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生活即教育,尤其是初中物理教学,更与生活密不可分.为此,很多教师将物理教学与生活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思考如何实现教学生活化,笔者联系自身的教学实践就生活化教学的原则作如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物理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活气息,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本文主要探索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体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等理念,物理教师一直寻求着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提出"学习材料"生活化,让物理贴近生活、"学堂过程"生活化,让物理走进生活,让物理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学习充满生活化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正>生活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教育教学离不开生活。初中物理新课程也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育理念。一节初中物理课,一般分为课堂导入、新知教学、总结反馈、作业等环节。针对一节课的多个教学环节及其各种课型,教师可以运用相应的生活化教育理念进行物理教学,从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一、教学情境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中,为了实现生活化的指导思想,教师  相似文献   

5.
教育创新、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贯彻以来备受瞩目的教学任务,是当代教学工作者亟待完善的教学问题.本文以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为教育创新的立足点,对在新时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融入生活化理念、提升物理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展开思考,提出“生活资源走进课堂,焕发生机”“生活情境汇入教学,耳目一新”“生活问题渗入实验,魅力无限”“生活元素融入活动,妙趣横生”的生活化物理教学方略,旨在为初中物理教学注入生活的力量,在点燃学生学习欲望火苗的同时,促进高效物理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正"生活即教育!"物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更是千丝万缕,环顾当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我们的物理教学被教材的文本所绑架,照本宣科、题海战术似乎成为了初中物理常态化教学,不过反思并与新课程理念对照,脱离了学生的学情,学生仅仅是运用了记忆法在学习物理知识和解题方法,教学效果低下,目标达成度低。笔者认为,初中物理教学应该从学生所熟悉的现象出发,联系"生活"进行情境的布设、规律的应用。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一.生活化设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物理的教学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教学理念,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接近生活实际,要从日常生活实际出发,增加物理教学的趣睐性及实践性.教学回归生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这一必然趋势的背景下实施初中物理生活化课堂教学成为了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就如何将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生活,陶冶情操进行实践与探黎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55):137-138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应秉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使物理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生活、生产实际,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基于此,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针对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开展路径与实施策略展开研究与探索,力求以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为切入点,推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生活这两种元素,是相互依存的.生活是教育的保障,教育是生活的体现.新课改还强调生活化教学,构建生活课堂,拉近生活与学生、学生与学科距离.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初中物理教学采取生活化情境教学模式,指引学生建立起社会、生活、物理知识三方面联系.但由于模式还在实验中,其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从初中物理教学角度出发,探究生活化情境对教学的重要性,分析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探讨生活化情境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0.
2022年物理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倡导教师将生活元素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发现实际生活与物理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对物理学习的兴趣,降低物理知识学习的难度.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熟悉的学习环境中,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提升对生活问题的解决能力,促进其终身学习与发展.基于此,文章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对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与实践运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向生活回归.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然而,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仍然存在严重脱离学生生活的现象: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经验脱节,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学生难以通过物理学习获得愉悦体验和成功感悟,学生课堂生活单调、机械,索然无味,学生对学习物理提不起兴趣.现提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是指初中物理教学要主动联系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2.
英语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思维、情感、行动的整合,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习充满情趣.英语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让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物理是初中学生的必修科目,由于此科目具备较强的综合性与实用性特点,在一些概念与理论的理解上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物理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式,尝试将生活化教学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探索能力.本文从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生活化理念存在的问题,探讨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相关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14.
"生活即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将教育与生活相联系.文中在"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指导下,梳理当前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困境,依据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互动性原则,提出实验设计生活化、实验情境生活化、实验过程生活化、实验器材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荣玉磊  张勇 《林区教学》2022,(2):120-124
以物理课堂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为手段,培养中学生物理形象思维,实现中学生生活化物理思维的转变.以惯性教学为例,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分析,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以学生活动、演示实验为引导,对惯性这一物质固有属性进行教学设计与研究.通过生活化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不仅源于生活,更可以...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见,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已经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思维去思考生活的习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发现数学学习的魅力,对初中数学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谈谈对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王彪 《考试周刊》2013,(37):143-143
<正>物理课程的生活化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让物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有效地融合起来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真正联系起来,将知识放在生活背景中学习,使物理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对社会,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课程强调教学内容必须密切联系生活、社会以及学生实际,强调多运用探索、实践等教学方法,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用生活化的内容充实课堂教学,为新课程教学增添知识的源泉和教学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生活问题走进课堂,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92):132-133
本文立足于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从"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的物理学习理解""锻炼学生的物理运用能力"三个方面入手,针对生活化理念恰当使用带给初中物理教学的诸多突出优势与价值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旨在以生活化理念为载体推动初中物理高效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知识与高中不同,多是联系实际,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知识,不像高中更加深入和专业,因此在进行初中物理的教学和学习时,应该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体会物理知识,然后通过学习,能够将物理知识反馈于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另外,让生活化的知识和实验融入课堂,能够让物理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贴近于实际,从而让学生们对物理课堂的学习更加有兴趣,让初中物理变得更加生活化.本文从教学内容生活化谈起,寻找实现初中物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最后根据初中物理生活化实施情况进行一定的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