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随着吐鲁番出土文书的问世,为研究高昌国赋役制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通过对高昌国赋役制度中的田租制度进行研究,力求得出新的结论:即高昌国在推行具有自身特色的田租制度的同时,也与汉晋田租制度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吐鲁番出土文书的问世,为研究高昌国赋役制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通过对高昌国赋役制度中的田租制度进行研究,力求得出新的结论:即高昌国在推行具有自身特色的田租制度的同时,也与汉晋田租制度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老照片     
翻阅这张23年前的老照片,引出一段回忆。那时,我作为新华社新疆分社维吾尔族记者,和新华总社记者刘茂俭一起到新疆吐鲁番火焰山公社进行调查研究,吃住在一位贫苦的维族农民家里。火焰山公社位于高昌故国城堡旧址旁。唐朝名僧玄奘西去取经时曾路过这里,得到过高昌国王的资助。《西游记》将此编写成十分有趣的神话故  相似文献   

4.
《北凉沮渠安周造像记》又名《北凉沮渠安周造佛寺碑》,北凉承平三年(445)刻,清光绪间在我国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今新疆吐鲁番东七十里的哈喇和卓)出土。北凉中书郎中夏侯粲撰文,隶书,二十二行,行四十七字,每字界以方格。北凉为匈奴族沮渠蒙逊于公元397年所建,位于今甘肃省西部,公元439年为北魏所灭。该  相似文献   

5.
中外闻名的葡萄之乡新疆吐鲁番,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这个丝路重镇的新闻报道如何突破旧有的思路和模式,近年来一直是困扰我们新华社记者的难题。去年下半年,分社把吐鲁番的报道作为一个重点,苦心经营,精心探索,采写的通讯《吐鲁番在崛起》(见1990年12月23日《新华社新闻稿》),获得了新的突破,我们从中也获得有益的启示。以往说吐鲁番的报道难搞,是因为对于全国及世界读者来说,这个地方知名度太高了。火焰山、艾丁湖、坎儿井、高昌故城、交河古城、葡萄、长绒棉……古往今来,数不清的诗人、作家、记者、旅行家在这些具有独特魅力的题材上写了大量的作品。不少外国人不知道新疆,却久仰吐鲁番的大名。这也更使得吐鲁番成为报章杂志上的“明  相似文献   

6.
吐鲁番是一本厚重的历史典籍,古往今来,钟情吐鲁番的文人墨客和专家学者孜孜不倦地研读吐鲁番,试图更深地参透包含在这部历史巨著之中的玄机,形成了吐鲁番文化的衍生章节,成为吐鲁番这部历史典籍的有机补充,吐鲁番于是被点染上了时代的色彩,变得更为绚烂多姿。  相似文献   

7.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八月,侯君集平高昌,唐廷旋即于其地立西州,这在史籍上有明确的记载,本不成什么大问题。但由于大量吐鲁番文书的出土与刊布,对于此一时期吐鲁番地区乃至整个大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因此,对于西州成立时间的认定也就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本文就是对此一问题的一点考察,其目的非但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还希冀对于唐代的通讯速度、行政效率等等有所认识。《新唐书》卷二太宗纪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高昌回鹘汗国时期君主的语言观为研究对象,根据高昌回鹘汗国所处的历史背景,分析了该时期君主的语言观特点,并论述了上述语言观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源于对历史的传承、游牧生活与定居生活的交融以及宗教信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剪纸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历史是悠久的,可以追溯到汉唐时期民间女子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云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后来日趋发展,遍及日常生活,如窗花、刺绣底样等等。目前已知较早的剪纸作品实物是1959年吐鲁番高昌地区出土的北朝对猴团花和对马团花,距今有一千六百年,但和现代的剪纸在风格、技法上没有明显区别。唐代李逵诗《剪彩》:剪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双双御绶鸟,两两渡桥人。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愿君千千岁,无岁不逢春。正是对剪纸的传神描写,同时道出剪纸创作者的美好心愿。有幸的是,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我再次领略到了剪纸这种…  相似文献   

10.
1988年元旦,《吐鲁番报》诞生,18年之后即2006年扩版更名为《吐鲁番日报》。进入2008年,这张吐鲁番地委机关报已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20年来,吐鲁番日报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量到质的转变,办报水平逐年提高,内部管理逐步规范,经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实现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的数字化及知识组织与可视化,为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的传承、普及与智能化服务做出贡献。[方法/过程] 采用自顶向下方法,参考BIBFRAME书目模型及中医药学语言系统(TCMLS)构建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本体模型,利用哈工大语言技术云平台LTP实现词性标注与三元组自动抽取,构建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知识图谱。[结果/结论] 利用所构建的本体及知识图谱可实现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知识组织工作,知识图谱能够实现语义查询,为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的智能化理解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马婧贤  韩莉 《档案》2024,(1):49-54+62
明朝政府为了加强民族事务中翻译工作,便于对民族地区的管理,于明初开始设四夷馆,并编纂讲习用书《华夷译语》。在《华夷译语》各版本中,乙种本中存在“杂字”“来文”。《高昌馆来文》是指四夷馆中高昌馆编纂的以回鹘文和汉文对照的西域新疆地区来往行政公文。近年来,《高昌馆来文》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但是因为回鹘文献收藏和研究的国际化,《高昌馆来文》在世界各地的各个版本和研究情况,对于我国学者来说,因为材料搜集的难度和语言壁垒,致使信息处理含混甚至有不准确之处。本文基于此,对于《高昌馆来文》的版本和研究情况进一步梳理。  相似文献   

13.
2007年2月28日2时05分,从新疆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5807次旅客列车在吐鲁番最大的风口处——三十里风,第9—19节车厢突然被狂风掀翻脱轨,致使交通中断9小时.百余辆车被困途中。“2·28”事故的发生实属罕见,震惊世界。作为地方媒体,《吐鲁番日报》是如何成功报道这起事件的?请看本刊特约《吐鲁番日报》记者撰写的文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近百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吐鲁番文书的编纂活动持续不断,编纂成果层出不穷,我们以时间为序,对保存在国内外的吐鲁番文书的编纂成果进行全面汇总,梳理吐鲁番文书编纂的历史沿革,以促进中国古文书学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近百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吐鲁番文书的编纂活动持续不断,编纂成果层出不穷,我们以时间为序,对保存在国内外的吐鲁番文书的编纂成果进行全面汇总,梳理吐鲁番文书编纂的历史沿革,以促进中国古文书学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左卫大将军张雄》(周建国著)是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6年隆重推出的西域烽燧系列小说之一。比起前几部小说的主角,张雄算不得名人,史书中没有记载。他是一位从考古中发现的历史人物,而且他的干尸就陈列在新疆博物馆的展览大厅里。利用现代电脑科技手段,根据张雄的骨骼结构,很容易合成一个惟妙惟肖的张雄。面对他忧郁的目光,微启的嘴唇,他会向我们讲述怎样的人生经历呢?张雄祖籍河南南阳白水,在豪强并起、战乱纷争的年代,为了躲避战火,流落到高昌(今吐鲁番),从祖父开始便在曲氏王朝历任高官,辅佐王庭。曲文泰当政时,张雄任左卫大将军,“入筹…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岁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高昌社会变迁及宗教演变》一书和《高昌故城水系分布图》首发式在政协二楼的多功能厅隆重举行。作为特邀嘉宾,新疆人民出版社社长阿不都热合曼·艾白委托出  相似文献   

18.
吴杰 《档案时空》2007,(11):46-48
坎儿井的源与流 来到有火炉之称的吐鲁番,水是吐鲁番的命脉.来吐鲁番,首先要去看坎儿井.吐鲁番年均降水量不到30毫米,而蒸发量超过2000毫米.这里生活的40余万居民,就是靠1000余条坎儿井生存生活与生产.坎儿井并非常识中的井,而是一种地下水渠,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9.
“苍藤蔓架覆檐前,满缀明珠洛索圆”,地处丝绸古道要冲的吐鲁番素以“葡萄之乡”闻名遐迩。吐鲁番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的天山山间陷落盆地中。素有“火洲”之称的吐鲁番有丰富的光热资源、独特的气候条件与盆地地形,非常适合葡萄的生长发育,是世界公认理想的葡萄栽培区。“六五”期间,国家重点投资在吐鲁番建立了大型商品葡萄生产基地,80年代初又开始扩大葡萄栽培面积。到1997年,吐鲁番葡萄的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葡萄总产  相似文献   

20.
龟兹石窟中的立佛列像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以立佛为画面主体,佛旁绘供养者,多在中心柱窟甬道内,与表现菩萨功德的誓愿题材有关,见于克孜尔第100、163窟、玛扎伯哈第9窟等。画面中的立佛为过去诸佛,而佛旁行供养的人物则为菩萨。这些菩萨像大都可视为释迦牟尼的前世,但也包括其他菩萨的形象。第二类为单纯表现立佛列像,佛像尊格有一部分可推断为过去佛,见于克孜尔第176窟、新1窟等。因此,以立佛列像来表现过去诸佛,在龟兹地区似已形成一种传统模式。龟兹壁画中的誓愿题材成为吐鲁番回鹘时期誓愿画的直接源头。但是,与高昌、北庭相比,龟兹地区的回鹘人在创作誓愿图方面,更多地保留了龟兹本土文化因素。众多誓愿图的涌现,反映了菩萨思想在龟兹地区的上升,这与当时人们对成佛的追求和对"菩萨道"的践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