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子·道德》中说:"上学以神听, 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学 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 学在骨髓。故听之不深,即知之不明。" 可见,古人非常讲究学习策略,重视听 课的艺术,强调听课的最佳方式为神 听。如何达到古人所倡导的神听境界, 大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手听。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 笔头。"学生听课时一定要将老师讲的  相似文献   

2.
姚宏 《小读者》2010,(3):21-21
《女子·道德》中说:“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学在骨髓。故听之不深.即知之不明。”可见,古人非常讲究学习策略.重视听课的艺术,强调听课的最佳方式为神听。如何达到古人所倡导的神听境界,大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上学以神听之,学在骨髓矣;中学以心听之,学在肌肉矣;下学以耳听之.学在皮肤矣。——唐·马总《意林·文》倾听使我们彼此靠得更近,倾听并不是掏空各自的灵魂来迎纳对方,而是互相理解与尊重彼此灵魂的独立、脆弱与高贵。倾听是生命的自我凝视,反求诸己是其重要的功课。教师要学会倾听来自学生的信息,并感受自己意识的跳跃与生命的波荡。教育教学中真诚的倾听是一种内在的生命对话。  相似文献   

4.
格言     
上学以神听之,学在骨髓矣;中学以心听之,学在肌肉矣;下学以耳听之,学在皮肤矣。——(唐)马总把美德、善行传给你的孩子们,而不是留下财富,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德)贝多芬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美)爱因斯坦格言~~  相似文献   

5.
上学以神听之,学在骨髓矣;中学以心听之,学在肌肉矣;下学以耳听之,学在皮肤矣。——唐·马总《意林·文》倾听使我们彼此靠得更近,倾听并不是掏空各自的灵魂来迎纳对方,而是互相理解与尊重彼此灵魂的独立、脆弱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语言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颂扬激励,轻松愉悦,使学生听着倍感亲切;第二种境界是声情并茂,传神动听,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第三种境界是幽默风趣,魅力无限,使学生知情知理,矫正行为。而要达到以上三种境界,我们教师的语言必须有三味。一、暖味教育是润心的教育,语言是润心的工具,要使人的心暖起来,必须要有暖味的语言。只有暖味的语言,才能让孩子们的精神变得轻松愉快,才能在  相似文献   

7.
<正>听一堂好课,如同欣赏一首名曲,余音绕耳,袅袅不绝;又像观赏一幅名画,心动神移,流连忘返。再看学生,个个双眸凝视,犹如被磁铁吸引住似地听着、想着、记录着……回忆教师生涯,为能达到这种境界,我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在此就谈谈我在历史教学中做到的"四必须"。  相似文献   

8.
不记得是在某次教学研讨会上,听专家指点,铭记于心,还是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感悟心得,总觉得“心中有本,目中有人.手中有法”是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走向最佳境界的必备素质。这十二字不仅包含了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以及教法的教学要素.而且也指出其内在的关系:“心中有本”是走向最佳教学境界的前提;“目中有人”是走向最佳教学境界的关键;而“手中有法”是走向最佳教学境界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诗歌创作决定的因素是“才”还是“学” ,古往今来有许多不同的争论。其实“学”与“才”是不同侧面互为作用的一个合体。首先是“才”的“大小”“奇”“犭益”离不开学。人在学与力索的过程中劳逸深浅不同 ,体现心智的灵明程度也不同。人在与外物沟通时有“耳听”、“心听”、“神听”的不同层次。所以体现在诗的境界上也有或“执情强物” ,或“超越其形” ,或“神凝形废”的不同境界。另者 ,“才”对艺术成败又起决定作用。诗人只有在怦然所动 ,灵性将至的情况下 ,才可生情 ,情可生文。总之 ,诗产生于性灵 ,博学又要以培养触激性灵。更重要的是诗以识为主 ,“非识则才学俱误”。  相似文献   

10.
怎样听别人说话?《文子·道德篇》列举了三种听法:“上学(最好的学习方法)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在课堂上教师把精心设计好的问题向学生提出后,头脑灵活一点的学生抢着回答,而大多数学生只有"听"的份。那些"听者"便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整个课堂活动缺乏全体参与性,最终学生活动的有效性无法体现,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课堂中学生活动的设计缺乏创意;二是一味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中,经常会发现这种现象:有的语文教师上课平淡乏味,学生无精打采,东张西望;有的教师情趣横生,气氛活跃,学生双眸闪光,兴趣盎然;有的教师上课口沫飞溅,滔滔不绝,但听者昏昏;有的教师饱学经纶、学富五车,可一站上三尺讲台,学生垂耳恭听,上课听讲无异于听新闻联播。如何激活、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我认为,要善于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相似文献   

13.
教师要有什么样的境界?怎样才算是一名有境界的教师?我不想在这里讲更多的大道理,只想从如何把握五个度这一角度谈些个人理解和体会。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充满温情和爱心是教师的第一素质要求。教育需要以爱作支撑,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爱心的老师就不可能爱岗位,爱学生。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以一种宽容、理解和接纳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从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教育学生,以心换心。  相似文献   

14.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它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是一种专门行业的工作用语。教学语言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心动神移;就像欣赏一首名曲,余音在耳。这就是教学语言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低是学生语文能力强弱的基本表现。职业学校在抓专业课和实践性教学的同时,应从培养和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应注意四项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不可偏废、不可分割。一、听———“三、三”训练法培养和考察学生听的能力即是要培养和考察学生接受信息、分析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这个过程的完成,要求学生做到耳到、心到、手到。训练时一定要注意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可针对三种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简称“三、三”训练法,即听写新词———纠错;听段落、短文…  相似文献   

16.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正>在教学中,教师的不同视角决定着能否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而俯视、平视、注视,是教师在新课改中应该坚持的视角。一、俯视是一种境界传统的"师授生听"教学模式折射出的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它把"教"的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以来,人们一提到课堂教学,就联想到小组合作学习。事实上,许多小组合作是浅尝辄止的,仅呈现热闹场景,学生缺乏静心倾听、潜心思考和真心合作。《文子.道德》中提出:"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听之不深,即知之不明;知之不明,即不能尽其精;不能尽其精,即行之不成"。可见,倾听是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的最基本方式,是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必备的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图式理论指导听力教学为研究内容,详细论述图式理论在"三段式"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听前阶段是核心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新图式或激活己有的图式;在听中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些听力技巧和策略,提高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能力;听后是巩固阶段,在听的基础上,教师应合理地将"说、读、写"融合起来,从而提高听者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图式理论指导下的"三段式"英语听力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听者的听力能力和课堂的教学效果,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师生"相向而行"的过程,以阅读活动为载体,实现教师走向学生、学生走向教师的"合合"境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有准确的教学视点、合理的教学展开和教师以"陌生化"眼光展开教学;这不仅是一种教学展开的逻辑过程,也是教师备课时理解教材、研究学生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