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乒乓世界》2010,(4):153-153
最近由刘国梁发起的“直横大决战”是历史上第一次以打法来划分队伍的比赛。在大家看来,直板和横板哪个更有优势?哪个更厉害呢?现役的乒乓运动员中谁又是直板和横板的最佳代言人呢?  相似文献   

2.
1月12日到14日,我们队进行了世乒赛前的第一轮队内大循环比赛。最后的成绩是,孔令辉第一、马林第二、王皓第三、刘国正第四、郝帅第五、王励勤第六。从前六名的水平和发挥看,这个成绩还是比较正常的。由于彼此水平比较接近,所以这六个人之间的争夺也非常激烈。王励勤由于状态问题打了第六,孔令辉发挥得很好,只输给了郝帅一场排在第一,这都不算是什么冷门。这次大循环比赛我们采取了五局三胜的办法,队员一天打四场比赛,上下午备两场。虽说场次不能和世界比赛相比,但是质量很高,因为男队的对抗非常激烈,打完了以后,他们也感觉脑子、身体都很累,比国际比赛要求高。因为天天在一起练球,对手对自己都很熟悉,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连主力队员每场比赛都有可能输球。  相似文献   

3.
周永华  段书峰 《精武》2013,(24):31-32
横板和直板是乒乓球的两种不同持拍方式,这两种持拍方式的长处和不足长期以来是人们讨论的问题。西方国家的球员一般多采用横板打法,日本和韩国的球员多采用直板打法,中国球员则是两种兼顾。基于此本文以横板运动员王励勤、陈兄,直板运动员马林.王皓为研究对象,对其最近3年的比赛进行了系统的和定量的分析,同时对他们几人问的直板横打与横板闻的比赛进行技、战术对比,旨在从乒乓球技战术运用的角度揭示直板、横板的特点及优劣。结果表明直板横打与横板打法都有其本身各自的长处和不足,但是影响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握拍的方式。直板横打和横板打法将还将在乒坛中继续争雄下去。  相似文献   

4.
晏学宁 《乒乓世界》2001,(10):22-24
8月22日下午我走进国家队训练馆,看见刘国梁正用孔令辉的横板与威海环翠区俱乐部的吴广打比赛,孔令辉站在一边观战,还不时给双方支招。只见刘国梁一边拉球一边对孔令辉说:“这块球板怎么这么‘肉’?你用这个板打球可真不容易。”这时,吴广把球打到刘国梁的反手位,刘国梁漂亮地用反手敲了一板直线,打得吴广措手不及,观战的人大声叫好,刘国梁自夸道:“我用直板都能敲,横板就更不用说了。”  相似文献   

5.
陈洁 《乒乓世界》2003,(6):58-59
直板反面横打技术始于80年代末,当时中国的直板正胶快攻打法面临危机,主要是反手位的相持能力弱.在对横板两面弧匿的较量中常常处于下风。以刘国梁为代表的直板正胶快攻率先尝试直板横打并一举成功。之后,中国一大批使用横打技术的直板快攻选手脱颖而出.马林、闫森等优秀运动员都能在比赛中熟练地运用直板横打。  相似文献   

6.
1994年全国青年乒乓球赛于10月20日至10月28日在河北唐山举行。全国共有33个单位、356名运动员参加。本次比赛的特点是参赛的队多(男子36个队,女子42个队)、比赛的场次多(每天上、下午,晚上三节)、锻炼价值大。 纵观此次比赛,给人的印象是整体水平普遍有提高。从打法上来讲,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一扫过去几乎清一色的横板弧圈球打法,直板和横板的比例是4:6。男子团体前四名的队,直、横板的比例是6:6。这和近两年中国乒协对直板的大力提倡有关,使得直板打法得以复苏。同时刘国梁的榜样作用也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回顾历史,中国乒乓球以“以我为主、百花齐放”的技术方针在世界上称雄,关  相似文献   

7.
在今年的第五期杂志中,我们为您讲述了—个浪漫温馨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直板公主”芦璐和“横板王子”刘国正。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5,(1):8-89
在中国,无论专业选手还是业余球迷中,“直板横打”都是眼下最时髦的技术。那么,直板横打的球板,是否全都要向YE看齐。像那样既轻且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对自身技术风格的判断。要想准确地界定自己的技术风格,或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不妨简化一下,看看在直板横打的三位代表人物——刘国梁、马林和王皓中,你更像谁?  相似文献   

9.
我们队员的成员,是来自区内的基层小学,从儿童入学开始就有目的观察,经过短期测定,然后吸收队内,队员年令是11岁,12岁左右。经多年启蒙训练,曾多次获得市一级比赛的冠军,曾代表市参加一九七四年,和一九七九年两届省儿童男子篮球赛,经过二十多场比赛,和大会规定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测验,均获得了第一名。又于一九七四年  相似文献   

10.
马林在场上比赛拼劲十足,因此也得到了很多球迷的喜爱。然而在场上很酷的马林最近把这股“酷”劲也带到场下,让喜欢他的球迷多少感到了失望。 6月10日,马林与孔令辉、刘国梁、刘国正等人到珠海市进行表演赛。可容纳八千  相似文献   

11.
横板对直板 打长不打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乒乓球运动中的两种握拍法而言,横板与直板各具特点。一般来说,横板的长球相持比直板稍有利一些,直板的短球则要略占便宜一点。在具体技术上,横板的反手更有利于发力击球,所能运用的技术种类也多于直板。所以说,如果我们要谈横板对直板的战术,出发点一般也是围绕如何最有效地进攻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06,(4):30-31
在“直通不来梅”队内选拔赛中.郭跃拿到了第一张入场券。卡塔尔.科威特两站公开赛前.我认为再打出一个名额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最后剩下的四个名额还是由我们教练组来确定。通过这两站比赛.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中国女队并没有强大到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也能让运动员在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产生一种危机感。在这次比赛中,姜华瑁连续战胜我们的队员.也不是很意外。因为以前在队内打的时候,她战胜主力队员的次数也最多。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02,(9):30-31
就乒乓球运动中的两种握拍法而言,横板与直板各具特点。—般来说,横板的长球相持比直板稍有利一些,直板的短球则要略占便宜一点。在具体技术上,横板的反手更有利于发力击球,所能运用的技术种类也多于直板。所以说,如果我们要谈横板对直板的战术,出发点—般也是围绕如何最有效地进攻直板的反手和形成相持来展开的,以便于充分发挥横板的优势,避免在前面的短球中吃亏太多。  相似文献   

14.
改革直板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直板、横板一直你争我夺,极力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求击败对方。在对抗中,丰富了乒乓球的打法,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国内选手还是国外选手,无论是直板还是横板,在对付直板时都是压住或牵制直板的反手,再伺机从正手突破,或直接从反手得分。这已成了对付直板的铁的战术,直板反手的不足已成了公认的事实。改变直板反手不利的局面已是当务之急。那么,在这种“环境”下,为什么还能有刘国梁、杨影、金泽诛、马琳、同森等一批优秀的直板选手涌现2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后来人不顾直极反手的不足而偏爱直板?且不说他们如…  相似文献   

15.
《乒乓世界》:前不久您负责组织后备力量的汕头集训,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现在后备人才的整体情况。 钟金勇:因为在国家队二线队伍中,右手横板选手的成绩并不突出,于是在这一个奥运周期中,青少年这块我们重点抓了一下右手横板。在下一个周期的工作中,刘国梁主教练特别强调要主抓直板,在目前国家队二线队伍中,  相似文献   

16.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12,(4):112-113
在上期杂志中,我们主要谈到了“直改横”之后的正手位技术,本篇我们再说一说反手位。横板的反手技术丰富多彩,即便现在直拍有了反手横打的技术体系,但横板在反手一侧的优势仍然是明显的。除了搓球、挑打不如直板灵活,横板在其它技术结构、实际教学及熟练掌握上都不算太困难,否则也不会出现业余体校和专业队中“直横比例”如此失调的局面,因为大家都知道,练横板比练直板更容易出成绩。但是与体校不同的是,业余选手改横板后学习反手技术时出现的问题,大部分是因为从改握横板之初就已经存在了。  相似文献   

17.
针对46届世乒赛男团半决赛刘国正与金择洙那场球,本刊记者还采访到了在46届世乒赛上担任韩国队教练的安宰亨。安宰亨的话多少有点出乎记者的意料,他那么客观地评价中国队的排阵和队员状态,那么真诚地赞扬刘国正,更让记者感动的是,他那么坦诚、那么勇敢地对着镜头说“失败是我的责任”。其实,这样一场英雄之间的较量,胜负已经不那么重要,无论结果如何,这一场比赛成就的是刘国正与金择洙两位英雄。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乒乓球男队"直通鹿特丹"队内选拔赛第一阶段比赛今天下午全部结束,王皓最终夺得冠军。比赛中,最失意的莫过于两名老将马琳、王励勤,两人的成绩都排在前八名之外,基本上丧失了"直通鹿特丹"的机会。中国男队主教练刘国梁在为两名老将的顽强精神感动的同时,也"绝情"地表示:"既然是中国队中的一员,就必须接受这种激烈竞争的现实"。随着年轻队员的成长,近两年来,这两名老将在国家队内面临的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但他们又始终没有知难而退的想法,正如王励勤今天所说,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再参加一届奥运会的梦想。  相似文献   

19.
叶孤城  庆玉 《新体育》2003,(1):54-56
喜欢乒乓球,一定认识刘国梁;提到刘国梁,不能不想起直拍横打;而了解直拍横打,就不能不说说王皓。 要评出当今乒坛第一高手实在不容易,是王励勤还是马琳,是孔令辉或者是波尔?当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乒乓球界,谁是直拍横打第一人却已有公论。不是刘国梁,不是马琳,也不是秦志戬。他就是不久前在荷兰公开赛上夺得男子单打冠军的王皓。 如果说刘国梁的横打技术已初具规模,那么王皓则让人们看到了这一技术成熟的希望。刘国梁反手更多地使用推挡防守,王皓则完全放弃了推挡,而以横打去进攻,其反手在和横板的对抗中已不落下风…  相似文献   

20.
我认为,第45届世乒赛团体赛决赛对瑞典队的上场阵型不太理想,虽说可以上孔令辉、刘国梁、刘国正三人,但刘国正应打一或二号主力位,而不只是单打第三场一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