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书院发展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是我国历史上一种"四位一体"的教育组织,融合了讲学、祭祀、藏书、修书这四种功能。它既非官学,又非纯粹意义上的私学,而是时而融于私学,时而汇合于官学,时而又与它们形成鼎足之势。我国的书院产生于唐代,经过宋元的发展和明清的繁荣,消逝于清末科举改制的浪潮中。在近一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书院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教育、政治乃至经济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时其影响力甚至超过官学和私学。  相似文献   

2.
书院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从宋初到清末有近一千年的历史,南宋是其鼎盛时期。本质上,书院是一种与官学相对的私学式的高等教育,它独特的教育教学与组织管理特点赋予了其强大的生命力,深入研究对当今的高等教育,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古代私学在中国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政治变革背景下其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中国私学发展与官学呈互为消长的规律官学不修则私学兴盛,反之,官学系统发达完善则私学相对受抑。这也有着深层次的文化背景。官学系统发达,说明思想统一、文化单一、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当然,人们的思想也受到些禁锢;而官学空疏则经常表明社会动荡或政府的控制松懈,人们的思想也相对活跃,这一切对私学的发展都产生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 我国古代考试制度是在“举贤授能”和分科试策与官学和私学相互共存的社会基础上建立的,这一特点,直接决定着古代考试制度的自学考试性质。 自孔子聚徒讲学,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分授弟子,打破学在官府的旧制以来,古代私学一直与古代官学并行不悖,直到近代学校的兴起,以私塾形式表现出来的私学也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尽管随着各个历史阶段时政治、经济、文化形态的不同而使私学的表现形式、传授内容有所不同,但从根本上说,我国古代私学一直绵延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国南宋的书院教育是我国历史上一种私学教育的最高形式,其在管理制度、师资问题、运行机制对我们当今的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国南宋的书院教育是我国历史上一种私学教育的最高形式,其在管理制度、师资问题、运行机制对我们当今的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张力奎 《天中学刊》2010,25(1):111-113
由于清朝政府重视对私学教育的管理,造成了地方上私学普遍发达的现象。私学包括私人创办的蒙养性质的私塾、蒙馆,名儒大师聚徒讲学的经馆以及民办、民办官助的义学。私学规模较大,设置广泛,办学经费主要靠私学的创办人来筹措。私塾在教学上注重因材施教,有浓厚的学术气氛。私塾的教师被称为“塾师”、“蒙师”,一般要具有相当的文化水平。私学招收生徒的范围较之官学要宽广,对学生管理非常严格。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观及其办学形式的主要特点为:"治才"的培养与选拔,学而优则仕的目标观;官学与私学并存,相得益彰的办学形式。治才培养与选拔的目标观,强化了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淡化了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忽略了高等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功能;官、私学并存的办学形式,弥补了古代官学高等教育在教育内容、方法上"重儒经教育,轻专业教育"、"重诵读识记,轻学术研究"等方面的缺陷性。该目标观及其办学形式,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带来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放射着夺目的光辉。他的一些主张,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至今仍有借鉴之处。 孔子一生,可以说大部分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他是最早创办私学、进行私人讲学的人。从贵族的“官学”改变为“私学”,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转变。他提出“有教无  相似文献   

10.
民办高等教育是相对公办高等教育而言,福建的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是从古代的私学,近代的教会学校、私立教育、私立学校,以及社会力量办学等等发展演变而来。福建民办高等教育对于公办高等教育有着发展补充的作用,同时也在不断的成长,加强自身的竞争力,成为福建高等教育不可缺失的办学力量。  相似文献   

11.
书院是我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组织形式之一,它合官学和私学于一身,集讲学、研究、辩论集会、藏书为一体,讲究教育教学的自由自主,倡导学生知识、思辨、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具有科学内涵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对当代教育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解放时期,是理性精神崛起,全新的音乐教育形态的诞生的时期。官学与私学的并存是这一时期显著特点,这不仅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当时音乐教育的发展,对后世音乐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日本现代私学发展历程以及特征的介绍,试图总结其经验教训,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一些启发和提示,解决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促进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日本现代私学发展历程以及特征的介绍,试图总结其经验教训,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一些启发和提示,解决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促进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汉至唐,春秋谷梁学经历了从私学——官学——私学——官学这一周期性演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西汉官学兴盛,东汉官学则不振,魏晋南北朝私学繁盛,至唐虽借重科举占有官学席位,但此时官学皆因学风的转捩而被抛出正常的学术轨道,千年之间形成两个波峰和三个低谷的学术曲线。西汉官学之盛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学之盛有内在的区别,官学盛表现为政治地位的拔高,私学盛表现为民间学注疏学的高涨,这一切源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内在张力而形成的反向互动。因此,汉至唐代春秋谷梁学总的情形是官学与私学反向互动,形成了官学与私学之间的盛衰演替。  相似文献   

16.
明治维新后,日本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受"官学中心主义"的影响,办学力量主要集中在国立大学上,私立大学无论在观念和政策方面都被严重地边缘化,造成了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局面.这不但严重制约了私立大学的发展,而且也影响到了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1917年日本召开临时教育会议,从政策和法律层面正式承认私立大学,打破了对私立大学发展的束缚,从而迎来了私立大学的大发展时期.理清战前日本私立大学发展的脉络,考察近代私学的萌芽、私立专门学校的成立和近代私立大学大规模发展的历史,对方兴未艾的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蒋华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74-77
汉代私人讲学之风兴盛,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汉代私学比官学更好地完成了文化教育的传承任务,对汉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代私学提高了全社会的文化水平,推动了儒家经学的发展,影响了学风和士风、净化了社会风气,并为挽救东汉后期的社会危机做出了贡献,同时汉代私学还促进了门阀士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不仅体现在其发展历史上有一个近三十年的中断期,在发展环境上面对着强大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短缺的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和不完备的法律制度,而且在办学方式上民办高校大部分是投资办学。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有助于全面认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正确理解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期明确民办高等学校的性质,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法律,为民办高等教育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9.
独立学院的产生、发展及原因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产生、发展历程及运行模式。独立学院的产生延续了古代私学、官学传统,是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产物;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潮流以,是国际经验的借鉴。独立学院对进一步解决好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家、社会需要之间的供求矛盾,具有重要的惹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私学自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之后,便成为与官学并行的教育形式而存在,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也就是官学私学并存发展、变化、消长不一的制度。私学在教学上有程度较低的蒙学和程度较高的专经教育两个层次。私学发展到宋,随着书院的不断完善,达到了其制度化、规范化的高级阶段。同时,私学的初级形态,亦在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并且愈来愈突出其社会化、蒙学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