秀工程师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文章分析了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肯定了我国工程教育界已成功开展的大工程学科专业设置、本科生参加科研、本—硕连读以及远程工程教育的探索,指出,我国的各类工科高校、包括研究型大学的工科院系都要致力于校企合作,在国际化背景下培养适合中国工业实际、满足21世纪需要的优秀工程师。  相似文献   

18.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各高校所关注的教学改革内容之一。该研究报告主要探讨日语专业本硕连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与实施内容和面临的问题。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各高校日语专业的办学层次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硕连读”、“硕-博连读”,“保研、直博”时下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近日,某高校还提出“十年一贯制”的教育方案,让学生在该校接受本科、硕士和博士的系统培养。就此问题,笔者认为,需要深入探讨。 一、一贯制教育缺乏博大精神,不利于培养创造型的学生 许多人士赞成实施“一贯制”教育方式。理由是,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被分成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小循环,培养过  相似文献   

20.
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式是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重要类型,是目前国际上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通用模式。文章首先对我国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产生进行分析,总结了既有关于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的国内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目前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挑战,并根据这些问题,以经济学科为例,提出了完善我国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的一些参考建议,即构建硕博连读研究生“五位一体”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