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闻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党报在新闻改革中如何去争取更多的受众,增强新闻贴近性、可读性至关重要。社会新闻是党报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充分发挥社会新闻贴近性、可读性的重要特征,使之成为党报宣传的一个重要亮点,已时不我待。那么,如何让地方党报的社会新闻出“彩”呢?  相似文献   

2.
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间的沟通桥梁,它承担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愿望等社会职责。落实党报的社会责任,就要求党报多运用群众语言,改进语言风格,利用权威性增强可读性,利用贴近性增强吸引力。总之,多用大众化、生活化、体现贴近性和接地气的语言,通过深入解读新闻,更好地向受众传达信息,实现社会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说,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在报纸体系中,党报评论更是灵魂中的精华、旗帜中的方向.党报评论如何适应党报改革而改变自身,并通过改变自身增强党报竞争力,是党报改革大课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寻求党报新闻评论改革的对策,首先必须对党报新闻评论所处的境地有一个清晰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威性、贴近性、亲和力"已构成党报核心竞争力的时代特征。与中央级党报不同,地市党报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是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我们坚持以贴近性为核心,以权威性、亲和力为两翼,精心打造党报核心竞争力,提升了党报的权威性和亲和力,树立了党报的良好形象。贴近性:全力打造党报竞争优势讲新闻的贴近性,离不开新闻受众,首先要弄清贴近的对象是谁。作为党报的新闻受众,主流读者是党政机关、企事业  相似文献   

5.
赵风 《新闻知识》2004,(8):65-66
社会新闻是目前许多党报在应对市场竞争中主抓的一道“鲜菜”。总的来说,这道“菜”的推出,适应了现代多数读的口味,极大地满足了读的阅读需求,增强了党报的可读性、趣味性、贴近性。  相似文献   

6.
王松林 《新闻世界》2013,(10):111-112
面对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地方党报的经济报道内容仍显单一,表现手法仍很僵硬。提高地方党报经济报道的贴近性与可读性,是党报增强权威性、公正性、服务性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如何增强地方党报经济报道的贴近性、可读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办好地市党报是个大课题。当前,不少地市党报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竞争激烈,市场萎缩,发行量下降,影响力减弱。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也是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近两年,《开封日报》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改进宣传报道方式,注重强化党报权威性,增强党报贴近性,权威性和贴近性相互支撑,构建了报纸“主流媒体,政经权威,地域特色,民生关怀”的风格,提高了党报的公信力,增强了引导力和影响力,蛋到了市委与读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赵娜 《新闻前哨》2006,(2):10-11
党报的理论版应该有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实话”专栏很好地体现了两的结合,从内容上找贴近感,抓住“贴近性”做章,体现自己的特色。可以说,作为省级党报推出“实话”专栏,抓住贴近性做章,从报纸自身省级党报的特点而言,可以体现出“实话”栏目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在党报新闻宣传中,处理思想性与贴近性的关系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是把思想性和贴近性完全对立起来、割裂开来,或只强调贴近性,不顾思想性、政治性,或只强调思想性,否定贴近性,进行枯燥的说教;另一种是把思想性和贴近性紧密联系起来,找准两的最佳结合点,在强调思想性的同时抓好贴近性。显然,后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如果党报不强调思想性.就无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贴近性就会演变成媚俗庸俗和格调低下的东西,甚至在政治上出问题。反之,如果不用贴近性来表现思想性,  相似文献   

10.
竞争力是一个与市场密切联系的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进入了一种全新的生存状态。党报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受到了严峻考验。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还有没有竞争力?党报在走向市场以后,其竞争力的问题一直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的某些固有优势已经失去(比如,报业已不再是党报的一统天下,读者在党报面前已不像过去那样虔诚),但在今天,党报在诸多方面仍然有着自己的优势。党报至少有以下三大优势依然存在。首先,党报具有无可置疑的政治优势。这种政治优势体现在诸多方面:党报是党和政府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1.
刘传建 《新闻界》2005,(3):50-51
肩负党和人民喉舌的重任,四川日报本身的党委机关报属性就已经决定,舆论监督是其应有的职责,是报纸贴近性的必需。搞好舆论监督,是能够真正体现党报的权威性和增强可读性的重大举措,也是树立党报形象重要的突破口之一。  相似文献   

12.
策划是地市党报形成自己的风格、打造自身品牌的有效途径。增加看点是地市党报抓住读者眼球,提高报纸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地市报以其地方原创新闻的贴近性、快捷的时效性和贴身的指导性成为地方党委指导工作、推动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的重要抓手。以其不可替代的本土性成为地方主流媒体,在促进地方科学发展中产生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赵黎 《中国地市报人》2001,(5):22-22,21
理论宣传是报纸宣传报道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党报来说,更是如此,做好理论宣传,与增强党报的指导性,权威性,把党报办得高出一筹密切相关,在落实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公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任务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去着手,新闻性,贴近性,可读性。  相似文献   

14.
新闻热线是伴随着新闻媒体的深入变革而产生的一种新闻形式。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热线报料已经越来越为媒体所重视。近年来,许多党报也着力经营热线新闻,通过热线,党报多了无数耳目,版面更具亲和力,新闻更具贴近性,报纸和受众的互动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5.
面对新媒体的竞争,面对都市报的强力市场扩张,地市党报如何办出特色,增强舆论引导力和市场竞争力,是一个大课题。深度报道伴随改革开放潮流迅速崛起,至今已经是平面媒体、广播电视或者新兴媒体提高自身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作为地方性主流媒体的地市党报,在“三贴近”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读者之间在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上的贴近性是其他报纸无法比拟的。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地市党报完全可以依托自身的优势,在“三深入”即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中,唱响主旋律,通过不断创新,打好主动仗,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要求,让  相似文献   

17.
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提升党报的影响力事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本文主要从突出党报的权威性和贴近性、加强深度报道和增强新闻评论几个方面,对提升地方党报的影响力做了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关悦 《新闻爱好者》2006,(7S):22-23
目前,中国的党报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创新与发展。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如何保持党报的活力、增强党报的竞争力,是学界和业界都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对党报改革的探讨中,“报忧”报道的改进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当前媒介环境下我国党报如何培植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极为迫切的问题,党报必须要通过提升竞争力以保持其主流地位并获得强大影响力,因为党报不仅要继续承担党的喉舌任务,还要为社会民众提供信息、建构社会主流价值观,更要参与世界范围的新闻竞争。党报竞争力减弱与主流地位丧失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面对竞争,地市党报要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立足"贴近性"搞好本地新闻报道.笔者梳理了<达州日报><常德日报><十堰日报><保定日报>的实践,从中探求地市党报的贴近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