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不仅是诗的国度,也是碑石林立的国度.遍布于名山大川、寺庙宫苑、园林建筑等各处的大量碑刻,不仅是我国石刻档案的大宗,也是祖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的一枝奇葩,它集历史资料、人文景观、书法艺术、刻石艺术于一身,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2.
中国不仅是诗的国度,也是碑石林立的国度。遍布于名山大川、寺庙宫苑、园林建筑等各处的大量碑刻,不仅是我国石刻档案的大宗,也是祖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的一枝奇葩,它集历史资料、人文景观、书法艺术、刻石艺术于一身,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3.
孙启治 《图书馆杂志》1999,18(11):39-40
中国学术史有数千年之久,其中经学占了极重要的地位。在今天看来,经书中含有丰富的人文科学资料,为研究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所必不可少。中国历代朝廷都重视对经书版本文字的整理工作,这给后人的研究带来很大方便。在木版印刷术发明之前,经书经历了一个靠碑版石刻流传的时期,这种石刻的版本,称为石经。现在知道的最早石经,是汉代熹平年间(一七二-一七八)用隶书刻的《熹平石经》,立于洛阳太学。但据汉代人记载,当时还存在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的古文经书。这古文经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由于汉代没有刻石流传,至今已不甚…  相似文献   

4.
泰州稻河历史街区的泰州老照片展示厅展出的唐代佛教石经幢,是一件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件石经幢表面刻有多行文字,字迹非常清晰,笔法浑圆饱满,属于书法文物精品。文字内容主要记载唐代著名佛教经书翻译家伽梵达摩翻译的经典《大悲心陀罗尼经》。其中也出现了关于泰州"海陵"的记载,特别还出现了县令崔鲁的记载。这为泰州建城史及地名演变、职官史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经过仔细辨析、对比碑刻文字,可知泰州在唐代就已经称为"海陵"。这也符合《旧唐书》中关于泰州"海陵"的文献记载。这件石经幢的具体来源,为泰州唐代南山寺旧物的可能性非常大。  相似文献   

5.
鲁迅被誉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其对于中国古典文献的保护整理以及对古典文献学的创新开拓,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他凡事求"真",坚特纯学术态度,采用乾嘉学派手法的严谨,悉心整理古典文献,并且从不只限于对文献资料的整理,更重要的是他还对历史、文学史、小说史以及碑刻、汉字、宗教、画像等诸多方面也都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石刻著录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刻文字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丰富的史料价值,而且由于它坚固耐久,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其文字内容比传抄转印的古籍更为可靠,这对了解古代石刻的著录情况,无疑颇有裨益。在石刻产生不久后,古代文人就开始了对各地石刻的著录、引用和研究。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身——中国金石学,实际上是从石刻的研究与著录起步前行的。 《史记·秦本纪》中记载:“武王伐纣,飞廉为纣石北方,……得石棺铭。”虽然这只是司马迁记录下来的一个古代传说,但它可能表明了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开始重视石刻的存在。先秦典籍《墨子》的《尚贤》有:“古者圣王……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的记述,秦朝的琅玡台刻石文中写道:“古之帝者,地不过千里,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乱,  相似文献   

7.
三、石刻、玉文、及陶文在早期,石、玉、陶器是文字记载最普通也是最耐久的媒体。石刻最早的例子是秦石鼓,大概是春秋晚期或战国早期的产品,后来就成为传载永久文件最相宜的媒体,如墓志以及儒、释、道家的经典。正如钱教授在此书中所解释,纸的最早的用途之一就是拓印石碑或其他石刻。有文字的石刻记录与有铭文的青铜器记录是同样的散漫。据说现在存有10万块刻石,但仅有3万件拓片问世,最近有几部拓片合集和索引出版。西方学者对石刻及墓志的研究颇为散漫,但最近也有  相似文献   

8.
在现存清代北京地区石刻中,旗人石刻占有很大比例。旗人石刻类型多样,主要有刻石、摩崖、碑碣、墓志等,内容涉及八旗制度乃至满汉旗民的诸多方面,且所详者又往往可补文献史书之阙,研究价值之高不言而喻。目前围绕旗人碑刻展开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笔者试结合近时的研究心得,就旗人碑刻的整理情况以及它的特点和价值作一概括的说明,以期推动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民间石刻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文献载体,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在悠久历史条件影响下,山西省有丰富的民间石刻,但很多散佚无考,即使是侥幸保存下来的,也面临损毁的境地.山西省图书馆通过征集民间石刻拓片的方式,在保护民间石刻及保护传统文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汉代画像石珍贵,刻有文字的汉代画像石则具有非常高的价值.离石汉代画像石文字均属于题刻文字,且字数不多,最少的二三字,至多的二十字左右,对于解读离石汉代画像石,进而研究离石汉代历史和地方文化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是地方档案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1.
<正>艺术奇葩——山东汉代画像汉画像石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汉代人以石为地、以刀代笔雕刻在墓室、祠堂、门阙等建筑物上的石刻艺术品。作为我国古代为墓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汉画像石刻融神话传说、风土人情、历史故事于一体,主题鲜明,深沉雄大,体现了大汉帝国的时代特色和豪迈情怀。  相似文献   

12.
陈燕 《山东档案》2014,(6):30-33
泰山石刻档案堪称国宝级稀有档案,石刻档案的历史悠久,年代连续,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泰山上下,从山麓到极顶,从涧壑到绝壁,泰山石刻有2500余处,其中崖刻1000余处,碑刻800余块。泰山石刻种类繁多,有石碣、石阙、碑刻、墓志、经幢、摩崖碑刻、石造像、画像石和题名、题诗、题记等十余种类。石刻档案内容宽泛、书体高雅、构思巧妙、风格万千。  相似文献   

13.
牛红广 《山西档案》2015,(2):143-145
石刻文献指以石头为介质镌刻书写的,供阅读识别的语言文字资料,也包括石质材料的雕刻、画像等非文字信息。石刻文献的载体类型包括不同形制与功用的石刻原件,也蕴含艺术风格多样的石刻拓片和拓本。石刻文献的文献属性体现为历史文物性和学术资料性。  相似文献   

14.
一、文物档案的含义与特点 文物是可供鉴赏、研究的古代器物.它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2)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3)各个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4)历史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字画;(5)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相似文献   

15.
罗昌繁 《图书馆》2021,(2):108-113
目前的石刻文献研究主要体现在史料的比勘验照、查漏补缺意义上。实际上,石刻具有多维面相,兼有物质载体与文献内容的双重意义,其研究角度亦可多元。已有的石刻研究,主要存在重文字轻图像、重碑志轻题识、重作者轻书者石工拓工、重静态石本轻动态立石与流通、重出土石本轻传世纸本、重汉字轻非汉字、轻石刻主体研究等偏向。有关石刻研究,除了传统的语言文字学与历史文化视角,还可在文本学、物质文化、空间文化、视觉文化、阅读史等视角进行拓新考察。要拓新多元研究视角,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培养研究人员的石刻主体研究观念,将石刻从作为史料的“身份定位”与传世文献之“附庸”的角色里解放出来,单独予以主体性观照。另外,在当今学科体制下,对石刻进行学科意义层面的提升,有利于石刻文献研究朝多元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北蒙古碑铭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留下的最早的民族文字记录。从性质上来看,其属于来源于口谕和训诫,由汗王或权臣形成,记录历史的石刻档案。其在历史地理、语言文学、宗教文化、政治民族、科学研究上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飞花拾零     
南阳兴建大型汉画像石馆我国最大的收藏整理和研究汉代画像石刻艺术的南阳汉画像石博物馆,近日在南阳市卧龙岗下破土动工。南阳汉画像石集中反映了我国汉代文化的历史风貌和艺术风格,对研究汉代经济、政治、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经国家、省有关部门批准重建的南阳汉画馆,占地79亩,是一个熔现代建筑手段和古代建筑风格为一炉的仿古建筑,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内设序厅、舞厅、百戏、天文、斗兽、神话、传统历史故事、图雕、碑刻等10个展厅。  相似文献   

18.
《全宋诗》补遗十八首——据西安碑林藏赠梦英诗刻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僧梦英是五代末、北宋初著名书法家,周旋于官宦文士之间,同时代人赞誉其人其书的诗作,当时已经刻石,即碑林现藏<赠梦英诗碑>和<十八体篆书碑>.二碑共存61人66首诗,因有赠诗者两碑均出现,诗作也有前后一样者,实际是39人56首.本文据碑刻资料将<全宋诗>所遗漏的16人18首录文发表,并就刻石本身的状况及相关问题略加说明.  相似文献   

19.
刘竹 《北京档案》2021,(12):46-48
碑刻是镌刻在地面立石上的文字或图画,也被称为"刻在石头上的史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碑刻的内容涉及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将法律法规、讼案事例及契约凭证等刻于碑石亦成为碑刻的重要分类.法律碑刻指经过一定程序,刻载内容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和约束力的碑刻[1].这些碑刻,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法律的法条、内容、实施及其效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料,有为数不少的法律碑刻流传至今,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20.
石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字,它在我国学史、字史、历史以及音韵史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学术价值亦极其厚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