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云山道家     
松龄先生笔下的《崂山道士》让崂山和道士都名扬四方。正如文中异史氏所云:“闻此事,未有不大笑者。”笑归笑,但凡去了崂山、参观了太清宫的人,心中涌起的便是对这云山道家的赞叹了。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约公元前125年),到东晋南北朝时逐渐完备,并在天文学、地理学、历史学,特别是医药学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到了金元时代,道教又分成了两大派别,即南方的正一派和北方的全真派。现在崂山的太清宫便是当时全真派的第二大道观(第一大道观是今北京的白云观)。人称“神仙之宅,灵异之府”的崂山,对道教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崂山道教在道光之前,出现了一批具备各方面才能的优秀道士,多所道观都得到了重修,道士人数也有所增加,从而较好地维持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明代嘉靖以来的中兴局面,实现了崂山道教的又一次辉煌。道光以后,崂山道教渐趋衰落。道士素质明显下降,宫观建设停滞不前,到了光绪年间很多道观已经荒废,崂山道教逐渐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3.
《崂山道士》一文中,王七心中的"道"是道术,而道士心中的"道"是完整的道教思想。道为本,术为末,王七的"道"是为了满足个人欲望,而道士的"道"则包含着更为宽广的救世理想,是蒲松龄对中国本土道教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由民间文艺家张崇纲主编的《崂山民间故事全集》是一部煌煌宏编.全集收入1200余篇崂山民间故事,计320余万字.这部全集的出版是崂山文化史上的一件有着广泛、深远影响的盛事.崂山,又名鳌山、不其山,辅唐山,秦之前属东夷,汉朝划归不其县,隋朝开始划归即墨县管辖.它位于山东半岛西南,东南两面紧靠黄海,北邻古城即墨,西接青岛.最高峰巨峰海拔1133.5米.山区总面积为486平方公里.由于它依山面海,形成独具特色的山川风物景观:群峰削玉,石崮林立,林美似锦,渊清如镜;海边陡崖千仞,古松虬枝.《齐记》上曾对它作过这样的赞美:“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劳”,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又加九宫、八观、七十二庵映于奇峰、幽谷、翠竹、密林之中,形成“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崂山以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文化传说著称于世,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旅游、观光、避暑、疗养的胜地.  相似文献   

5.
中国道教在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影响,使崂山道教文化具备了独特的文化品牌价值,从而对青岛经济、文化,特别是旅游经济和对外文化交流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多年来崂山道教文化的基础性研究始终不受重视,致使这种作用至今未能很好地得到发挥。因此,加强崂山道教文化基础研究,并在此前提下,开展相关的应用开发工作,对于青岛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青岛崂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古时有人称崂山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因此崂山的道教文化也一直影响着附近居民民风民俗的方方面面。崂山脚下的一个普通渔村——雕龙嘴村的丧葬礼仪风俗充分展现了崂山地区民俗中的道教文化因素,客观反映了道教思想文化的生死观如何影响普通老百姓生活。  相似文献   

7.
崂山道教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是青岛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由于其本身的教义、独立的经济地位以及与崂山当地居民的历史关系,决定了它很难成为当地的普遍信仰.但崂山道教的影响力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惠及广大群众.  相似文献   

8.
即墨先贤黄宗昌对崂山情有独尊,为我们留下了第一部《崂山志》。此后,当地学者或作续志,或作新志,其中尤以黄肇颚《崂山艺文志》和近人周至元《崂山志》最为著名。黄氏《崂山志》先以抄本传世,从民国五年(1916年)刻印以来,迄今已经出过多种版本。多年来,学者们对黄宗昌、周至元及其《崂山志》进行了相对较多的探讨。简要回顾该书传播、整理及相关的研究历史,总结其得失,对崂山文化和崂山道教研究的推进,无疑是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元明之际的著名道士张三丰,是一个不仅在中国道教史上而且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相当地位的人物。他以创编太极拳和武当内家拳知名于世,又有《张三丰先生全书》传留至今。声名显赫为皇帝所景仰,却又行踪飘忽不知所终,给人们留下难解的谜团。近年出版的由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指出:“永乐间,属全真一系的道士张三丰,受成祖的歆仰而隐遁高蹈,以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对唐代道教科仪经典《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十五、十六中《道士吉凶仪》道教丧制与服制的初步整理及研究。从道教丧仪产生背景入手,通过对《道士吉凶仪》中有关丧制、服制的详细分析总结,归纳出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唐代道教丧葬仪式,从而揭示出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朝简约化方向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1.
《崂山》这张邮票很贵,8元一张。从邮票上可以看出崂山处在山东南部,青岛市区北部,濒临黄海。崂山拔地而起,气势雄伟,风光变幻,云气离合,是闻名遐迩的海上名山和道教胜地,国家重点名胜之一。这里突出的特征是:春凉回暖晚,夏温热风多,秋爽降温迟,冬暖少雨雪。崂山的气候景观颇具特色,夏秋之季,有如絮似缕、变化无穷的云海;春末夏初,有迷蒙飘渺、弥漫翻腾的海雾,这些为崂山风光增添了无限的韵味。崂山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物,众多的古文化遗址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指导老师:张瑛我最喜欢的一张邮票$新疆农业大学附小四(2)班@…  相似文献   

12.
游戏六则     
龙尾躲雪球(中班)准备:雪地上划一大圆圈,幼儿做一批雪球。玩法:请八名幼儿当投掷者,分散站在圈外。请八名幼儿到圈内两两组对,前面幼儿做龙头,后面幼儿手拉前面人后背衣服当龙尾。圈外幼儿用雪球设法掷中“龙尾”。“龙头”要阻挡雪球,保护“龙尾”,“龙尾”也要灵活地躲闪。如果“龙尾”被投中,则“龙头”和“龙尾”交换。经过几次交换后,  相似文献   

13.
王玉秀 《学子》2014,(4):79-80
正参加工作十几年来,每次在和学生鉴赏各个地区的优秀民歌、戏曲时,总会有学生发出感慨":老师,我们这儿有没有动听的音乐?""如果这首歌是我们崂山的该多好?"有时我会搪塞几句:"《沂蒙山小调》不是我们山东的吗?""柳腔、茂腔我们这儿也有人会唱。"其实,我的心里也一直在郁闷":为什么我们崂山就没有能让我们的学生引以为豪的音乐呢?"直到2007年的一天,在报纸上看到"崂山道教音乐"成功申报  相似文献   

14.
民间游戏选     
一、体育游戏两条龙目的:练习躲闪跑,训练动作的协调灵敏。适用班级:大班。玩法: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列纵队,排头为龙头,排尾为龙尾。幼儿后一个人拉住前一个人衣服的后摆。游戏开始,龙头带领龙身、龙尾跑,各组的龙头去抓对方的龙尾,同时避免自己的龙尾被对方抓住。龙头也可蹲下休息,休息时对方不能抓龙尾。哪  相似文献   

15.
储颖 《现代教学》2009,(7):130-130
[案例] “飞龙抢珠”是一种团队合作的游戏。游戏之前,我先把班级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十人左右),各队队员手拉手组成龙体,一端为龙头,另一端为龙尾。游戏开始,由龙头开始带领大家穿插于第二、第三人手臂下面,第二人也跟着穿插,然后依次从第三、第四人,第四、第五人……的手臂下穿过,后面的人也跟随穿插,全队呈S形前进,直至龙尾,最后由龙头带领大家抢球。整个游戏的关键是龙身不能断开,这就需要大家的合作。  相似文献   

16.
崂山美景     
村信很多人小时候都看过动画电影《崂山道士》吧!不仅记得那可悲又可气的书生,更被画面上那仙境般的景色所吸引。事实上,崂山是真实存在的。海上名山第一,绝非浪得虚名。  相似文献   

17.
谭峭《化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献中所载的五代南唐名道士谭峭与泉州道士谭紫胃就是同一人,他所的《化书》以道教内丹学为理论基础,论述了修道、修行法术和治国原理,上承道家哲学,对后世道教内丹派和符篆派理论均有重要影响,在中国道教思想史上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P72《分子的热运动》一节中说“可以证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扩散现象”,一些教辅资料上说“扩散现象是物质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有力证明”,一些教辅资料也说“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但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还有些教辅资料上说“扩散现象当达到动态平衡后就会停止,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永不停息”那么,究竟扩散现象能否证明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和永不停息呢?  相似文献   

19.
“南朝兴亡”,“系之桃花扇底”(孔尚任《桃花扇本末》)。侯方域、李香君劫后重逢喜出望外,却被道士张瑶星(贯串全剧经线的人物)厉声喝断:“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侯、李“冷汗淋漓,如梦初醒”(《人道》),心灰意冷皈依道教。——《人道》是全剧  相似文献   

20.
梵音即印度梵语的音韵,相传为梵天所制。刘宋初期创作的道教《灵宝经》中出现了“梵音”与中夏音两大音韵的说法,但其根本目的不是指导道士诵读道经的发音,而是借助老子化胡说,解释道教经典之中为何存在源自梵语的音译单词。实际上,道士诵经的曲调应该更具有地方特色。无法以“梵音”和中夏音进行分类。因为汉语相比发音更重视文字,所以道教经典也以天书为根本,对“梵音”这种外来的音韵表现出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