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原理之一。文章以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为出发点,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和中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经验,讨论新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两者的关系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新内涵,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三个方面对新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习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必由之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以及新时代“立德树人”育人标准的框架下,“教劳结合”被赋予了全新意义和内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沿革显示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教劳结合”相互促进与理论发展的特点,并为新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生命力激发与推进劳动教育实施提供了实践背景与理论支撑。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时期意义要把握劳动教育思想的融合、教育政策的变革以及劳动教育管理实施的统一;面向未来劳动教育,关注“物质劳动”到“非物质劳动”实践意义的突破,提高认识,明确劳动认知;坚持“五育并举”革新指南,坚守劳动教育回归学校教育主体,教师教育做“领头羊”,推动未来人才输送科学实践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指导我国教育事业的一贯方针。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实施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有文化,又有劳动技术,达到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的必由之路。如何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新的特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是本文的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理和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解,论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意义,即具有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论述了邓小平同志对这一原理的发展和对这一原理内涵的丰富: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是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论述了邓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劳动教育的理论根基.从儿童时期起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始终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学前劳动教育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促进幼儿智力和知识的提高,培养幼儿的审美...  相似文献   

6.
端正教育思想,不能不涉及劳动教育问题。贯彻“三个面向”的精神,也不能忽视劳动教育问题。劳动教育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目标、办学原则、与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全面发展密切相关。时代在发展实践在推进,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我们对劳动教育问题重新进行认真研究,来一个再认识。为此,本文就新时期如何认识劳动教育,看待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7.
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句话,虽然和过去教育方针的提法相同,都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但由于是在今天新的厉史条件下提出的,其内涵就相当丰富、精深。这里“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我们理解可以有三个层次:一是从整个教育来说,要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成为有机组成部分,使教育与经济相互促进,同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二是从一所学校来说,要坚持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红与专相结合、育人与创收相结合,把劳动教育贯穿在“德育智育体育”中,促进人  相似文献   

8.
实践要求理论指导,并发展着理论。新中国建立40多年来,人们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进行了多方面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在总结多年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使这种探讨更为深入,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进入90年代,党和国家高瞻远瞩,把“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重新列入我国的教育方针,推动这种理论探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里,仅把近几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研究的一些观点作如下综述,以便读者思考。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一个常议常新的理论课题,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分析,可以看到它的基本模式与途径是多样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本质特征与根本途径,它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改造与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本质上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它具有促进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知识分子同工农相结合,克服传统偏见、促进社会进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还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层次、分步骤进行,在内容和方法上都应该不断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