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小芸 《广东教育》2006,(12):18-1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建构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对象和被动接受者。教师是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根据Harmer的理论框架,语言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可界定为如下几种:控制者、学生语言能力的评估者、学生语言错误的纠正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活动过程中的提示者和学生遇到问题时求助的资源。由此可见,在教师课堂角色这一问题上,传统的忽视学生兴趣和需要的教师中心论正逐渐被历史淘汰,然而完全以学生为主轴、漠视教师作用的学生中心主义同样应该摒弃。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辨证地统一起来呢?我…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发展又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学习的兴趣上的,学生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对学习产生动力,才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因此,我认为要让教师真正地呈现生命力,首要就是教师要给学生一个驰骋的空间。一、改变学习方式,给学生遐想和探索的空间新课堂要求教师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把学生从“我教你学”的教学模式解放出来,还给学生在课上思考的时间和权利,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体验、发现,让…  相似文献   

3.
孙凤鸣 《成才之路》2011,(2):18-I0013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课堂上,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要爱护学生,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儿歌、故事、谜语、幽默的语言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快乐地参与数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文科老师在课堂上总是语言幽默,口若悬河.而理科老师尤其是数学老师在多数学生的印象中总是一副老学究的模样,语言讲究逻辑性,总是显得刻板单调.其实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上好一节课,需要教师用有趣、简明、扼要、精确的语言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的思维,组织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总结归纳知识要点.正如曾繁雄老师所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主要是语言艺术,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不但语文教师需要修炼语言基本功,数学教师也需要修炼语言基本功.  相似文献   

5.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真正的促进者,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发展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行为应体现“以学论教”的理念,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教师须遵循学生发展需要来设计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7.
动感阅读能真实地展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引发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形成师生充分互动,溶人真情实感的阅读情境,进而营造出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因而,阅读课堂鲜活起来,教师由关心学生的阅读现状转到关注学生的阅读发展,时刻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心甘情愿地做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对话者,而不是指挥者或旁观者。  相似文献   

8.
所谓“走下去,坐下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地探讨、交流。并在学生讨论中遇到困难时,给学生释疑解难。变传授者为学习活动的促进者作为21世纪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利用学生的问题促进学生展开讨  相似文献   

9.
<正>课程改革几年来,教师的理念在不断的更新,教学手段更是推陈出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去学数学。为了在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笔者对教学方法进行以下几方面探究。一、教学语言机智幽默,充满启迪课堂上,老师的教学语言生动活泼,肢体语言丰富,能使学生放松心情,身心愉悦地学习。  相似文献   

10.
要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沟通课堂内外”,就要打破40分钟的课堂概念,教师不再充当导演的角色,而成为学习情境的创造者、组织者,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就一篇课文而言,要进行拓展阅读,要求师生共同参与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两个方面的作用。教师要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模式中转变过来,花时间去研究课堂,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可能的反应,思考相应的对策,了解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交往,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其中最多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主要是通过语言交流来实现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导者,作为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课堂语言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那么一节成功的体育课,一个受学生欢迎的体育教师,往往在于他是否能以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堂这个舞台是属于学生的,课堂上,只有小心翼翼地牵着学生往前走,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低年级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尊重个性发展,唤醒主体意识我们看到,低年级课堂上学生们在学习活动中很有主见,因此,教学中老师要尊重学生,发展个性,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一轮课改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扮演了新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要“勇敢地退下去,适时地站出来”。教师的“退”是指,教师要在观念上、心理上和行为上做到从主要、主角和主导的地位勇敢地“退”到次要的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地位。放手还课堂于学生,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  相似文献   

14.
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要拓宽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空间;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的支配者向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下面结合笔者在教学中所闻所思,谈谈对课堂教学的2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评价自始至终贯穿其中,并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倡导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一、应用导向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就犹如在大海中航行一样,需要教师的指引,评价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老师要善于抓好契机,做“及时雨”,“雨”要下得及时,既不可久旱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戚戚。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  相似文献   

16.
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组处于民主、平等地位的对话主体。教师在知识储备、文化积累、社会阅历、审美趣味等方面的优越性,必然成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教师要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要善于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成为课堂阅读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  相似文献   

17.
一、语文教学要重视实践性。教师要树立语文的实践意识,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实践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凸显学生的实践活动内容,多运用一些有利于学生实践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合作探究、分组竞赛、教师点拨等。二、语文教学要重视过程性。学习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知识由少变多、能力由弱到强、运用由生疏到熟练的过程。语文教学要保证学生有一个充分学习的过程。学生读课文,一遍不理解可以让他读两遍三遍,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锻炼了思维,培养了语感和理解力。学生讨论、质疑,也要给…  相似文献   

18.
一、为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创设条件  语言教学也是一种交际活动。在这种交际活动中 ,教师是活动的主导 ,学生为活动的主体。为实现这一活动的高质量、高效益 ,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变革教学模式 ,努力成为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 ,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在日常课堂教学中 ,我的做法 :一是要求学生脑海中积累大量的语言信息和语言材料 ;二是在学生一定信息积累的基础上为他们创造愉悦的语言实践的场景和环境 ,提高学生实践效果 ;三是在课堂中设计多种…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形成的交流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既有师生互动,也有生生互动,学生参与语言活动的几率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且主动,学习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20.
一、实现“两转变” ,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念1 .转变教学观念 ,明确教师在课堂上的多元化作用要把课堂的中心转向学生 ,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逐字逐句的讲解课文 ,而是通过设计和组织教与学的双向语言实践 ,启发学生的思维 ,恰当地引导学生学习 ,使学生在这些学习活动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应成为问题的提出者 ,不断地提出启发性问题 ,使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当中得到乐趣 ,提高能力 ;教师应成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 ,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 ,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活动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教师应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让每个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