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敏 《教师》2019,(13):91-92
有着百年历史的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今,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已经受到流行文化的极大冲击,正一步步走向衰落,为扎实开展“越剧进课堂”并有效传承越剧艺术,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可通过“望”“闻”“问”“切”等教学策略让学生更直接、更具体地去接受越剧文化,感受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进而继承和振兴戏曲事业,培养新一代的越剧爱好者和欣赏者。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思维、思想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是通过借助于行为载体来表现的.撒拉族在婚礼仪式中将“骆驼舞”转化为一种物态符号,成为一种思想感情的载体,寄托着对撒拉先祖东迁历史的追忆和缅怀.本文从音乐艺术文化特性和符号特性入手,将音乐视为一种隐性文字来探究“骆驼舞”中所承载的撒拉族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至今仍然保存着先民的宗教仪式、仪轨,这种传承与沿袭下来的远古文化的“活化石”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演变、文化传承、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结构,等等。从黄南藏族自治州年都乎村的“於菟”舞音乐中,我们可以更好地诠释原始祭祀乐舞中仪式音乐的本真和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音乐底蕴。  相似文献   

4.
希腊音乐文化在公元前一千年的中叶,更正确地说在公元前五百年达到了最高峰,这一时期被称做古希腊艺术的“黄金时代”。希腊文化和古代相比较,它富于生活气息,更富于现实性,它几乎没有东方各国音乐文化所特有的神秘的特点。古代希望的音乐具有独立的意义,不从属于宗教和宫廷。古希腊的音乐主要是世俗音乐,而不是宗教音乐:这些古希腊音乐文化的一般特点是在一定的历史基础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音乐的进步是社会历史进步的结果。古希腊社会在繁荣时期有许多方面都是民主主义社会。雅典的民主制度不同于巴比伦、埃及的东方专制制…  相似文献   

5.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仃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中国的民歌,还是欧洲古典音乐,从其发展历史上可以清晰地发现,都具有民族性,体现着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欧洲音乐是人类文化历史的瑰宝,是西方音乐的代表。从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角度来探析欧洲音乐的民族性,可更好地学习欧洲音乐,了解欧洲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使世界各民族在音乐艺术上始终保留着强烈的民族性。因此,探析欧洲音乐的民族性离不开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衡阳民间音乐以它独有的特色,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而传承和不断发展着,并强烈而深刻地反映着人们的心声.民间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与社会教化功能更为我们研究历史文化、社会变迁、人文思想及道德规范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参考资料.尤其是在推进“四化两型”社会建设中,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民间音乐艺术更是可以发挥出其独有的宣传、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更多更深入,便会更好地了解我们民族与国家发展的历史,感受优秀人物的人性闪光点.本文探讨了如何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音乐课堂上可以获得最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9.
对寺庙音乐的探究,是廓清以寺庙为单位的音乐文化“元系统”构成状态的必要环节。寺庙音乐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记载了区域人类宗教社会实践的历史和现状,更重要的是在佛教文化“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成果,被寺庙文化生态循环系统悄然吸纳,并在寺庙文化生态循环中得以继承、得以改造、得以保护,长久储存至今,等待勤耕于民族文化园地的人们去发现、去挖掘,拂去历史的尘埃,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作用于区域人类时代文化发展的需求,作用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塑。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长达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中。无数诗人通过具体、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在其作品中多方面地展示了广阔而又复杂的社会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无比珍贵的“史诗”,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补充和注释材料。本文就作为一种文学载体的诗歌,它所反映和包含的历史内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史诗”的作用;如何运用“史诗”进行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等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舾,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我想这就是我们教师和学生学习音乐的生命体验。在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不断注重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感受,以音乐为本、回归自然,大胆地说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在一次又一次讨论中得以回归到音乐课堂教学的本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古琴音乐文化的影响”,和“对佛教音乐文化的影响”来审视我国传统音乐的文化背景 ,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阐述了历史各时代的文化背景 ;儒、道的“和”之音乐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影响至深。阐述了我国古代“和”是一音乐的最高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3.
稻米作为花腰傣经济生活中的主要产品,日常饮食也多是围绕稻米展开的。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稻米注重的是其使用价值,但在岁时年节、人生礼仪、社会交往等特殊的时间和空间,稻米的历史文化价值则凸显出来,成为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载体。具有符号和象征的作用,与“花腰傣”文化情感、群体认同具有密切的联系。文章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入手分析,比较直观、系统地呈现“花腰傣”社会中稻米的历史文化价值,整合分析了稻米在花腰傣社会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和文化象征。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特殊艺术载体,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内涵,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学生不仅能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还能够在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够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因此,本文对德育融入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意义及方法进行了探索,旨在为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5.
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蕴藏着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珍宝。而我国的学校教育作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领域,必须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教育中寻求新的定位。树立以民族音乐教育为本的观念,深化学校音乐教学改革,实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人类音乐文化的“回归”与“统一”。  相似文献   

16.
第一、在课内培养学生准确地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无论是欣赏、唱歌、还是演奏,教师必须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的音乐语言和风格准确形象地向学生进行讲解。世界上两千多个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历史、宗教、经济、语言,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自身的民族文化。俄国作曲家格林卡说:“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不过把它编成曲子而已。”一切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17.
“钢琴热”是当前中国音乐文化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而儿童是钢琴学习热的主要群体.研究此现象,就要从探究儿童“钢琴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指出儿童钢琴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使钢琴教育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繁荣社会文化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8.
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是突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具有自身文化特质的区域。它的形成是民间音乐文化在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中,以人们日常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础,社会的精神生活为载体,而逐步积淀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在地理生态环境的三个阶段、历史文化发展的三个时期、民间音乐文化的三种类型的互为因果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尤其在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音乐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更加显示出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文章根据音乐自身特点,多方面举例分析音乐对社会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20.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必须要让学生能够丰富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所具有的不同的审美价值、不同的音乐风格、音乐体系、音乐的表现方式等等,一般认为,这需要建立在广泛地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的基础上。然而“吸纳所有的音乐”的美好的理想,单从“量”上理解恐难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学中更重要应该是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基本态度和能力,以实现他们对于多元音乐文化理解上的可持续发展,或者更客观一点说,学校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应追求“量”与“质”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