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和环境等科学,是青少年接受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股思潮。它强调在科学教育中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是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如何在初中自然科学教学中更好地进行STE教育。笔者认为首先应确立一个清晰具体、可操作的目标体系。培养正确的科学观、社会观、价值观。其次是构建STS教育的内容体系。在注重书本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书外知识的渗透和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注重知识掌握和课堂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课外活动的开展。为了保证STS教育目标的落实,还要建立STS教育的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2.
初中化学STS教育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STS”(科学·技术·社会 )教育作为跨学科的科学教育模式 ,强调的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作为当前国际理科教育改革的潮流和热点 ,STS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一种产物 ,是综合课程的一种表现形式 ,也是我国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和方向。它有助于构建一种适应素质教育的化学教学新模式和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落实 ,为推行综合理科教育创设一种新路子。我国初中化学教材已经发行了 1 1套 ,也有部分教材注意了科学技术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但就目前来看还远远不够。如何在初中…  相似文献   

3.
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探索山东省莱阳市穴场中学(265219)王龙君一、认识STS是科学—技术—社会英文字母的缩写。它是近二、三十年来世界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模式,其影响正在日益扩大。其特点主要有:(一)在理科教学中不应只重视科学知...  相似文献   

4.
对中师化学教育中实施STS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S即ScienceTech nology Society,意为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反映了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改革潮流 ,它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间的相互影响和兼容 ;强调学生的参与以及科学内容的社会性、应用性、时代性和乡土性 ;注重将科学、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及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目前 ,各级各类学校正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和实施“园丁科技教育行动”。中师学校如何利用化学学科与生活、生产密切联系的特点 ,在教学中渗透STS教育 ,使化学教育发挥良好的效益 ,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命题。一、突出知识的应用性ST…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社会(STS)是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思潮 ,它的基本观点是“科学解决理论问题 ,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最终受惠的是社会 ,是人类生活的改善和提高”。笔者在建瓯一中的物理教学对贯彻STS观点作了若干尝试。一、结合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树立STS整体观我们通过具体事例认识物理学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的紧密联系 ,帮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理解科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例如“ :蒸气机、电动机的应用促进社会发生根本的变革 ,但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又带来的大气、噪声和江河湖海的…  相似文献   

6.
STS教育思想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TS教育是以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及发展的科学教育。它以促进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作为出发点,强调科学技术的价值观和学生的参与。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以适应未来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根据STS教育思想的宗旨,本文对高中《生物》(试用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了STS思想渗透的研究与探讨。1根据教学目标确立与STS相联系的内容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指南,也是学习评价的依据,所以确定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确定了教学目标的每个知识点所…  相似文献   

7.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的英文缩写。STS教育是近年来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它强调在教学中将学科理论与当前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及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以促进学科教学的改革。本文结合我校近几年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实践作一些探讨。一、渗透的必要性1.目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日见端倪,科学技术知识按指数规律加速增长,并且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然而我…  相似文献   

8.
STS,即Science,Technolgy,Society三个英文词的缩写,意为科学、技术、社会。它反映了世界科学教育的一种新的改革潮流,已广为教育界人士所熟悉。尽管在理解上和实践上存在着许多差异,不妨看作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指导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构想。新构想的特征是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1)强调参与,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将来不只是某一种职业的工作者,首先是社会的一员,将通过各种程序参与未来社会生活、生产和发展的决策。(2)在科学和技…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STS教育运行机制的构建与实践熊春玲(湖北宜昌市教研室443000)⒇“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是近年来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它强调的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强调的是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它...  相似文献   

10.
STS是科学 (Science)、技术 (Technology)、社会 (Soci ety) 3个英文单词的缩写。STS教育是研究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的教育。它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是一种有助于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知识转化的新兴科学教育。生物科学属于自然科学 ,其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随着观察、认识和研究的深入 ,以及人类对生存环境和自身的关注 ,生物科学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杂交水稻、克隆羊、转基因作物给世界带来了太多的变化 ,生物科技成…  相似文献   

11.
STS是科学 (Science)、技术 (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英文缩写。STS教育是新兴的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一些教育学家和专家认为 :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是相互联系的 ,而科学技术愈发达 ,这种联系将愈紧密。STS教育的基本精神是,强调理科各科与本学科的科学技术发展紧密结合 ,与当前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期望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用STS教育观念 ,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改革有着广泛的…  相似文献   

12.
一、“STS”理论和课外活动课的起源及发展过程“STS”是科学 (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英文缩写 ,STS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产生的一门新兴科学课程。它强调将学科理论与当前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及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要求学生懂得科学知识的应用 ,知道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 ,并能以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去解决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课外活动的教育思想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而大大推动其发展的是2…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大纲已于2000年3月由教育部颁布。从2001年9月起,北京市初中物理教学将全面贯彻落实初中物理新大纲。一、新大纲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对中学物理教学目的做了重要修订新大纲在原大纲教学目的的基础上,突出了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思想,明确提出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落实素质教育,改进中学物理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STS教育的宗旨在于引导学生能正确看待当代社会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  相似文献   

14.
STS是 Sicencc Technology Society的缩写,即科学、技术、社会的含义。STS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运动中形成的一股思潮,它主张在科学教育中应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STS教育的背景 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积极方面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和军事力量的发展能作出巨大的贡献。国家之间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但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理科综合考试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突出能力立意 ,考查的问题往往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 ,题在书外 ,理在书内 ;要求学生具有综合运用学科知识 ,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笔者在教学和复习时重点抓好以下三点 :1 重视渗透和延伸STS教育 ,拓宽学生视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整体化、综合化日益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方面 ,并且在促进生产力高速发展、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 ,也产生了对当今和未来的多方面的隐忧。因此 ,这就要求科学教育要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生产和社会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我以新课标“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为依据,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纽带,摸索出了一个“采集·交流·想象·评价”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以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以技法教学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手段、以追求逼真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本教学模式是一种环节式结构模式,分为“采集、搜集资料、发现美;交流、阅读资料、理解…  相似文献   

17.
化学教学要渗透STSE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TSE是科学 (Science )、技术(Technolgy )、社会 (Socity )、环境(Environment)的英文缩写。STS教育强调的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和化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作为当前国际理科教育改革的潮流和热点 ,STS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一种产物 ,也是我国中等化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和方向。由于在发展科技、生产的同时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此 ,STS教育进一步发展成为STSE教育思想 ,并渗透到理科教学内容和方法中 ,从内容上…  相似文献   

18.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并强调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活动和实践过程,是一种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和探究乐趣的学习经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其中化学课堂教学和化学实验是主要的探究方式,此外,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化学课外活动,推行STS教育,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一、可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1.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素材: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知识是社会建构的,因此,知识和学习的发展不能与现实世界分开,日常生产和生活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要挖掘这些素材中的教育因…  相似文献   

19.
试论创造性思维在化学教学中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生产力不断提高,新的学科,新的技术不断涌现,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开发受教育者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出能创造性地思维,能适应并促进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人才,是新形势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是通过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内外结合,教师有意识的启发指导,学生在学习的实践中自觉努力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生产力不断提高,新的学科、新的技术不断涌现,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开发受教育者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出能创造性地思维,能适应并促进社会科学知识技术不断发展的人材,是新形势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诸多的教学法中,我们认为发现法是适应上述要求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所谓发现法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行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以学科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