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情别意自古就是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抒写离情之章远在《诗经》巾就已出现,如“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赡望弗及,泣涕如雨”(《邶风·燕燕》),南朝梁著名文学家江淹也慨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赠别类的诗词在唐宋诗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内容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  相似文献   

2.
《送元二使安西》是宋代送别诗词中最常见的取法源头之一。对诗意的展现,宋人或形之以画——如李伯时的《阳关图》——这为宋诗带来了一系列的题画诗;或于词中创制新调——如《古阳关》、《阳关引》、《阳关三叠》等;或于诗词中直袭本意、化用意象,以书写别绪离情。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词中的舟船意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舟船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舟船的独特品性使它成了负载人类情感与理想的心灵之舟,而从世俗走向艺术,从实用走向审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舟船意象内容丰富,有漂泊之舟、离情之舟、超俗之舟、仕宦之舟、乘兴之舟等等.而舟船意象在诗人笔下更是表现手法各异,焕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悲莫悲兮伤别离”。离别是人生普遍而重大的遭遇之一,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作家笔下的重要题材。由于历史、文化、地域等差异,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面对离别的心态及离情别意的表达也存在着显著的不同。本文试图从与诗词、小说和外国戏剧的对比中来归纳元杂剧的离别描写的特点。在我国文学史上,开书写离愁别绪之先风者是《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等等。汉魏六朝时的离别种种,则可以从《别赋》中大致领略:它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为题旨,分别写了公卿、侠士、从军、去国、夫方外和情…  相似文献   

5.
韩愈在《荆潭唱和诗序》中说:“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劳苦之音易好。”其中“愁思之声要妙”可以在众多的文人墨客的诗词名句中得到印证,“愁”字也构成了诗词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有众多佳句为人吟诵称道。或伤春怨秋,或离情别恨,或怀才不遇,或国恨家仇,各尽其妙。一、伤春怨秋。李商隐的爱情诗《无题》中有“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之句,是作者拟想被爱的女子,清晨对镜梳妆时,看到原来浓黑如支的发髻,已经出现了白丝,甚至变得稀疏了,“云鬓已改”,怎能不使人愁呢?她晨起后看到院中百…  相似文献   

6.
当代词学家刘扬忠学术成果丰硕,在诗词创作上也用力甚勤,其诗词创作与词学研究相得益彰。刘先生的诗词集《四万斋诗词存稿》模山范水、咏史抒怀,风云气与儿女情并陈,对稼轩词既有追摹又有超越,转益多师,富有时代精神。《四万斋诗词存稿》为如何继承古典文学遗产提供了范例,标志着传统诗词创作在学人笔下的复兴之势。  相似文献   

7.
伟人毛泽东也是一位诗坛巨匠,其诗词篇篇都是振聋发聩之作。主席笔下喜用“万”字:“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粪土当年万户侯”,一首词中就用了三个“万”字(《沁园春·长沙》),“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冈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相似文献   

8.
<正>荷花历来为中国文人所喜爱,成为诗词中常常歌咏的对象。“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在屈原笔下,荷花成为高洁志趣和不屈灵魂的象征。苏辙仰慕荷花的高洁:“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荷花可以是青春之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其二)》)。荷花还可以是思念之花,“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李商隐《板桥晓别》)。荷花还能在诗词中营造一种清新、淡雅的意境,如“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审美意象中,“秋”大多都表现为“悲秋”的意象。王维作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笔下的秋景诗也为数不少,“悲秋”之作在前期创作中显而易见。然而,后期诗作《山居秋瞑》中流露出的却是“慕秋”之情。本文试分析王雏各阶段秋景诗的创作,探讨诗人对“秋”的审美意象产生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中,我对诗词教学情有独钟。为此,我愿将自己教学诗词的一些体会与同行交流。一、培养兴趣,从预习开始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学生的兴趣往往从这里开始。我安排预习的宗旨是:从核心入手突破一点,带动全诗。如: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哪几句是写景的,写的是什么景?哪几句是抒情的,抒发的是什么情?(我确定诗的核心是:叙事、抒情、言志)2《.登高》中有两句诗经常为人们所传诵,请指出是哪两句?如何理解?(核心是:悲秋叹世、思乡之情)3《.雨霖铃》一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恋人难以割舍的离情。词中有几句用了什…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三境     
蛾眉凤眼,秀鼻樱唇,行起飞花令来,如攀枝折花,顺手拈来.咳珠唾玉间,既有闲庭信步的从容,又有春江不绝之滔滔…… 读着这四篇“阅读之星”的文章,这个形象在我心底越发清晰、明亮.看过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相信都记得那位16岁的高个子女生武亦姝.武亦姝腹有诗书,气质高华,最终拔得头筹.这让她从一名朴素的诗词爱好者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一时间“吸睛”无数,“刷粉”无数.但这四位“阅读之星”,尤其是李心怡和李余立两位小才女,其笔下的风流倜傥,一点也不逊色于武亦姝同学的锐敏淡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二李笔下的玲珑剔透,表现得更为充分.  相似文献   

12.
民歌是人们为了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产生的。即使是原始人,也会在“情之所至、音之所生”、“因感而作,由情而发”的触使下,自发地产生感情浑朴的民歌。“乐毋离情”(新出土《诗经》残简),确是深中肯綮之语。  相似文献   

13.
"送别诗"是表达诗人离情别离的诗歌,古往今来广为传诵,本文通过对两首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的意象、情感进行分析归纳,以达到对"送别诗"的深层解读。  相似文献   

14.
祁娟同学问:“《沁园春·雪》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时描写了北方的雪景,作者却产生了不同的感慨,请问这两首诗词在借景抒情上有什么不同?”诗词讲究情景交融,诗人笔下的景致实则已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的结合体了。同一景物往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同样是北方冰天雪地的景致,在毛泽东和岑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教育专家周大风先生曾说:“任何艺术品的产生,都是‘情之所至,艺之所在’。《诗经》中就有‘乐毋离情’的句子。这说明早在2400年前,先贤就懂得艺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表现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也是一部具有修辞学研究价值的古典文本。主人公林黛玉作为诗社的佼佼者,其诗词堪称绝妙。论文以林黛玉笔下的诗词为着眼点,重点分析其诗词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以深入地体会语言的丰富性和唯美性。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向来就以“诗的大国”而著称于世。从《诗经》、《楚辞》、汉乐府民歌、魏晋玄言诗、山水诗、田园诗、乃至唐诗宋词元曲无不闪耀着灿烂的光辉。通过对这些诗词的鉴赏,可使我们品味到诗词的意蕴之美、体悟到诗词的语言之美,而且诗歌赏析题也被列为我们中考,高考的考试内容。那么,我们究竟应从哪些方面对诗词进行鉴赏呢?一、鉴赏诗词的思想内容,诗人的感情倾向“诗言志”实际就是“诗言情”,古诗词中常见的有四种主要情感。①忧国伤时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现了山河沦丧的痛苦、以死明志的决心。张养浩的《山坡…  相似文献   

18.
<正> 《红楼梦》里的诗词,是《红楼梦》这一“国宝”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艺术性并不逊色于唐宋诗词,是可以与之媲美的。本文不准备论及诸如创作方法等属于艺术成就方面的问题,只是就古典诗词中传统的表现手段,诸如用典寄情等在《红楼梦》诗词中的运用,作一初浅的论述,亦算是抛砖引玉。 用典 用典或称用事,是指借用过去的事,来说明自己当前的感情。古典诗词往往用这种手段来增强表达效果,宏阔其内容,使诗词的蕴意深厚隽永、耐人寻味。 《红楼梦》许多诗词的用典巧妙灵活独具匠心,往往把典成为诗词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化在意境中,突出抒情人的性格。林黛玉《题帕诗三首·其三》中有“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两句。“湘江旧迹”,是传说中尧之二女、舜之  相似文献   

19.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三首光辉诗词的发表,令人喜出望外,反复诵读,益增无限崇敬与缅怀之忱。他老人家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光辉思想却永照人间。《贺新郎》词未标题,但从写作年代和词末的“重比翼,和云翥”来看,分明是写给他的亲密战友、亲爱的夫人杨开慧同志的。词作于一九二三年深秋或初冬,因词中有“霜重”二字可证。“挥手从兹去,更那比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词一开头就把战友、爱人之间的离情别态,生动地描绘出来了。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友人》有“挥手自兹去”之句,毛主席借用而换一字,虽然同是写离别,情调却大不相同。我们把李白的“挥手自兹去”和《送友人》诗中的“孤蓬万里征”、“落日故人情”联系起来看,可  相似文献   

20.
意象,乃是融合作者主观情感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亦可谓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产物。中国古代诗词意象繁多而鲜活,意蕴丰富而深刻,形成独特的艺术特征。因此,赏析古代诗词很大程度上就不能不剖析其意象内蕴。本文试就常见意象的常见意蕴作一剖析,或为管见。寒砧。砧是捣衣石,杵是捣衣用的木棒。古代制作寒衣,衣料染色后,要放在石砧上用杵捶击,然后裁制成衣。所以捣衣又叫捣练(帛的一种)。捣衣多在秋夜,那时天气已经略带寒意,所以捣衣石称为“寒砧”。它常常是思妇思念征人的寄托,也成为闺怨离情的代名词。贺铸的《杵声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