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经历了中等教育结构调整阶段(1978-1995年)、职业教育多样化探索阶段(1996-2010年)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阶段(2010年至今)三个阶段。在这一进程中,职业教育政策发展遵循着以管理体制调整为手段的职业教育政策形成的动力机制、以政策价值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政策目标的价值取向、以人与财的规范为抓手的职业教育政策实施的过程保障、以经济学话语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政策话语的文化规则的演进逻辑。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必将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职业教育政策的未来走向需要实现动力形成机制由"权责不明"向"统一协调"转变、价值取向由"单一功利"向"多元取向"转变、过程保障由"监管与保障缺乏"向"强化监督与保障"转变、政策话语由"官方主导"向"民意参与"转变的转型与深化。  相似文献   

2.
《中学教育》2018,(6):32-3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政策的演进经历了缓慢发展阶段(1978—1992)、探索发展阶段(1993—2009年)、黄金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三个阶段。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政策演进的逻辑表现出以公共权力调整为动力的形成机制、以效率为主导的政策价值、以制度规范和经济规范为抓手的过程保障、以经济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文化规则等特征。随着教育制度和普通高中教育政策自身的发展变革,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政策的动力机制将转向公共教育权力体制重建,价值取向向以公平和效率互促调整,政策的过程保障将向全面有序演进,政策话语的文化规则将向尊重和引进民意参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经历了初始起步、快速发展和全面加速三个阶段。在这一演进过程中,政策文本遵循着以政府主导转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为推力的动力机制、以公平与质量为目的的价值取向、以合理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为手段的过程保障、以经济学话语为主导的话语文化规则的演进逻辑。未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应形成深化多方参与的动力机制、强调关注个人价值的目的取向、合理运用多样化的政策工具、融合教育民意的话语规则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政策经历了改革大潮中恢复重建(1978-1985)、系统调整中稳步推进(1986-1997)、法制规范中加速发展(1998-2012)以及深化改革中内涵提升(2013年至今)四个阶段。基于政策学的分析范式,我国研究生招生政策的基本逻辑体现了以内部利益相关者与外部社会需求共同促进的动力机制,彰显了以"效率""公平""质量"交互作用的政策价值,达成了以制度规范和机构规范为共意过程指向,形成了以政治学话语为主导的多元利益表达。在此基础上,我国研究生招生政策应基于逻辑的变迁作出调整与完善,在动力机制上转变政府职能,优化高校研究生招生自主权;在价值目标上注重"公平与质量",深化招考方式与内容变革;在过程路径上注重治理的政策运行逻辑;在政策话语上注重多元主体间的利益表达与整合。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以补充乡村教师数量为目的的政策探索阶段,以提升教师质量为重点的政策完善阶段,以统筹配置城乡优质师资为目标的政策深化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政策遵循着相应的演进逻辑——以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推动力的政策形成机制,以兼顾效率和公平为导向的政策价值取向,以政策工具的综合选择和使用为手段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以经济学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未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政策发展,应坚持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的非均衡化政策形成机制,追求丰富多元的政策价值取向,政策工具合理选择使用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强化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的政策话语规则.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经历了以"两培训"为中心的政策探索阶段、以标准化建设为核心的政策形成阶段,以均衡发展为动力的政策发展阶段,以及以深化应用为抓手的政策多样化阶段.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呈现出以信息化建设为推力的政策形成机制,以工具价值转向人本价值的政策价值取向,以选择适切政策工具为支持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以经济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等演进逻辑.未来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要有非均衡化发展的政策动力机制、多样性的政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使用政策工具和规范合理引导民意参与的政策话语规则.  相似文献   

7.
独立后印度尼西亚教师教育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以建立本土教师教育体系为基础的政策探索阶段、以优化本土教师教育结构为动力的政策调整阶段和以追求教师教育协调发展为重点的政策规范阶段,遵循着政策动力机制从建设民族国家到追求均衡、政策目标取向从注重效率优先到追求提质培优、政策实施过程从政府集中领导到强调分层实施、政策话语规则从政治学、经济学走向多元形态等演进逻辑。印度尼西亚教师教育政策的变迁呈现出“教师教育政策动力机制注重多主体参与、教师教育政策目标取向注重均衡化发展、教师教育政策实施路径保障主体执行力以及教师教育政策话语规则注重群众性意见”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教育政策经历了以德育补充为定位的政策萌芽阶段、以局部试点为抓手的探索发展阶段、以全面推进为重点的规模扩张阶段和以制度规范为核心的渐进调试阶段,遵循着以教育均衡为目标的政策动力机制、以社会需求为重心的政策价值取向、以政策工具为托底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和以经济学、政治学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等演进逻辑.未来,我国社区教育政策应构建以利益整合为中心的政策动力机制、践行以多元协调为基础的政策价值取向、筑立以优化政策工具组合为支撑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深化以全民参与为根本的政策话语规则.  相似文献   

9.
师范生就业政策是师范教育政策系统的重要内容,是关涉我国师范教育成效的关键要素。通过对国家层面出台的师范生就业政策文本研究发现,清末至今,我国师范生就业政策的演变经历了以全面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初创阶段、以适应变革为重点的调适阶段、以扩大规模为动力的恢复阶段、以适应市场为抓手的转型阶段、以优化师资配置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阶段;遵循着以管理体制改革为驱动的政策动力机制、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主旨的政策目标取向、以组合多类型政策工具为保障的政策实施过程、以经济学和政治学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等演进逻辑。未来我国师范生就业政策发展应建立以多主体利益共生为基点的动力机制,渗透以多元价值为依归的目标价值取向,强化以系统变革工具为抓手的过程保障,构建多元表达的政策话语模式。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政策经历了初创与恢复期、调整与规范期、深化改革期、优化提升期四个时期。政策的演进呈现出渐进性、政策价值取向以质量为本兼顾效率、政策体系不断健全与完善、政策执行主体多元化四个方面的特征。并形成了各主体协同参与的治理结构,政策变迁的动力来源于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协调,政策执行路径遵循着"上下结合"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政策是规范与支持家庭教育发展的重要工具,是推进我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经历了以边缘性探索为中心的萌芽发展阶段、以系统性规划为抓手的改革发展阶段和以体系化建设为重点的深入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其动力机制、价值取向、实施过程保障及话语规则均有其独特的演进逻辑。家庭教育法治化是我国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家庭教育从“法制”走向“法治”,可采取以下推进路径:形成强化基础建设、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动力机制,秉持兼顾个体与社会、协调多元利益的政策价值取向,深化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组织建设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体现深入了解民情、广泛反映民意的政策话语规则。  相似文献   

12.
建国70年来,我国研究生资助政策经历了以保证公平为核心的单轨资助阶段、以追求效率为目标的双轨资助阶段、以全面发展为指向的多轨资助阶段、以深化改革为重点的机制变革阶段;遵循着以多元主体交互博弈的共进理路、以成本—收益分析为出发点的动力机制、以渐进性边际改革为主,强制性为依托的变迁方式以及在政策转换与运行成本的衡量中不断形成路径依赖等演进逻辑。新时期我国研究生资助政策应适时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统筹协调多元主体利益;重塑资助制度价值基点,实现公平、效率与质量并重;强化政策评估功能,稳妥推进资助制度变革;完善资助系统设计,实现资助制度均衡建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种高考改革策略或政策都是一定价值选择的结果。"效率与公平"是建国后我国高考改革政策演变的核心价值选择,在高考改革政策价值取向上主要经历了从关注考试本身的效率逐渐走向关注人才选拔方面的效率;从关注"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逐步走向关注"尊重差异下的公平"的演变。针对目前中国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现状,未来的高考改革政策应当体现出关注个体发展的价值取向,使高考功能定位实现从"选拔性考试"向"适应性考试"转变;在高考内容上强调"素质立意";在招考形式上建立"一主多元"的招生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4.
马君  李一凡 《教育与职业》2021,996(20):20-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发展经历了以外交关系为基准的起步阶段、以接受单向项目援助为主要形式的初步发展阶段、以重视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为中心的拓宽阶段和以输入与输出并举的多元合作为核心的改革深化阶段.文章通过对政策的梳理,厘清了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政策的演进逻辑:以共同利益为导向的政策动力机制、以提质培优为关键的政策目标取向、以改革创生为方向的政策实施过程和以多元化趋势为核心的政策文本话语.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政策要推进多主体关照的政策动力机制、建立以提高执行水平为本的政策目标、创新线上合作的政策实施路径和深化"命运共同体"的文本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改革开放40余年来研究生资助政策的分析,透视出研究生资助政策在其演变过程中所遵循的价值取向演进路径,即从社会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教育公平优先向教育公平与效率兼顾转变、从保障生活向保障生活与促进发展兼顾转变。我国研究生资助政策呈现出"精准资助""资助育人""追求充足"的特点。对我国研究生资助政策价值取向进行展望:一是以进一步提高资助公平为导向进行资助政策改革;二是以提高资助效率为导向进行内部资助结构调整;三是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进行科研资助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科建设制度从“重点”转向“一流”标志着由政府选择性重点学科建设向高校竞争性一流学科建设的范式转变。学科建设制度的演变经历了激进式制度变革、渐进式制度变革和断裂性制度变革三个阶段。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看,学科建设制度的形成与变革受经济体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及学科建设价值取向的深层结构影响;由于传统的制度惯性和组织行为惯习,学科建设制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学科建设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力在于多元主体博弈、政策学习机制以及外部示范效应。实践中,我国学科建设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重塑多元主体关系,健全学科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学科评估制度,以推动形成一流学科建设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经历了以探索教劳结合为中心的政策萌芽起步阶段、促进工农业生产的政策发展初期阶段、偏向政治化的政策偏执发展阶段、促进经济建设的政策转变阶段、体现个体价值的政策发展阶段。呈现出以社会需求为主要推手的劳动教育政策形成机制、以兼顾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为导向的劳动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过程保障、以经济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政策形成机制、以育人为主继续倡导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共存的政策价值取向、加强资源开发与师资建设的政策过程保障、民众参与的政策话语规则,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师德政策是关涉教育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要素.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师德政策演变经历垦拓时期、探索时期、建构时期、成熟时期和完善时期五个阶段,其演进逻辑包括以因应时代需求为驱动的动力机制、以工具理性为主流的价值取向、以多类型政策工具为手段的过程保障、以政治学和教育学为主的话语规则.我国师德政策发展应兼顾统筹规划和多方...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其价值取向历经从社会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向、从注重数量到关注质量的转变、从效率优先到教育公平的回归的演进路径,彰显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追求充足、致力保障”的基本特征。展望未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应以保障相对贫困学生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重要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取向,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职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创新、改进与完善,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异地高考制度演进可理解为一场变迁活动,是制度环境动态变化下制度供需不断调整、新的制度均衡逐渐形成的过程.同时,由于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路径依赖双重“锁定”,延缓着异地高考制度变迁进程.为此,作为制度变迁的主导力量——政府部门需承担相应职责,明晰责任划分与边限.总的来看,我国异地高考制度建设的路径创新取向应为: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制度供给取向,整体和均衡兼顾的制度变革取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制度运行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