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文化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精神面貌,而且有利于振奋斗志,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群众素质,具有导向、凝聚、协调、规范、鼓励功能,对发展企业,造福职工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柯文平 《职业圈》2008,(35):16-17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依据是: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现代科学技术的明显超前性,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客观依据;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依据是: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现代科学技术的明显超前性,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客观依据;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4.
经营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经营管理意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公司创立二十多年来,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树立“经营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的管理新视野,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的社会进步推动根本功能,已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正本清源理论与实践所证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其根本任务只能是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而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不断解放与发展,才能使中国不断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6.
李光 《职业圈》2011,(35):78-78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的比重高达70%,煤炭工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尤其重要。因此,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7.
贾磊丽 《职业圈》2011,(35):75-7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开宗明义的提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力所包括的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三要素中,劳动资料是其重要的组成要素。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设备作为劳动资料的重要部分,已经成为了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郑富爱 《职业圈》2007,(9X):32-32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做的好坏,影响着班组管理工作,也直接制约着企业生产力能否发展和经济效益能否提高,反映着企业整体精神面貌和管理水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我们必须革除旧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寻求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袁汝涛  刘瑞卿 《职业圈》2008,(25):16-20
天津港位于海河入海口,是雄踞世界第六、中国北方第一的现代化、国际化深水大港。2002年,天津港在整合提炼传统文化基础上,率先在全国港口行业中全面系统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将“文化制胜”战略纳入港口整体发展战略,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以“学校观、军队观、家庭观”为三大目标和以“发展港口、成就个人”为核0价值理念的三足两耳“中华鼎”文化体系,坚持以“发展、人本、卓越、和谐”为企业哲学,在实践中完成了文化力向生产力的转化,实现了对企业发展的提升和推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者是最主要,也是最活跃的要素。在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中,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也成为生产力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精神面貌.而且有利于振奋斗志.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群众素质,具有导向、凝聚、协调、规范、鼓励功能,对发展企业,造福职工有重大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指企业在技术因素之外所独具有的价值体系、行为方式、文化积累、文化传统,包括企业价值观念、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行为规范和思想方法等。  相似文献   

12.
陈广辉 《职业圈》2011,(35):76-76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关键在于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与时俱进跟进市场脉搏。树立危机意识,创新企业管理,引入企业创新管理系统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各项活动,以实现企业高效运行,达到良性循环,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汪晨飞 《职业圈》2011,(32):74-74
企业信息管理的发展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它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联系结合所构成的开放性的转换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人、财、物和信息。企业的日常运作及发展,必须以获取所必需的信息为前提。而对信息的有效管理及充分开发利用,会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进而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4.
对外宣传是上层建筑范畴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愈来愈明显地显露出来,它是特殊的生产力。对外宣传具有生产力内在要素的基本特征对外宣传是将一个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人才、历史与现状等综合情况向外推介与展示的窗口。对外宣传的内在要素——外宣资料如同于生产力的最基本的要素——生产资料。对外宣传拥有大  相似文献   

15.
刘胜利 《职业圈》2012,(29):90-90
执行力是油田发展的生产力、推动力、生命力,是推进油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坚强有力的执行,才能把油田的战略方针和目标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之中,做到重在执行、赢在执行。  相似文献   

16.
军工文化是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在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以某些特有的精神为核心内涵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是渗透到全行业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法规体系和行为规范等的集中反应;也是军工领域在某一个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综合反应;  相似文献   

17.
李超 《职业圈》2012,(29):151-153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拥有人才就是保证生产力的第一资本。如今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各大央企国企对人才的需求势必是浪里淘金,而对于中小企业之间的人才需求竞争自然而然就会日益加剧,对高素质人才资源的争夺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决定资本、管理、技术和市场众多要素中极为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18.
王珉 《对外大传播》2001,(10):12-15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指导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对于文化工作来说,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快文化大省建设,是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基本治国方略的实际行动,是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重要举措,是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文化是重要的生产力,是一个地方的形象和品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撑,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我们要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尤其要强化四个意识:  相似文献   

19.
王泽元 《职业圈》2011,(30):67-67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跨入新世纪。我国企业要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必须注重学习研究国内外管理的新思维和趋势。在引进吸收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需求适应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管理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灵活地、“权变”地加以应用,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20.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跨入新世纪。我国企业要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必须注重学习研究国内外管理的新思维和趋势。在引进吸收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需求适应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管理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灵活地、“权变”地加以应用,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