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碧华作为香港的言情小说作家,其小说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在她的小说中虽然有对于传统道德刻意的叛逆书写,可传统文化对她的潜意识仍有着深刻的影响,使她的小说无法跳脱出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文化。这样使她的小说中充满了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对于传统道德她既有刻意的反叛又有深层的依附。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创造性地把电影化造型不着斧痕地化用进她的小说,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浓郁的视像性和表现力,并使她的小说的艺术层次与思想内蕴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迟子建的小说在叙事艺术上着意经营,尤其是对童年视角的运用特别富于美学意味,由此形成了她的小说的独具特色的情调模式,使她的小说亲切而耐读。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创造性地把电影化技巧不着斧痕地化用进她的小说,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浓郁的视像性和表现力,使她的小说的艺术层次与思想内蕴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创造性地把电影化造型不着斧痕地化用进她的小说,使她的字组合带有浓郁的视像性和表现力,并使她的小说的艺术层次与思想内蕴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迟子建的小说擅长运用童话般的叙述来揭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她的小说不是宏大叙事,往往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多是平凡生活中的琐碎故事,但却充满了异常感人的力量,原因在于她对小说叙述方式的经营,独特的童话方式叙述使她的小说更具亲切感。  相似文献   

7.
四十年代,在上海盛开了一朵鲜艳的罂粟花,她出生在乱世,生活在乱世,颓败、畸形、阴暗、昏黄、邪恶、苍凉、繁复,这些都是她的小说给读者留下的总体印象。在欣赏她优美小说的同时,我们不禁要思考她的美表现在何处。她与乱世有了一段不解情缘,她的小说使自然而然以一种乱之美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张爱玲是一位充满魅力的作家,她的小说具有审美超越性,她的作品看似情节类型单一,然主题意蕴丰富,存在多义解读的可能性。婚恋情节是张爱玲小说题材关注的焦点,但她的小说不同于"新鸳鸯"派描写多愁善感、好事多磨的浪漫爱情,也不同于"为人生"派小说以婚恋为媒介重在表现社会矛盾,她的小说透过多样的婚恋关系,旨在揭示人物命运的素朴与苍凉的同时,也挖掘着人性本质的诸多方面,而对女性主体意识的独特阐释使她的小说富于民族亲和力。  相似文献   

9.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现代英国文学中一位杰出的短篇小说家 ,她使短篇小说作为一门独立艺术在英国进入了成熟阶段 ,并确立了她成为现代派小说奠基人之一的文学地位。阐述小说《布里尔小姐》创作的现代性 ,揭示作者在现代短篇小说创作领域所作的探索 ,以及她对现代派小说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弗吉尼亚·伍尔夫以她诗人的气质在小说创作中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诗意是贯穿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生创作的核心,她是一位用诗的手法来描写小说的独特的作家。因此,她的作品中蕴含着诗意的美感,使读者更加喜欢她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精神的故园     
女性作家的竞争日见激烈,女性作家们如何才能守住自己的“精神的故园”呢?赵玫用她的小说回答了我们,那就是不断地摸索与创新,赵玫的小说创作从不困于一种风格,在《我们家族的女人》中她将两种截然不同的叙事手法-意识流与写实手法交叉运用,使作品呈现出别样的风貌。  相似文献   

12.
孙杨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5):31+33-31,33
《简·爱》是一部关于女主人公克服男性统治及社会对女性的种种压制,最后取得自主独立的成长小说,浪漫爱情故事的背后包含着严肃的思想内容。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简.爱这一形象。本文主要从简.爱人生的几个阶段及相应的经历和感受,分析简.爱诚挚善良、独立自主、坚强不屈的鲜明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3.
《沉没之鱼》是谭恩美全新突破的一部作品,文中的幽灵叙述者陈璧璧是潜在的主人公。她幼时缺乏母爱的"创伤性经验"对她以后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她在兰那王国之旅逐渐走出自己的心理创伤,并去了解爱、接受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萧红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善于建立自己艺术风格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创作突破了一般的小说模式和传统的欣赏习惯,她以画家的眼光去观照自己的创作对象,把绘画的运思方式和构图技法用于小说的结构布局、形象描绘、空白设计、色彩运用等方面,从而使其小说呈现出绘画艺术的独特美感。  相似文献   

15.
严歌苓是当代著名的海外华文文学作家。她的每一篇小说创作几乎都达到了均衡的出色,蕴涵了丰富的思想,吸引了众多的文学爱好者与研究者。众多的研究从她的小说文本对她的创作进行了剖析。然而,从她的诸多创作谈、访谈、演讲的文章来探讨她的小说创作的思想则鲜有。通过探讨了她强调的“印象”、“特定环境”、“Talk Out”、“想象力”、“形象”等概念的内涵,以及这几个概念之间的联系,阐明其共同构成严歌苓的较为系统的小说创作思想。严歌苓以探讨人在“特定环境”下必然或可能产生的行为,开掘其中的人格秘密,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这使她的小说创作思想具有“求索”的人学意义、悲悯的哲学情怀,伸张、发扬了启蒙主义、个性主义的精神,为当下的文艺理论界带来了新异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王安忆在复出后的第一部小说<叔叔的故事>中实现了她叙事策略的转型.叙述者以"叙述代言人"的身份讲述了叔叔自设与他设的神话被一一击碎的过程,在讲述"叔叔"故事的过程中也涉及到叙述者本身的故事,同时透漏了叙述者这代人的精神状态,使小说具有思想和叙事上的双重涵义.作者通过"非‘元小说'性"的双层的叙事文本演绎了叔叔的"信仰"和"我"的"游戏"背后共同的精神虚无.  相似文献   

17.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从上海的白公馆毅然出走,从小说内她在白公馆的两段对话中也可以得见原因。试用会话分析和语用学相关理论对这两段参差的对话进行分析,揭示其在家庭中的尴尬地位和出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一反传统文学之于女性的歧视、偏见乃至非人化描写,运用独出机杼的消解男性中心话语策略,高扬了在文学中备受压抑和漠视的女权,在一定程度上建构起了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精彩的人物对话和反讽手法的运用,更使她创作的艺术世界趣味横生、变幻多姿,焕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从作家特殊的家庭、身世和极具戏剧化的生命体验出发,探析叶广芩创作家族小说《采桑子》的深层动机,认为一种源于内心的强烈叙述欲望是其家族小说创作的最直接的心理动因,家族小说不过是她宣泄自己叙述欲望的一个闸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