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有人认为,优质校的校长教师就"优秀",薄弱校的校长教师就"薄弱",并以此来作为交流轮岗的依据。在我看来,这种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只要对他所教的学生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他的教学就是成功的。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也不单纯是由校长的管理水平或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决定的,学校文化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当前,教育的不均衡主要还是更多表现为经费投入上的不均衡,政府对薄弱校的重视程度不够,薄弱校发展受限条件太多。如果投入上的不均衡不能彻底扭转,只是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校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薄弱校改造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改造薄弱校的基本措施有二:一是政府加大投入,改善薄弱校的“硬件”办学条件;二是学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等“软件”。随着政府对教育投入的逐步增大,不少薄弱校的教学用房等“硬件”逐渐“硬”了起来,而教学等“软件”则相对滞后,还比较“软”。笔者认为,改造薄弱校的“软件”首先要提升校长的教学领导力。  相似文献   

3.
孟令武 《教育探索》2000,(12):70-70
当前,在基础教育中,存在一批被称之为“薄弱校”的学校。这一现象,是学校建设中的一个引起人们关注的现实问题。薄弱校由于办学条件、领导力量、师资水平比较差,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薄弱校的现状与学生家长的期望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由此出现了沸沸扬扬的择校现象。择校现象又引发出基础教育收取高额学费等诸多弊端,阻碍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不言而喻,加强薄弱校的建设,是制止择校现象的有力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教育平等原则,充分发挥我国现有教育资源的潜力,是提高我国基础教育水平,乃至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  相似文献   

4.
张杰夫 《中国德育》2010,(11):55-56
最近颁布的《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化问题是我国未来10年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薄弱学校改造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学校两方面的共同努力与积极配合。在政府承担起解决薄弱校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5.
薄弱校改造要“四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薄弱校改造作为一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台的综合系统工程,要坚持“四到位”,即政府投入到位、教育行政部门政策到位、学校管理改革到位、社会舆论主持到位。目前,在薄弱校改造方面的有效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落实政府行为。这一点强调薄弱校改造是政府责任,主要是指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学校之间硬件的差距,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的经验有:新加坡专门制定学校建设法,用14年的时间,依法建设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所学校,使其在学校占地、校园环境、设施设备、教师配备等…  相似文献   

6.
追求"公平而卓越"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新的发展趋势.在教育研究领域中,与教育质量以及学校绩效息息相关的是学校效能和学校改进的研究.在这方面国际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学会发挥了先锋和带动作用,其研究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在追求公平而卓越的教育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美国尝试通过调整其职前教师培养项目,培养适于到薄弱校任教的师资,以提升薄弱校质量。其遵循的调整策略有:强调家长参与职前教师培养项目;吸纳更多的少数族裔群体或弱势社会经济背景者成为职前教师;补充职前教师培养项目的课程资源;要求教师教育者接受持续的专业培训且有薄弱校工作经历;立足薄弱学区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薄弱学区发展驻校教师培养项目;重视对职前教师培养项目进行质量评价和绩效问责。这些对改进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质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据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网站消息,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大臣埃德·鲍尔斯日前公布了一项“边缘学校”(coastingschools)改善计划,并将其作为在治理薄弱校之后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9.
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校本教研属于教研工作的一部分,伴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如何更好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就成了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基础教育目前最重要的使命,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针对我国薄弱学校改进的现状和即将开始的中西部薄弱校改进工程,西方国家学校改进运动采取的措施,如集权式放权、薄弱学生成为聚焦点、建立多元参与和合作,成立改进共同体,可以为中国基础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这盘大棋上,学校是颗重要的棋子;在学校这盘大棋上,薄弱校更是颗关键的棋子。薄弱校如何突围创强,关乎我们怎样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由杭州市江干区两所薄弱校组建成立的浙江省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在短短一年里发生了很多变化,个中启示良多。  相似文献   

12.
《宁夏教育》2008,(3):80-80
就党委和政府而言,第一,要加强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领导。党委和政府领导不应向学校压升学指标,不应以升学率和名牌率作为评价学校、奖惩校长和教师的唯一标准。第二,要增加教育投入,大力发展优质教育,挖掘、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下大力气改造薄弱校,促进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第三.大力发展优质的职业技术教育,实现优质教育多样化,使大家不必都去挤普通太学这座独木桥。第四,真心实意扶持发展民办教育,扩大教育资源,增加学生择校机会。第五,改革劳动人事制度。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讲学历而不唯学历和名牌大学学历。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们会发现有一种声音不绝于耳,那就是“要进行校本教研”。很多学校被校本教研的热情所感染,被校本教研的浪潮所激荡。一时间,许多学校都开始了校本教研。我们都知道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一种研究,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赵婀娜 《教育》2012,(27):22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努力实现教育公平,这是所有家长和学生的殷切期盼,也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但是,在破解"择校热",促进校际、城乡、区域均衡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短期内难以破解的问题。专家认为,对于"相对薄弱校"来说,从打造自身特色做起,从树立特色到提升质量,将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好学校"真的适合每个孩子吗究竟什么是"好学校"?"好学  相似文献   

15.
教育薄弱校的改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教育薄弱校的形成,即是高考指挥棒指挥的结果,又是师资差、生源差、管理不善、教育投入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改造教育薄弱校,要找准切入点-实施素质教育;抓住关键点-实现教育民主化;立足基本点-面向全体学生;确保重要点-改善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体系结构的逐渐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点开始转移到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建设,对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所在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对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了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学》2008,(12):12-15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教育质量一直是人们的关注点。伴随着对传统考试、分数排队做法的质疑,建设新型的、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业成就的质量评价手段成为公众诉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各国政府都在关注教育系统的产出质量,但单纯关注教育产出的质量,存在着反馈滞后、分析粗糙等缺点,因此.各国纷纷将关注点转为教育质量的过程性监测与保障,开展诊断性的以学科为单元或以认知特性为单元的评价成为各国质量监测的趋势之一,其评价结果既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又可以为学区、学校和学生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一薄弱校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有相当的比例,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这直接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既不利于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更不利于国家未来的发展,已达到非解决不可的程度。产生薄弱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一是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二是办学体制束缚;三是学校领导班子薄弱。如何改造薄弱校已成为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解决的难题。长春市教育委员会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对长春市薄弱校采取多种形式分期分批地进行改造,同时进行办学体制改革实验。改变国家包揽教育单一投资的格局,实…  相似文献   

19.
兰州十中作为兰州市城郊结合部的一所薄弱学校,经过全体师生的艰苦努力和改革探索,已发生巨大变化,办学质量与效益均大幅度提高。 2000年初中毕业会考成绩居全市同类学校第 3名, 1998年至 2000年连续获得了兰州市教育质量进步奖和优秀奖, 2000年又获“甘肃省职业道德十佳单位”的称号,一举摘掉了薄弱校的帽子,提前实现了兰州市政府所要求的限期内改变学校薄弱面貌的目标,成为兰州市首批标准化初中学校,从 2001年开始创建示范性学校。该校在改造基础薄弱校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改造薄弱校的成功之路,为推进素…  相似文献   

20.
促进农村薄弱校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发展。在农村薄弱校帮扶活动中,保定市教师进修学校充分发挥培训院校优势,调动各类培训资源,立足农村薄弱校实际,打造教师队伍。实践表明,薄弱校帮扶只有紧密结合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实际,植根于学校与教师,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