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6,(12):52-52
读一篇好的通讯不仅吸引你一段一段地看下去,而且过后能不忘记,令你时不时地回味那些感人的情节。《检察日报》2006年5月12日第12版刊载的通讯《香炉里的秘密》就是这样一篇好稿。它是山东省临朐县检察院检察官冯恩国用第一人称讲述的生动故事。这篇1300字的通讯主要特点是人物刻画得形象逼真,在细节的描绘中凸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表露出的神情,生动地显示了通讯的主题。首先是写“我”的心情。作者本人随检察院科长老张去犯罪嫌疑人家中搜取物证。在路上,“我”对这次任务充满了信心:付某(受贿者的妻子)是一名农村妇女,丈夫(宋某)都被刑拘…  相似文献   

2.
宋建新 《传媒》2001,(10):35-36,39
今年五月,我参加了全国妇女系统报刊好新闻作品的复评工作,任评委之一。复评中,我发现有篇人物通讯写得比较好,读起来特别感人,只是觉得其中某些细节需要核实,就打了一个电话。 这篇人物通讯的题目是《哥哥,是你用生命铺就了我的清华  相似文献   

3.
人物通讯的写作最忌概念化,无细节。如果说人物通讯是一座房子的话,细节就是一块一块垒成房子的砖头,没有砖头就没有房子;没有细节,就没有人物通讯。细节,对整篇人物通讯关系极大,而细节采写的深入与否?运用得当与否?以及细节与细节之间串联得成功与否?将决定这篇人物通讯是否受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4.
周刚 《新闻通讯》2009,(4):58-59
细节决定成败,这是指做事。将这句话用在新闻通讯的写作上,同样经典。细节是构成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特征的最小组成单位,是新闻的血肉,不可或缺。一篇好的新闻通讯特别是人物通讯,必然有精彩的细节;相反,没有精彩的细节,成不了好通讯。胡适先生说,《史记》中“奴婢与牛马同栏”,比楚汉战争重要得多。就是因为“奴婢与牛马同栏”这个细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5.
深入、激情与细节———写好先进人物通讯的思考杨黎光仔细阅读我们报纸上每天出现的大量人物通讯,发现其中不少写得不尽人意。最大的缺憾就是人物通讯写得不感人,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比如空泛、干巴、概念化、程式化,甚至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仔细研究这些写作上...  相似文献   

6.
写新闻、通讯注意抓细节,把抽象的东西用生动活泼的细节表现出来,这恐伯早已成为有经验的新闻采写者的共识。然而,在新闻、通讯写作中怎样准确选择细节,妥善运用细节,却大有讲究。选用不当,不是糟踏了好不容易获得的细节材料,深感痛惜和遗憾,就是弄巧成拙,反而成为新闻。通讯中的累赘之物。新闻细节,是指新闻作品中那些能有效地增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表现力的细枝末节。精彩的新闻细节,虽然取材细微,但它生命力强,体现了事物的本质特征。细致描绘它,能使形象生动,给读者打下烙印,比平淡的叙述,空洞的议论,呆板的说教,不…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的突出优势是能够用形象的画面,表现新闻事件或人物状态。如果说画面让电视新闻变得形象饱满,那么,有了细节则使电视画面更具生气和灵气。中国著名新闻记者穆青曾说过:"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更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好的细节对表现新闻主题、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可视性和感召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什么是电视新闻细节电视新闻细节,是指记者在现场摄取的那些最能表现生活中的细琐小事或人物细微神态动作,它可以是新  相似文献   

8.
细节在人物通讯的地位注意运用细节是人物通讯是否成功的关键。通讯中的人物,总是要说话,有神态动作,有了几个能代替广泛描写的细节,人物的形象就鲜明突出了,人物就可以“站”起来。为什么有的人绞尽脑汁,把人物的事迹描绘一大堆,而文章还是干巴巴的,就是只注意罗列叙述性的情节,而没有反映人物本质的细节,由此可见细节在人物通讯中的地位。细节在人物通讯中的作用细节在人物通讯中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1、细节能起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作用。2、细节能生动地揭示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9.
写好人物通讯中的细节,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10.
那些枯燥、干瘪的常规新闻版面往往没有好的图片,没有诱人的细节,也没有你要的深度与内幕……编辑怎样才能把版面打扮得生动诱人?版面最怕的是平板,重点不突出,就像人一样,两眼无神。每个版面都要立起一个神,除了形象的标题,版面也需要有形,就是形式感要强,要有一个造型把文、图、细节等组合在一起,在版面上营造一个视觉中心。  相似文献   

11.
汪勇 《视听纵横》2004,(6):61-62
电视新闻的细节指的是在新闻现场中那些富含新闻价值、人物情感和意义象征的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受众特别注意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电视新闻的突出优势是能够用形象的现场画面,表现新闻事件或人物的真实状态。如果说,有了现场画面,电视新闻变得血肉饱满的话,那么有了细节,便使电视画面有了灵气,更具魅力。电视新闻对细节运用得好,能小中见大,见微知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度广东新闻奖评比揭晓,肇庆《西江日报》社选送的一篇人物通讯《忠诚与公正铸就不朽英魂——追记四会市法院民一庭原庭长李坚祥》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荣获总编好稿一等奖。这篇作品能获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闻细节挖掘得深,思想性和新闻故事性强,章读来感人。  相似文献   

13.
人物通讯是最容易感动读者的一种新闻体裁,在人物通讯中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既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会让人物故事更加动人,为文章增彩,引起读者的共鸣。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采写人物通讯的实践,谈一下细节在人物通讯中的重要性,及写好人物通讯的细节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采写通讯中选用一些恰到好处、入木三分的细节,会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因此,采写通讯要在深入采访细节和重点选用细节上下功夫。深入一线采访是获取真实细节的基础。好新闻是走出来的。一分汗水收获一分果实。没有辛勤耕耘,就没有好的收获。通讯采写也是一样,不在采访中下苦功,吃现成饭,吃别人嚼过的馍,就没有味道,不仅写不出好的通讯,有时还以讹传讹,制作出假新闻。因此,深入一线采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篇事迹感人、写得不错、反响也很大的人物通讯。但其中一个细节,看稿时让我产生疑问。这个细节是说,通讯歌颂的这位“热血英雄”执勤时,与5名歹徒进行了8公里追击较量,5分钟生死肉搏。“……被激怒的歹徒唯恐他不死,临走前又用大砍刀朝他脸部猛砍一刀,致使‘英雄’9  相似文献   

16.
通讯的主题是通讯的灵魂,是通讯全文的统帅。同时通讯注重传神的细节描写,往往一个小小的细节能够成为一篇通讯的点睛之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之事具体入微──细节在通讯中的作用《广安时报》龙汉胜细节是通讯的血肉、通讯的生命。纵观我国报刊通讯写作史上的大量优秀通讯作品,无不从各个角度,利用细节描写来揭示与深化一个个重大主题,反映代表时代特征的精神风貌,刻画出英雄人物的性格与思想,使读者受...  相似文献   

18.
人物通讯的写作离不开细节,细节在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人物通讯是人体的话,那么细节则是这人体中的血肉。只有用足用好这血肉,人物形象才能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才能令广大读者可感、可亲、可敬、可信。  相似文献   

19.
人物通讯的特点是再现特定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那么,如何宣传特定的形象呢?如何将特定形象写得"美"呢?第12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作品<教育局长的好榜样>(载<光明日报>2001年2月5日)一稿,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20.
许同泽同志: 你来信说,自己在写稿时对细节把握不住,不明确选择新闻细节时应遵循哪些原则?现就这个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有的文章读过五六年甚至十几年,全貌虽已淡漠了,但对个别情节却记忆犹新,为什么?这就是文章的细节在起作用。所以,穆青同志说:“要注意抓细节。把抽象的东西用生动活泼的细节表现出来。……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可见,细节是新闻报道的血肉。它可以生动地反映人物和事物的特征,使稿件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从而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和社会效果。写作实践证明,不仅通讯、特写、报告文学和小故事需要细节描写,而且,消息也要重视写细节。如女记者郭玲春写的消息名篇《钱学森出任中国科协主席》和茅盾塑像揭幕,都有浓浓感人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