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学内容]新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导入设计] 1.师:回忆一下,2、5的倍数的特征分别是什么?(生答) 2.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3的倍数具有什么特征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要看它个位上的数就行了吗?  相似文献   

2.
<正>【课前思考】"3的倍数的特征"的学习安排在"2、5的倍数的特征之后,2、5的倍数特征只要看一个数的个位,而3的倍数特征,需从各位上数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的角度去判断。由于受前者的影响,更因为缺少"将各位上的数相加的和"的学习经验,所以,在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思维的关注点总是停留在观察一个数的个位上,很难通过举例、观察猜想、验证等过程,自主探究出3的倍数的特征。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3.
一、课前思考(一)研读文本"3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在学习过2、5倍数特征之后的又一内容,因为2、5的倍数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断,必须把其他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P17-P18【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举例—猜想—检验—说理"探索2的倍数特征的过程,总结方法用以探索5的倍数特征,为进一步探索其他数的倍数特征做好学法准备。2.让学生经历从"数的倍数特征与各个数位上数字有关"到"2、5的倍数特征只与数的个位数字有关"的探索过程,为今后探索其他数的倍数特征做好思路铺垫。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经历"举例—猜想—检验—说理"探索2的倍数特征的过程,总结方法用以探索5的倍数特征,为进一步探索其他数的倍数特征做好学法准备。2.经历从"数的倍数特征与各个数位上数字有关"到"2、5的倍数特征只与数的个位数字有关"的探索过程,为今后探索其他数的倍数特征做好思路铺垫。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高年级有关“数的整除”这部分内容中有很多概念和规律,其中探求3的倍数特征一直是教师们教学研究的重点。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刚刚学习了2、5的倍数特征,知道判断2、5的倍数特征是看个位上的数。从观察个位上的数到观察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对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挑战性,没有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很难独立探究出3的倍数特征。  相似文献   

7.
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多的,其中有些数的倍数还有一定的特征。我们已经发现了2、5的倍数的特征,想想看,什么样的数是2的倍数?5的倍数呢?(生答略)师:也就是说,2、5的倍数的特征都在个位上(板书:个位),与其他数位上的数没有关系。你能根据这些特征快速判断出下面的数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吗?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高年级有关"数的整除"这部分内容中有很多概念和规律,其中探求3的倍数特征一直是教师们教学研究的重点.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刚刚学习了2、5的倍数特征,知道判断2、5的倍数特征是看个位上的数.从观察个位上的数到观察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对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挑战性,没有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很难独立探究出3的倍数特征.  相似文献   

9.
我在教学能被4、6、9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回忆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再让举生猜想能被4、6、9整除的数的特征,结果学生有了以下的猜想个位上是0或4的数能被4整除,个位上是3或6的数能被6整除:各位上数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猜想结果,  相似文献   

10.
1.教师先出示3、4、5、三个数,让学生分别组成能被2、5整除的三位数。(能被2整除的数有:354、534;能被5整除的数有:345、435) 2.试一试。请学生仍用这三个数尝试组成能被3整除的数,并试除检验。(由于受“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容易从个位上的数是否是3的倍数去考虑,从而组成543、453) 3.设置“陷井”。在学生用543、453试除以3,发现能整除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学生可能通过上面的特例得出:个位数字是3的数能被3整除,个位数字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从而假设出:个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的数,能被3整除)  相似文献   

11.
一、提出猜想,引入新知 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同学们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呢? 生1:个位是3、6、9的数。 生2:个位是0-9的数都有可能被3整除,如30、21、12……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76~77页“3的倍数的特征”.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过2和5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3的倍数特征与2和5的倍数特征有所不同,2和5的倍数特征主要观察个位上的数,3的倍数特征是观察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教材安排了在百数表中圈数和拨数珠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索3的倍数特征,但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仍是件非常棘手的事情.笔者尝试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数的组成知识学生在二年级就学过了,它可以有效快捷地找到通往3的倍数特征的康庄大道,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数的组成的知识为新知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一、复习中准备方法师:前面我们刚刚研究了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研究的?生1:在研究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们先找出了一些2的倍数,通过观察发现,它们的个位总是0、2、4、6、8这几个数。生2:研究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所用的方法与研究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一样,也是先找出一些5的倍数,再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3: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方法也是这样的。师:通过对一些具体的数的研究,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征,是我们在研究数的问题时所常用的方法,今天我们仍将运用这样的方法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质数和合数(…  相似文献   

14.
[病例1]一个三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奇数,十位上是最小的偶数,而且这个数是3和5的倍数,这个数是多少?[病症]这个数是120。[诊断]分析这道题时,把最小的偶数当成了2,实际上最小的偶数是0。再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可知:个位上的数字是0或5。如果是0,那么这个数不是3的倍数,因此个位上的数字是5。[处方]这个数是105。  相似文献   

15.
<正>“3的倍数的特征”是在学生认识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之后教学的。教材在编排时,沿用了2、5的倍数的特征的发现方法,引导学生在百数表中圈出3的倍数。在发现根据数的个位不能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之后,呈现用计数器表示的数,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表示每个数所用珠的个数,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由于是通过归纳得出的结论,学生对“为什么2和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就可以判定,而3的倍数却要看各位上数的和”的疑惑始终得不到应有的回应。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6.
发现法又称问题探索法。它的特点是教师不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替学生创设情境,启发诱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用发现法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有益的尝试。今简介如下: 一、创设情境,设疑置难教师在复习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应用教材中集合、对应的方法,要求学生说出一些3的倍数。如3、6、9、12、15、18、21、24、27、30……使他们看出能被3整除的数不能象能被2或5整除的数那样,它的个位上没有什么特征可找,从而防止知  相似文献   

17.
<正>《3的倍数的特征》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的内容,回顾与学生们共同学习的过程,引发了以下几点思考与大家分享。思考之一:对接儿童经验,让探究走向实质"3的倍数的特征"属于数论的范畴,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设计本课时,在尊重教材、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六易其稿,最终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思路:通过回顾复习2、5的倍数的特征,引导学生运用迁移、猜想,经历"摆100以内3的倍数""用3颗棋子摆比100大的3的倍数"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学习《因数和倍数》单元之后,掌握了2、3、5的倍数特征。那判断2或5的倍数,为什么只需要看个位,而判断3的倍数却要看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倍数特征现象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为了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可以采用以下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一节时,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册上的传统教法是这样的:①先求3的倍数,得出这样一列数…18,21,24,…,90,93,96,…,120,123,126,…②从个位上看,能看出这些倍数有什么特征吗?不能。说明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不能用看个位的方法。③引导学生将这些倍数各位上的数加起来,看它们的和有什么特征?这些倍数各位上数的和都是3的倍数(1 8=9,9 3=12,1 3 8=12…)。最后得出规律: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虽  相似文献   

20.
张见 《小学教学研究》2006,(9):29-29,56
在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掌握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中,要鼓励学生敢于猜想,善于验证猜想并不断完善猜想,让学生在“愤悱”的状态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一、鼓励猜想——提出课题【片段一】师:用3、5、6三张数字卡片,你能摆一个能被2整除的数吗?生:356或536能被2整除。师:为什么这么摆?生:个位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师:同样用3、5、6三张数字卡片,你能摆一个能被5整除的数吗?生:365或635能被5整除。师:为什么这么摆?生:个位是0、5的数能被5整除。师:那你能否用这三张数字卡片摆一个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呢?试试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