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曲是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文化"走出去"少不了中国歌曲"走出去"。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歌曲翻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欧美歌曲汉译的研究,有关中国歌曲英译的研究涉及较少,鲜有成果。本文探讨了弗兰松(Franzon)提出的歌曲翻译五种选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英译时的选择,并基于彼得·洛(Peter Low)的歌曲翻译"五项全能原则",对中国歌曲英译策略与基本规则进行了梳理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溪是国歌作曲者聂耳的故乡,理应在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中承担起重要责任。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既呼应了当前全国上下开展“讲好中国故事”活动的时代背景,又有效推动了聂耳故乡本土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开展。有鉴于此,阐述新时代“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的时代意蕴,紧扣“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讲什么、谁来讲、讲给谁、怎么讲的逻辑主线,展开“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叙事基本要素的深入探究,即叙事内容、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和叙事方式,并尝试为“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传播构建出一个合理的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3.
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世界语翻译就是把汉语语言文字用世界语这种人造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中国报道》翻译部承担着把编辑部每个月发来的中文稿译成世界语。这项工作对《中国报道》杂志的出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翻译部是编辑部与读者之间的桥梁。要起好这个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外传播翻译(简称"传译")是建设对外话语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试图通过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对外传译成功实践的分析,总结其成功传译的特点,探索提高对外传译效果的经验和规律。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对外传译的成功实践翻译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翻译是传播的手段,传播是翻译的目的。传播效果既包含接受者对翻  相似文献   

5.
影视作品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媒介,除了走出国门的电视剧和电影,优秀国产纪录片也在积极发挥作用,讲好中国故事。CCTV4纪录片《传承》介绍了海峡两岸多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讲述他们真切动人的故事,向国内外观众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解说词含有丰富的文化负载词,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外国观众对中国优秀文化的理解程度。该文从文化翻译观角度研究纪录片《传承》解说词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和方法,希望为中国文化纪录片解说词英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闵福德(John Minford)是资深汉学家,早年以翻译中国经典小说《红楼梦》后四十回而名闻国际汉学界。其后,他翻译的《孙子兵法》和《聊斋志异》被企鹅出版社相继出版,并取得了很大反响。近期企鹅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翻译的中国群经之首《易经》,该译本不同于现有以理雅各、卫礼贤等知名学者为代表的译本,而是采用直译处理,通过类似于中国经典的传统注疏编译形式,从而使读者更易于阅读和接受。本文主要从闵福德的主要汉学成就与翻译《易经》的缘起、英译《易经》的翻译思想及其策略、易学思想内涵等三方面进行评述。最后指出闵福德的翻译实践对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无疑是一个成功范例,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关键词》是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翻译研究院联合推出的多语种系列图书,目前已出版发行《中国关键词:第一辑》《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中国关键词:十九大篇》《中国关键词:治国理政篇》等多种图书。继翻译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图书之后,该系列图书是中国外文局在中国政治话语对外传播领域作出的又一次重要尝试,是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实践的又一次深入探索。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关键词》多语种系列丛书已与多家国际出版商签订了17个语种的29项版权输出协议。为纪念中俄建交70周年,今年6月5日,在由国务院新  相似文献   

8.
朱志先  张霞 《文化学刊》2011,(2):180-184
内藤湖南(公元1866年—1934年)是日本"中国学"创始人之一,著有《中国上古史》、《中国上古的文化》、《中国近世史》、《中国史学史》、《燕山楚水》等著作。内藤氏《中国史学史》一书,由马彪翻译,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中国文化"走出去"离不开翻译。当前,翻译如何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增大中国文化的吸引力,从而提升中国软实力,是翻译界新的课题。通过构建中国翻译话语体系,提高中国翻译话语在世界文化话语体系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是中国文化通过翻译这一途径"走向世界"的重要办法,也是提高中国软实力的必经之路,而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思想恰好为这提供了价值指导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0.
正《文汇报》2013年9月11日头版"文汇深呼吸"专栏刊登了"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系列报道之七《"抠字眼"的翻译理念该更新了》。文章表示,"莫言热"带给翻译界的启示应该是"好的翻译可‘连译带改’",并强调"一部作品的最终译文不仅取决于原文,还取决于它的‘服务对象’,以及译作接受地人们的语言习惯、审美口味、公众心理等非语言层面的因素。或许,只有从根本上认识这一点,卡在中国文化‘走出去’途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1.
对外宣传的文章写和译都十分重要,要达到既写得好,又译得好,并不容易。《凌源监狱见闻》是北京周报社王燕娟采写并翻译的一篇文章,它发表于1994年第37期《北京周报》上,是近年来较为理想的一篇既写得好,又译得好的文章。1993年美国国务院在其年度人权报告(中  相似文献   

12.
资讯     
国歌,还有多少人记得?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被作为考题出现在期末考试试卷上时,让武科大中南分校千余名考生感到有些意外。这道分值为8分的简答题,要求考生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3.
正1月10日,《中国关键词:十九大篇》多语种图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中国外文局总编室主任黄卫,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主任李丽宁、副主任杨平,新世界出版社社长李春凯出席了活动。陆彩荣表示,《中国关键词:十九大篇》多语种图书是"中国关键词"系列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外文局继翻译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多语种图书之后,在中国政治话语对外传播领域的  相似文献   

14.
英国新教传教士理雅各自19世纪60年代始至90年代末去世止一直在英译中国儒道典籍,其翻译分为两个系列:《中国经典》和《东方圣书》。他以中国学人的研究成果作为阐释基础,采用麦克思·缪勒的比较宗教方法融合沟通中西宗教,以孟子的"以意逆志"作为自己的翻译思想和翻译宗旨,采用丰厚翻译的形式和学术翻译的态度,真实地将中国的知识体系、中国的学术研究成果、中国的宗教等中国文化思想传播到了英语世界。理雅各是第一位全面公正英译中国主要儒道典籍的翻译家和汉学家,他的翻译与研究促进了海外汉学的发展,并影响了辜鸿铭、庞德等人的翻译,让中国思想在世界思想谱系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一 翻译作为触媒,有效地作用于中国新诗的发展,周作人(1885—1967)译日本小诗,可谓显著的一例。朱自清(1898—1948)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里曾写道:“周启明氏民十翻译日本的短歌和俳句,说这种体裁适于写一地景色,一时情调,是真实简练的诗(注:见《小说日报》12卷5号),到处作者甚众”。  相似文献   

16.
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用典的翻译,是对外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促进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平易近人》是一本收录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使用过的典故的专著,本文将结合叙事学的理论,研究《平易近人》韩译本中典故的翻译,提出习近平用典韩译可以参考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7.
由人民中国出版社翻译出版、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总发行的中国古典文学系列丛书《聊斋志异》,引起了中外学者和文学爱好者的关注。人民中国出版社出版的《聊斋志异》英译本1至3卷是中国对外编译《聊斋志异》一书选题最多的一部,共193篇。它由英文翻译家张庆年、张慈云等精心译出,又经美国专家玛莎·格雷厄姆女士和理查德·皮尔斯先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是对习总书记重要谈话、演讲等文稿的整合,2014年由中国外文出版社以多语种出版发行,旨在对国内总结、向国外宣传我国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针。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俄译本为语料,以全译法维度分析其中用典的翻译实例,总结用典的不同翻译方法,以期对相关翻译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9.
南北朝重要地理类文化典籍《洛阳伽蓝记》涉及大量地名,中国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之一,因而成为翻译重点。本文参照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词"翻译策略分类法,以《城内》篇中地名为样本,采用数据统计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华裔美籍学者王伊同采取的地名翻译策略。王伊同偏重文化保留性翻译策略,尤其音译、语言翻译和注释,但偶尔也采用归化法;其翻译手法灵活圆通,注释详尽可靠,颇受好评。王译有助于西方专业读者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20.
融媒体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向国际社会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亟待从多层面增强对外翻译和国际传播能力,构建对外话语体系。长期从事国际传播和外事翻译的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总编辑王晓辉聚焦翻译传播这一核心议题,围绕创新国际传播策略、提升翻译能力、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等热点难点问题展开阐述,提出对外传播需持续发力,文化翻译须重视共情性,政治话语翻译当体现严谨性,提升翻译能力要把好语言关,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是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