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9 毫秒
1.
王美娟 《语文天地》2014,(11):73-74
“老师,您不要生气,我总觉得最近语文课上得沉闷了些,总想睡觉。《记念刘和珍君》有必要上那么多节课吗?我们很多同学远没有您那样喜欢鲁迅,也难达到您理解的深度。虽说语文课上您也让我们畅所欲言,可您不觉得那离我们太遥远了吗?与其让我们对那些遥远的事件发表意见,倒不如把时间放在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望老师考虑。”  相似文献   

2.
批阅学生随笔,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老师,您不要生气,我总觉得最近语文课上得沉闷了些,总想睡觉。《灯下漫笔》有必要上那么多节课?我们很多同学远没有您那样喜欢鲁迅,也难达到您理解的深度。虽说语文课上您也让我们畅所欲言,可您不觉得那离我们太遥远了吗?与其让我们对那些遥远的事件发表意见,倒不如把时间放在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上,让我们享受享受其他课文的风采吧,望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高中语教材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阅读语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不少板块都设有“问题探讨”类课,怎样在新课标的视野下教学这类课呢?本以《记念刘和珍君》一为例作些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犤一犦批阅学生随笔,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老师,您不要生气,我总觉得最近语文课上得沉闷了些,总想睡觉。《记念刘和珍君》有必要上那么多节课?我们很多同学远没有您那样喜欢鲁迅,也难达到您理解的深度。虽说语文课上您也让我们畅所欲言,可您不觉得那离我们太遥远了吗?与其让我们对那些遥远的事件发表意见,倒不如把时间放在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望老师考虑。”说实话,读了这段话,我很有些悲哀,也有些埋怨,但我不能不思考:我们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了没有?然而,这些问题却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相似文献   

5.
一日,批阅学生周记,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老师,您不要生气,平时我们都很喜欢您上的课,您走了一段时间去学习,我们都很想念您。但这个学期,天天学习《论语》、《孟子》,很是烦人。二千多年前的东西,难读又难懂,如果没有相应的参考书,我一篇也看不下去。我总觉得最近语文课上得沉闷了些,恹恹欲睡。我们有必要上那么多课学习古董吗?我们很多同学远没有您那么喜欢老夫子,也难达到您理解的深度。虽说您也常常让我们谈谈对孔孟一些观点的看法,鼓励我们想到什么说什么,  相似文献   

6.
在两节语课上,学生在学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药》两篇章时,发现了先生的两处“败笔”,而且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若不是教师善于引导,险些成了学生的定论。  相似文献   

7.
《教育科学论坛》2002,(10):42-47
人教版高中语第一册(必修本)第六课《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比较长、有一定难度的课,我虽然已教过几遍了,对那种常规的教法却一直不太满意。这一次,我想打破常规,探索新的教法,于是备课时干脆扔开“教参”,像第一次接触这篇课一样,静静地读,细细地品,寻找属于自己的最初、最真的感动。果然,读到动情处,一次次流下了泪。  相似文献   

8.
一、洋洋洒洒写了2300余字,为何还说“我说不出话”? 文章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收尾很是令人费解:都已经写了2300余字了,文章都已经写好了,为什么还要说“我说不出话”?难道这2300余字就不是‘话”?  相似文献   

9.
谢丽蕴 《语文天地》2014,(31):73-74
“老师,您不要生气,我总觉得最近语文课上得沉闷了些,总想睡觉。《记念刘和珍君》有必要上那么多节课吗?我们很多同学远没有您那样喜欢鲁迅,也难达到您理解的深度。虽说语文课上您也让我们畅所欲言,可您不觉得那离我们太遥远了吗?与其让我们对那些遥远的事件发表意见,倒不如把时间放在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望老师考虑。”这是笔者批阅学生随笔时读到的一段文字。这段话让笔者思考:我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李新 《上海教育》2006,(9A):30-30
我与《上海教育》结缘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遇。 《语学习》编辑部组织的“中青年语教师沙龙”在大同中学举行第二次研讨活动,我作了“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的发言。此后就匆匆退场了,准备回校上拓展课。一个诚恳的年轻人追了出来,说:“李老师,您刚才的发言有没有底稿?能不能给我一份?我是上海教育杂志社的。”说着,他就递上了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11.
刘跃 《现代语文》2006,(12):26-26
普通高中课程必修五第三单元选了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这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作为一篇纪念性文章,该文记叙部分并不多,重在议论和抒情。文章以抒隋为主线,作者一会儿“觉得悲哀”,一会儿“出离愤怒”,情感如汹涌波涛,文如万斛泉源。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理清文章思路,最大限度地读懂文章蕴涵的丰富信息,把握文章的精髓,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怎样寻找一个最为有效的突破口,以激发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让他们能够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是我们指导阅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张营 《山东教育》2002,(16):37-37,38
一、情境导入电话铃响。师:对不起。电话铃响了,我去接一下电话,请稍等。师:喂。您好。请问找哪位?啊。是李老师呀,我就是。您找我有什么事吗?今天下午到教委参加班主任培训,是这样吗?好的,我知道啦,谢谢您。再见。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接了个电话,你听到老师说什么了吗?生:我听到老师说今天下午要到教委参加班主任培训。师:你听得真仔细。那在老师打电话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老师很有礼貌。师:那我说了什么,你觉得很有礼貌?生1:开头说了“您好”,最后还说“再见”。师:你听得很仔细,说得也很明白。…  相似文献   

13.
语言表达活动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之下,语言表达主体运用语言这一媒介,通过一定的语言表达策略作用于语言表达受体的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的形成和开展往往涉及到四方因素:语言情境、言语行为主体、言语行为受体和言语行为策略。其中,语言表达活动会受到语言情境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提出"诗人和画家也不例外,他们用同样的方式从事着自己的创作……对于他而言,由于是一种新的情境,当他处于那样的情境之中时,他的言语创作物的形式也会是与以往不同。"他认为语言情境的差异极大地影响着语言表达的效果。在写作这种语言表达活动中,语言情境即写作情境,主要包括写作前和写作时的外在环境、写作者的写作身份和写作对象。  相似文献   

14.
李芸  陈碧红 《现代语文》2004,(9):39-39,38
每当听人们谈到悲剧、议论悲剧美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那一幅悲壮的画面:"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  相似文献   

15.
《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饱含鲁迅先生“忧愤深广”思想情感的记叙文 ,其中那感情激越、泼辣犀利、发人深省的句段 ,令人百读不厌 ,回味无穷。在这篇作品的教学中 ,我以语境训练作为切入点 ,同时引用恰当材料渲染教学情境 ,使同学能入乎其内去领悟作品的深厚意蕴与表现力度 ,又能出乎其外去探求阅读的规律和方法。以语境训练作为切入点 ,这是我从高考对阅读的考查所得到的启示。高考阅读主要考理解 ,而分析综合、欣赏评价也是以理解为基础的 ,理解就必须遵循语境原则。鲁迅先生悲愤的情感贯穿于作品的每一部分 ,因而 ,我就引导学生从语境入手…  相似文献   

16.
一、缘起 前几天,在洗手间洗手。忽然身边传来清脆悦耳的女声:“老师,您好,您那次的课真有味,我们同学现在也老是盼望着您上次那样的课!”我四顾,除了我和一戴眼镜的清秀的面生的女生,无他人。我疑惑地望蓿她。“两年前我在高一,您曾借班给我们上了堂课《觅渡,觅渡,渡何处?》!”铃响,她上课去了。戏剧性的一幕激活了两年前那次青年教师课堂比武活动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语教学仍要遵循教学的规律,因此,必须摆正多媒体在语教学中的位置,具体而言要做到:依据语学科的内容,最优化地选择多媒体;依据语言学科的人性选择多媒体教学模式;综合考虑师资和技术条件,讲究多媒体的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一、历史的模糊背影 众所周知,人教社2000年版高中语教材和传统教材相比发生了许多变化。人们谈论比较多的是其学性、人性等话题。而在我看来,有一些细小的变化似乎更耐人寻味,比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我注意到,《记念刘和珍君》中对杨荫榆的评价除了类似《鲁迅全集》中对其定性的“依附北洋军阀,迫害进步学生,镇压学生运动”等语言外,又加了一句“后因参加抗日活动,被日寇杀害”这样一句话。仅此一句,即可见教材编写的一大进步——还原历史的真实,让本已模糊的历史背影逐渐清晰。  相似文献   

19.
这两天在上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早晨第一节语文课,我让学生集体朗读《纪念刘和珍君》中的第四部分,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我听到一丝不和谐的音符:一个学生用着怪异的腔调漫不经心的读着,与周围的气氛显得格格不入。我皱了皱眉头,没有中断读书。待到读完,我不动声色地把那个学生叫起来让他把这部分重读一遍,他不解地看了我一眼,依旧用那副调子读了一遍,学生哄笑起来;读毕,我让他再荤读,又是一阵哄笑。  相似文献   

20.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一篇非常优秀的写人记事散文,这篇文章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课标教材都被选入了。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从宏观角度分析作者情感,最小的单位也只是到句子分析为止。其实作为文学大家的鲁迅先生是将情感倾注入于每一个文字。而在现代文中,教师常常忽略看似不起眼的虚词,本文将重点从虚词出发分析文章的第四部分,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知道作者在运用虚词的巧妙之处,培养学生文本细读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