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抑制我国人口增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本身发生的变化,我国的人口问题不再是单一的人口数量问题,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点。文章分析了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人口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人口发展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中国人口政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学术界对人口政策涉及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关于人口政策界定、内容、分类、特征、分期、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等问题以及人口政策评估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口政策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建国以来我国的人口政策,大致经过了鼓励生育、放任生育、计划生育等政策的演变与调整。如何历史、辩证地看待我国人口政策,不但可以认清我国当前的人口现状,也有利于寻找一条人口规模适度与经济可持续增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抑制我国人口增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本身发生的变化,我国的人口问题不再是单一的人口数量问题,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点。文章分析了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人口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人口发展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口众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人口问题是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思想和政策变化的脉络梳理,并对其政策影响做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认真总结人口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试图从中找出人口发展的规律,检视现行人口政策的得失,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应对人口经济社会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人口政策是在对“独生子女”人口政策调整和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在此过程中,中央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方面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另一方面,又照顾了确有实际困难的家庭,允许他们间隔几年生育第二胎。现行人口政策形成后,中央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的人口政策演变一直与本国的地缘环境、移民情况以及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在过去30年间,新加坡经历的最为深刻的社会转变之一就是从一个年轻的、快速成长的高生育率人口国家过渡成为一个生育率长期低下且国内人口增长较低的快速老龄化国家。如何应对已经来临的老龄社会是新加坡政府必须面对的课题。随着新移民的持续涌入,新加坡的人口政策进行了适时的调整,在生育问题方面,政府对国民采取了积极鼓励的政策,以应对日渐老龄化的社会所带来的人口压力。但是政府的政策即使出发点是好的,也往往会引起民意反弹,比如政府针对2030年人口数量及新加坡未来发展所推出的人口白皮书,就在新加坡民众中反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口政策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50年代的人口政策 ,在新中国的 50多年人口政策的历程中 ,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个时期的人口增长、人口理论争论和人口政策的设计对后来中国人口影响深远。因此 ,回顾这时期中国人口政策的演变过程及实际后果 ,并以当时特定的历史为背景探讨它的实践意义 ,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1954~1957年间,在国家高层认识到需要控制人口和实行计划生育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人口问题的讲话后,理论界就中国人口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在重要理论问题上基本达成一致。这场讨论,奠定了当代中国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基调;使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酝酿和实施有了坚实的群众性基础;积淀了关于人口问题的丰厚理论底蕴,为现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酝酿和实施以及新世纪以后人口理论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的人口基数依然很庞大,但人口增长幅度不断减小,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三低"模式阶段,少儿年龄人口比重在缩小,老龄人口比重增加。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时又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应加大对"单独两孩"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出生率,避免人口红利的消失;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政策,消除计划生育政策中出现的"不公平"现象;加强对失独老人、失独家庭的关爱。  相似文献   

11.
明初的人口政策,是在历经元末战乱后社会残破、百废待兴的形势下制定的,处处体现出“农为国本”和“休养生息”的时代特色。这些政策包括鼓励增殖人口、实行移民、释放奴婢、限制僧道数量、养老助残、同姓不婚等。由于推行积极的人口政策,收到了较好的成效,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全国人口和耕地面积均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低生育时代的到来,中国社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而低生育人口形势背后反映的则是生育意愿的降低、生育行为的不足及生育政策的限制。人口的发展总是受到客观人口规律的制约,为此,以马克思主义人口再生产理论为逻辑起点,在对我国历史生育政策历时审视的基础上,从逻辑层面生育权回归、社会层面家庭决策转变、政策层面制度优化设计等,绘制出新时代人口政策改革的“中国图景”。  相似文献   

13.
沈允育 《考试周刊》2014,(53):192-195
中国和埃及同为发展中国家,国情不同,所面临的人口问题也有所不同,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双方应对人口问题的措施也有所不同。相比较来说,中国的人口政策已经比较完善,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而埃及的人口政策还没有上升到制度化或体系化的程度,存在一些计划生育的阻力,如宗教、文盲率、妇女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20世纪60至70年代大部分非洲国家“很少顾及人口的高增长率”,“至于把解决人口问题作为加快发展的手段而与经济发展综合起来考虑的则更加少了”。进入80年代后,非洲各国认识到:对人口问题采取放任自流政策必然导致人口急剧膨胀,它已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因而开始重视人口政策的制订和实施,把人口战略置于各国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中,收到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人口控制方式演变与选择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增长必然也能够受到控制,在人类历史上存在多种不同的控制方式,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自然力量的限制,贫困和战争的制约,政策控制和自觉控制等,不同历史阶段占居主导地位的人口控制方式不同,其中有一个演变的过程,随着人类的进步,人口控制方式也日益科学并逐步内化为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人口增长呈现出复杂的状态,政策控制方式是由我国人口发展历史和国情决定的必然选择。但单靠政策控制必然遇到诸多问题,因此必须认识到人口控制是一种社会行为,在强化政策控制的同时更应重视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提高国民素质,如此才能在促进人们降低生育意愿、促进政策有效实施的同时,促使自觉控制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受土地面积与人力资源的双重限制,新加坡开埠以来人口政策多次调整,先后经历了鼓励移民、计划生育、支持生育、鼓励生育与移民相结合的不同阶段。新加坡人口政策随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阶段性而变化,但是鼓励生育政策不如计划生育政策成功,反映了进入发达国家及老龄化社会后,政府调控生育问题的局限性。新加坡人口政策既与人口增长的普遍规律性相吻合,也体现了新加坡社会政策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全面培养和提高新生人口素质,尤其是政治、文化素质,较之限制人口增长,对于满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消除社会失业的困扰、摆脱资源短缺的危机,作用更为根本,更应是我国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关于计划生育,我们之未能得出这种结论而只是片面地在“计生”的意义上来理解和执行,乃是由于传统人口观的影响、解决资源和产量短缺研究方法的失当、劳动力严重绝对过剩对认识视野的限制。目前和局部利益对人们的束缚等问题所致。在今后人口政策实践过程中,必须把新生人口的教育和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并通过改造、完善现行计划生育部门的结构与功能,约束社会组织、管理者和家长切实承担起对于孩子的责任,真正实现全面提高新生人口素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汤兆云博士《当代中国人口政策研究》一书(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是作者在南京大学做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后完成的一部全面系统地关于当代中国人口政策方面研究的论著.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  相似文献   

19.
近30年来,内蒙古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迅速。在优惠的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的作用下,内蒙古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增长迅速;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各项照顾政策使一部分人为能够享受这些政策纷纷更改民族成分,基本上所有民族通婚家庭所生子女均选报少数民族成分。民族政策的不完善以及在执行过程中的流于表面,使得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事实不容忽视,新时期下重新审视我们的民族政策尤其是政策的执行情况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造成乌兰察布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人口增长过快是最根本原因。制约和影响人类活动的政策因素才是深层原因。其中人口政策,特别是人口自然增长过快成为引起人类超强度活动的主要推动力量,加速了乌兰察布荒漠化的发展。这种超过土地对人口承载能力的教训是深刻的。人口不能无限制的增长,人类不能无限制的向自然索取。控制人口数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