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一每次走在大街上都昂首挺胸,显出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因为他觉得词语里没有哪一个能与他相比。第一的傲慢态度引起了众多词语的不满,大家决定煞煞他的威风。一天,第一又旁若无人地行走在大街上。词语们见了,觉得既好气又好笑。  相似文献   

2.
每当看到他旁若无人、一心一意地在资料堆里邀游时;每当 他考试又居榜首,抿着嘴,眼睛眯成一条缝的时候,我就想,也许 有那么一天,他真会拿到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于“新状态”小说内涵的界定,似有似是而非之嫌。虽然,有的论者至高无上旁若无人地宣谕着在他看来是无庸置疑的真理,并以请君入瓮的指令性叙述方式强行纳入他的理  相似文献   

4.
橘子鼓     
[1] 每一次见到他,我都觉得有一点遗憾,不是么? 他从我家门前经过,雕花铁栅栏外面,他骑着自行车,慢慢慢慢地骑。我站在栅栏里,虽然远远的,我还是能听见他哼的歌。他戴着耳机,摇头晃脑,旁若无人,头抬得高高的,大声的。  相似文献   

5.
柔以克刚     
在我的地理课上,一个名叫杨羽的男生旁若无人地在底下做着他自己的事,我很想提醒他一下,于是走到他身边,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慢悠悠地站起身来却一言不发。我示意他坐下,并悄悄地提醒他说:“要好好听课!”他却很大声地回了我一句:“我听课了啊,只是不会而已!”  相似文献   

6.
郭宁 《家庭教育》2010,(3):32-33
家长的苦恼 一位年轻母亲在热线中向专家诉说她的烦恼—— 我的儿子名叫威威,今年刚上小学。上周六,我带他去参加朋友的婚宴。大家还没入席,他一屁股坐到饭桌旁,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旁若无人地拿起筷子又挑又捡地吃起来,……  相似文献   

7.
课间。男孩坐在座位上,脸色淡淡的。他取出了毛线和毛线针,再拿出一顶做样品用的毛绒帽,然后在众目睽睽下,旁若无人地开始织毛线帽。他心灵手巧,照着织好的那个小帽的样子,几下就起出了头。  相似文献   

8.
紧张繁忙的初中生活并不曾剥蚀儿子喜欢歌唱的习惯,他时而旁若无人地高歌,让人顿时想起广袤草原上顽强孤独的小狼;时儿低吟浅唱,像微风吹皱一池春水,涟漪荡漾——细心的我总能从他变换的声调中体会他此时的情绪。  相似文献   

9.
他此刻只想写封信给苏南,告诉她,从她穿着天蓝色校服欢天喜地、旁若无人地捡拾地上爆米花的那一刻起,他便知道,如果能一辈子拥有这样一位质朴无华却又晶莹澄澈的朋友,于他,将是一种纵是百万千万也难以买到的幸福.  相似文献   

10.
我曾把一个学生驱逐出课堂。这是一个习惯很差的学生,是每一个老师课堂上极不安定的分子。那一次我上课的时候,他先是旁若无人地吃东西,我不想中断讲课的思路,就用手势和眼睛示意他。没想到他不吃东西了,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