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军 《中国科技纵横》2014,(21):126-126
本论文基于实际需要,结合实际工程项目,主要讨论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方法研究。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沉降值与时间及荷栽的数学关系模型,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综合分析处理了包括武汉台在内的全球地球动力学(GGP)台站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重力观测资料,研究和检测了地球液核的动力学效应。系统讨论了在日月引潮力、表面负荷和液核动力学行为引起的核幔边界及内核边界上,压力和重力扰动等不同驱动力作用下,地球的弹性引力形变响应.基于周日重力潮汐观测中的共振放大特征,通过国际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的迭积,研究了地球的自由和章动(FCN),精密确定了FCN参数.采用位移场的变分方法研究了液核的自由振荡,严密推导获得了用于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本征值 本征向量问题.同时采用GGP台站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高质量重力观测数据,研究了固体内核的平动振荡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4.1-12全市7个国家人工站和自动站观测资料,通过对比差值、差值平均值、差值标准差、雨量累计相对差值、风向相符率、数据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等方法,分析自动代替人工观测后,气温、相对湿度、风和降水等四大要素的时间和空间差异情况。结果表明,全市的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风速、日最大风速等四个要素的自动观测值大于人工观测值;日平均气温和日平均相对湿度二个要素的自动观测值小于人工观测值。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开鲁气象站自动观测代替人工观测后气温要素进行了对比评估分析。分别对气温要素的观测值、日值、月值进行对比差值、差值平均值的对比分析。得出:开鲁气象站气温自动观测数据同人工卿.删精据-羁_有时问一贽性.可以同人工卿.测的信化历史数据连续使用.  相似文献   

5.
<正>地磁FHD数字化观测仪器,以分钟采样率工作,每日生成分钟值、整点值采样数据,为地震预报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观测资料。本文重点对影响观测曲线形态的干扰进行了分析,以期达到正确认识观测资料的目的,为准确提出分析预报意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1,(21)
为了能够清楚理解日照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差异,文章对克拉玛依国家基本气象站2019年1—6月(平行观测期)DFC1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以下称自动观测)和暗筒式日照计(以下称人工观测)的日照时数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DFC1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在克拉玛依国家基本气象站运行中无分钟观测数据缺测,设备运行稳定可靠。(2)自动观测的日照值总体趋势要高于人工观测日照值,但不同季节的差值有所不同。春季日照时数的自动观值与人工观测值平均差值最小,一致性最好;夏季次之,冬季差异明显;冬季自动观测比夏季更突显其优势。(3)自动观测的感光灵敏度要比人工观测高,明显体现在日出和日落时段以及无光照和弱光照天气时刻。总而言之,DFC1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在克拉玛依国家基本气象站运行过程中和传统的人工观测日照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和良好的数据可比性,并且运行相当稳定,使得克拉玛依的日照时数的观测精度更精确,数据可靠性更好,主要显著改善了克拉玛依冬季的日照时数的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24)
酸雨观测为研究酸雨的时空分布和长期变化趋势提供宝贵的科学数据。目前酸雨观测站主要依靠有关仪器在人工操作下完成PH和电导率K值的测量。因此,本文从仪器使用与维护、标准缓冲溶液配制、酸雨测量仪器的标定、降水样品采集及操作规程等方面,分析了酸雨观测的注意事项,提出减小酸雨PH和K值观测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整理了漳州汰内井水氡1987年以来的观测数据,分析了观测过程中正常年变、观测环境、观测系统等干扰因素,在排除干扰的情况下,分别对福建地区4.5级以上地震和台湾地区7.0级以上地震的映震事件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沙岭风场风速预报试验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贺志明  吴琼  陈建萍 《资源科学》2010,32(4):656-662
本文应用MM5模型对鄱阳湖区风速进行数值模拟,应用沙岭风场100m梯度测风铁塔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验证,发现观测与模拟小时和日均风速值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在峰值区一般MM5预测值比观测值小,相对观测值而言,模式模拟值变化相对平缓.MM5模型风速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小时和日均偏差分别为0.323和0.371.标准差分别为2.382和1.453.模拟风速日均值与观测日均值的相关系数为0.774.尽管不完善,数值模拟在目前的风能短期预报业务中仍起重要作用,也是未来风速预报和风力发电量预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海洋数据管理系统对于海洋数据的管理、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整合了现有的观测设备数据,实现了海洋观测数据的智能化管理,有效降低了海洋观测系统的管理成本,同时系统为海洋信息动态发布网站提供了更多的数据信息和资源。经过在项目中的实际应用,验证方案可行,为其他的海洋数据平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利用满洲里市国家自动站观测数据和满洲里市4个区域站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各区域站的最优差额值,通过多种分析方法确定了对差额值影响较大的因子,建立了回归方程拟合预报满洲里市温度差额,结合国家基准自动站主观预报对各分区温度精细化预报进行了订正,以期提高满洲里市温度精细化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4)
综合气象观测作为一项处于科技前沿的系统学科,涵盖了从原始观测信息获取到观测数据产品加工制作的全过程,通过地基、空基、天基观测系统综合集成。无论是从数据采集、数据传输还是从数据分析的度角来看,气象人员的各项技术都需要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气象观测人员使用高效、合理的方法,来准确地评估分析和应用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对当前单频PPP(精密单点定位)探测周跳常用的主要方法做了简单介绍,同时采用IGS其中一个跟踪站观测文件进行测试,其观测数据采用率为30s,再确定该组数据无周跳的前提下,人工在一些历元处加入不同大小的周跳值,利用自己编制软件测试,针对论述的周跳探测方法得出不同的结果,并比较与分析其原因,可以得到各方法探测周跳的能力及使用范围,为多种周跳探测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单频PPP的周跳探测能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25(2):F0002-F0002,F0003
遥感飞机是在飞行中获取陆地、海洋和大气的观测数据,经处理形成遥感信息的对地观测系统,其主要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详细介绍了GPS控制网数据预处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主要功能,分析了该系统对GPS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流程,并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实现。  相似文献   

16.
CORS RTK(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能够实时提供GPS流动站在特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在有效测量范围内精度可达到厘米级。其中,综合了现代计算机、互联网数据通讯技术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ystem,简称CORS系统),较传统GPS-RTK大大提高了RTK数据传输效率、传输范围和测量精度。CORS系统由于具有建站成本低、实用性强、建站方法相对简单等特点,刘庄煤矿从实用性、经济性、可靠性综合考虑,建立了单基站CORS测量系统。在刘庄煤矿西三采区171306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建立中,通过实例探讨了CORS RTK技术在本矿区的实际定位精度,论证了CORS RTK测量在平面精度能够满足地表移动观测站控制点连接测量及监测点首次全面观测精度要求,解决了GPS静态观测无法实时获得测点的当地坐标等缺点,在矿区具有良好的运用效果。本文对RTK技术的测量精度控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RTK测量的质量控制提出了相应措施,对CORS实时动态RTK模式作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1科学背景以遥感飞机为载体的对地观测系统可直接获取陆地、海洋和大气观测数据,经处理形成遥感信息。主要包括高性能航空遥感飞行平台、航空遥感信息获取系统、航空遥感数据综合处理与管理系统3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22年常规5 min间隔地面能见度观测资料、ECMWF及CMA-GFS模式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格尔木辖区内14个观测站的能见度观测资料与能见度模式预报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ECMWF模式较CMA-GFS模式能见度预报准确率稍高,ECMWF模式临近时次预报准确率较前一时次有略微提高,5 km准确率较3 km准确率高10%,总体上两种模式预报准确率均较差。(2)ECMWF模式预报值与观测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并且临近时次起报的预报值方程拟合度更高;ECMWF模式较CMA-GFS模式更接近观测值,但数值偏高,ECMWF模式的预报值存在20%左右的高估,而CMA-GFS模式存在70%左右的高估;ECMWF模式临近时次起报的预报场与观测值的离散程度更低,而CMA-GFS模式则相反。(3)从时空变化特性来看,两种模式的能见度预报值较观测值有数值偏大、时间滞后、落区偏南的特征。检验结果对提高当地能见度客观预报准确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连续运行卫星参考站系统(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CORS),就是一个或多个GPS参考站固定的连续的运行,并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数据通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组成的综合网络,将经过检验的不同类型的各种改正数据、状态信息、GPS观测值以及其他有关GPS服务项目实时地向不同用户自动提供的系统。  相似文献   

20.
对地观测数据作为国家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正面临从对地观测"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转变的历史新机遇,文章阐述了当前对地观测大数据的发展态势,总结了国际对地观测数据开放共享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了我国对地观测数据开放共享的现状及问题,最后对我国对地观测大数据的开放共享给出了3个方面的建议:①加强数据治理体系建设,夯实对地观测数据开放共享的基础;②制度和技术并重,构建良好的数据共享生态系统;③创新对地观测数据共享服务模式,促进学科交叉、知识发现与综合应用。通过加强数据开放共享工作,以期能够释放我国对地观测大数据的潜在价值,充分发挥对地观测大数据的战略性作用,有效提升我国对地观测大数据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