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连大学学报》2018,(1):102-106
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有赖于必要的资金保障,受自身融资渠道所限,民间借贷日渐成为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来源。在为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便利的同时,民间借贷也极易引发金融风险。为有效降低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加强中小企业民间借贷监管已成为我国目前金融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立足政府和民间借贷行业协会这两大监管主体,从行政监管职责、行政监管措施以及行业协会监管作用发挥等三个方面,分析中小企业民间借贷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有助于规范中小企业民间借贷行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成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但民间借贷的立法滞后及现有法律规定的自相冲突、监管不到位等现实问题,使民间借贷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弊端。有关部门应尽快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专门的商事性民间借贷法律规范,只有通过建立商事性民间借贷放贷人准入制度、有条件地承认企业之间借贷的合法性、对民间借贷利率的管制及民间借贷的监管主体的构建,才能使民间借贷市场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温州借贷危机引发的多米诺效应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民间借贷的混乱导致许多中小型企业的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究其原因是我国目前对民间资本借贷缺乏有效的制度和监管。如何对民间借贷进行规范,引导其健康有序地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是指中小企业通过非正规金融市场筹集资金的行为和过程,既没有受到中央银行监管当局监管和国家信用控制的融资活动,且筹集资金目的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民间融资发展的动因以及民间借贷的收益与风险、并提出了其监管的应对策略,以期对防范解决中小企业民间借贷存在问题提供有效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活跃的民间借贷,一方面为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另一方面因为法律规制的缺位、监管体系的缺乏和风险控制意识薄弱等原因,民间借贷犯罪性异化屡见不鲜,严重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管理秩序.为了预防民间借贷犯罪性异化,促进民间借贷有序、良性开展,应当在政府主导下,律师全方位地介入民间借贷.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借贷市场逐年扩大。大量民间资金的注入一方面有助于活跃市场经济,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由于民间借贷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致使民间借贷纠纷大量涌现。如何规范民间金融秩序、化解民间金融风险,成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间借贷作为一种长期活跃于基层金融市场的融资手段正在游离于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之外。从目前报道的相关案件可看出,民间借贷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极大的满足了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立法、监管等方面的不完善,缺乏制度支撑,而给金融稳定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因此,给予民间借贷合法地位,对民间借贷进行法律规制就变得尤为迫切。 一、我国民间借贷存在的法律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区民间借贷的发展与国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由于眼下整体经济运行进入下行期.民间借贷机构业务大幅收缩;“只存不贷”后续资金严重不足;没有政策支持、监管滞后;可持续发展面临很大困难。因此,规范和发展民间借贷,实现我区“8337”发展思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房地产严格调控的背景下,传统以购房方式投资房地产市场的民间资本受到一定地抑制,但是购房储蓄型民间资本和投资保值型民间资本仍然关注房地产市场。这些民间资本带给房地产行业和社会经济带来正负双层效应。探究效应背后的深层原因,最重要的法律因素来自民间借贷的立法缺陷与房地产市场中民间资本深层次监管缺失。只有通过完善民事性的民间借贷立法,加强房地产市场中民间资本的监管,完善正规金融机构对房地产的信贷管理,才能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稳定。  相似文献   

10.
民间借贷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现象。河南省民间借贷活动的现有法律依据在监管体制、借贷主体、利率机制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和风险,应当借鉴香港、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从机构设置、制度完善等方面加强法律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