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加热碳酸氢铵通用初中化学课本在《绪言》中便出现这个课堂演示实验,目的是加深初学化学的学生对“化学变化”概念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材选入这个实验,有两个优点,一是现象较明显,二是碳酸氢铵(即化肥“碳铵”)易找.但是,这个实验如果不注意操作方法,也很容易出问题.若所用碳酸氢铵的量超过蚕豆大,而且集中堆放在一起,则受热时往往会导致试管爆破,使实验失败.因此,要使实验获得成功,最好取用花生米大小的碳酸氢铵,而且必须把它均匀地铺开在试管底部.加热时,先均匀予热,然后把酒精灯固定在前端加热,待前端药品消失后,再向后移动酒精灯(如图所示).最后使碳酸氢铵全部分解净尽为止.这样,既安全又能保证实验获得完满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如右图所示,将A、B两支内径为4mm的玻璃管加热弯成图中形状。将A管(2)装入0.4克NH_4HCO_3后,用短胶管将B管与A管连成一体。用试管夹夹住在灯焰上加热5秒钟,再在A管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由红变蓝,产生的另一种气体可在B管的管口处滴入2—3滴澄清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对比,我们认为用碳酸氢铵代替碱式碳酸铜作遇热分解的演示实验效果较好,改进后的实验如下.一.原理二.实验用品大试管、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烧杯、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木块、碳酸氢铵、澄清石灰水、无色酚酞试液、无水硫酸铜、脱脂棉.三.实验装置图其中a是沾有无水硫酸铜的脱脂棉;b是白色碳酸氢按固体;c、d是玻璃导管;e是无色酚酞试液;f是澄清石灰水.四.实验步骤1.取一支试管,截去底部(在试管上绕几圈沾有煤油的棉线,点燃,待火焰熄灭后立即将试管竖直插入冷水中,试管就在绕线的地方断开).…  相似文献   

4.
硝酸钾加热分解实验的改进山西榆次市经纬中学(030601)刘秋林,郝晓春按高一化学教材演示实验6-6,给试管里的硝酸钾加热到熔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口检验放出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现象很不明显,现改为给试管里的硝酸钾加热到熔融,用坩埚钳夹一小块...  相似文献   

5.
山东科技版中学教科书化学必修一第75页,有“氯化铵固体受热分解”的演示实验,但本人在教学中发现:加热试管后不久,药品上方的内壁上有白色固体附着,还有白烟充满着试管,看不出氯化铵固体分解和化合的明显过程,很容易让学生误认为这是氯化铵固体的“升华”现象。  相似文献   

6.
氧化汞的加热分解实验上海粤东中学史敖生平凉二中(200090)蒋懋骏I准备]1.。将试管(20X200mm)在煤气灯上加热软化,加工弯曲成如图所示的形状。2.取一只软木塞(外径应恰好与试管弯曲部位上方的内径相吻合),打一个单孔,插入一玻璃导管(C),...  相似文献   

7.
一、硝酸钾加热分解实验实验的关键在于加热时的温度,通常使用的酒精灯温度是不够的,应采用酒精喷灯加热。 可取少量KNO_3晶体于硬质试管中(普通试管加热后易变形),待KNO_3晶体熔融沸腾3-5分钟,熔液呈浅黄色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内即可检验到氧气,现象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级中学科教书《化学》第二册第12页铵盐受热分解演示实验的要点是: 1.实验操作:在试管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加热. 2.实验现象:加热后不久,在试管壁上有白色固体附着.  相似文献   

9.
1.为什么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答:因为导管伸入太长,试管内气体不易导出。2.为什么试管口要稍微向下倾斜?答:因为药品中所含水分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在管口冷凝成水滴,向下倾斜可以防止水滴倒流,使试管炸裂。3.为什么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一定要在试管口塞团棉花?答:因为塞团棉花可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使制得的氧气带红色。4.为什么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答: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5.为什么用双氧水制氧气时,一般要加入二氧化锰?答:因为氯酸钾加热时分解速度很慢,加入二氧化锰后分解速度加快,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个联合实验江苏溧阳戴埠中学(213331)汪德富浓硫酸溶于水的实验,按照书本,往往演示效果差,成功率不高.为此,笔者把浓硫酸溶于水和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两个实验连在一起,用于课堂教学,效果较好,今介绍如下.实验仪器:烧杯、试管(18×2)、玻璃棒、...  相似文献   

11.
现用初三化学教材中,演示“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作用”的实验时,用三支试管做实验,其中用两支试管分别给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加热,以带火星木条证明未放出氧气以后,将二氧化锰倒入氯酸钾,再用带火星木条证明放出了大量氧气,这样做不免费时费力。若将试管予以改进,便可将后两个实验“合二为一”。只用一支试管,操作简便,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12.
巧记“制氧”实验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初中化学的第二个学生实验,实验操作要求,氧气的收集方法,化学方程式的表述都很重要,学生记忆时往往记不准,如采用下面顺口溜就好记多了。加热分解氯酸钾,二氧化锰来催化,应用试管要洁净,否则试管会爆炸,试管管口向下倾,收集采...  相似文献   

13.
<正> 有的化学教科书~([1])上,草酸加热脱羧反应的实验中,装置有欠妥的地方,提出来供老师们参考。 文献[1]图23(附图A)。试管口向下倾斜放置的理由有二:其一是草酸加热脱羧反应的实验,是加热试管中固体,为避免释放出来而冷凝的水珠倒流到试管的灼热处而使试管炸裂。其二是草酸在157℃开始升华~([2]),为避免升华的草酸冷凝在管口而不受热分解。  相似文献   

14.
一、知识要点(一)常用仪器与使用1.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供加热少量物质时使用,可用作气体发生简易装置或收集少量气体时使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倾斜一定角度均匀受热,不可让试管口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中上部。给固体加热,要用干燥的试管。加热后不能骤冷,以防炸裂。2.试管夹:用手夹持试管进行短时间的加热。3.玻璃棒:用作物质溶解、溶液蒸发的搅拌器;在过滤及转移液体时可用玻璃棒引流;还可用于蘸取试液。4.酒精灯:实验室最常用的热源,用于物质的加…  相似文献   

15.
一.实验装置实验装置见下图.1.蘸乙醛的脱脂棉,2.附着试管内壁的氧化铜,3.石蕊试液二.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研细的硝酸铜晶体,加热使之熔化,轻轻转动试管,使熔化的硝酸铜均匀附着试管内壁上,继续加热,使硝酸铜分解,在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黑色氧化钢.2.在另一支试管中装入一团浸有乙醛溶液的脱脂棉,并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3.先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1分钟,然后用另一酒精灯小火加热脱脂棉,使乙醛挥发,与氧化钢发生反应,即可得到光亮的铜镜.4.尾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色,说明有乙酸生成.三.反应原理四…  相似文献   

16.
本发明是一种由条形金属网1、石棉2和弹力夹片3组成的试管加热保护网。弹力夹片3与条形金属网1为固定式连接。条形金属网1上附着有石棉2。条形金属网1两侧连接有四个弹力夹片3,形成两个能将金属石棉网夹在试管加热部位的夹子。由于弹力夹片能夹在试管的被加热部分,金属石棉网能使试管均匀受热和散热,从而达到保护试管的目的。试管加热保护网$湖南长沙市九中@张宇  相似文献   

17.
山东科技版中学教科书化学必修--第75页,有"氯化铵固体受热分解"的演示实验,但本人在教学中发现:加热试管后不久,药品上方的内壁上有白色固体附着,还有白烟充满着试管,看不出氯化铵固体分解和化合的明显过程,很容易让学生误认为这是氯化铵固体的"升华"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一、CO 还原 CuO取一支长20 cm 的大试管,用棉签沾取 Cu(NO_3)_2溶液涂于试管中部。加热试管中部让 Cu(NO_3)_2完全分解,这时试管中部会沾上一圈黑色的 CuO。用长滴管或长颈漏斗将甲酸和浓硫酸加入试管底,使之混合并产生 CO,加热 CuO部位1 min,再微热混合液,可见黑色 CuO 慢慢变成红色的铜。尾气因含 CO,可通过燃烧处理掉。装置如图1所示。二、木炭还原 CuO用上述方法在试管底沾上一层 CuO。将木炭研成粉后  相似文献   

19.
一、CO还原CuO 取一支长20 cm的大试管,用棉签沾取Cu(NO3)2溶液涂于试管中部.加热试管中部让Cu(NO3)2完全分解,这时试管中部会沾上一圈黑色的CuO.用长滴管或长颈漏斗将甲酸和浓硫酸加入试管底,使之混合并产生CO,加热CuO部位1 min,再微热混合液,可见黑色CuO慢慢变成红色的铜.尾气因含CO,可通过燃烧处理掉.  相似文献   

20.
1 实验的设想先将硝酸铜溶液蒸干 ,再加热硝酸铜 ,使其受热分解 ,生成的氮的氧化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生成的氧化铜可以还原为铜盐 ,生成的铜又可以与稀硝酸反应生成铜 ,并实现了铜的循环实验。2 改进后的实验2 1 实验仪器 :试管两支、烧杯、锥形瓶、漏斗、酒精灯、铁架台、橡皮塞、导管。2 2 实验用品 :硝酸铜溶液、稀硫酸、锌粒、水。2 3 实验步骤 :图 1如图装配仪器并检查气密性 ,在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铜溶液 ,并摇动试管使硝酸铜溶液均匀地附于试管内壁 ,用试管夹夹住试管 ,小火加热硝酸铜溶液 ,当水分蒸干后 ,停止加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