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包爱业 《青海教育》2011,(11):49-49
由于打工潮的影响,不少农村家庭夫妻双双外出务工,把子女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看管,或者寄养在亲戚家中,使得孩子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造成了大批留守儿童产生。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通常存在学习差、性格孤僻、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外公外婆还住在老城区的一栋老房子里。我和妈妈一到暑假就会到外公外婆家去住。住在外公外婆楼下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其中,有一位经常穿黑点衬衣的老奶奶,在附近捡些塑料瓶拿去卖,维持生计。这位老奶奶姓张,张奶奶有一个怪毛病,喜欢捡一些烂水果,见到孩子就递。  相似文献   

3.
“打工家庭”子女教育的后遗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了《父母进城打工后……》一文后,确实引人深思。问题一:家庭教育“空档”父母打工,子女咋办?现在不少农村都是老弱病残在“留守阵地”,青壮年男女几乎全部外出打工。谁来监护、管理孩子,便成为首要问题。据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管理者多半是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部分老人对“隔辈”子孙疼爱有加,管教自然成了问题。也有些老人颇为严管,怎奈教育方法已陈旧,好心并没有得到好报,不少孩子一听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唠叨,转身就走,半句话也不愿听。更有甚者,“你要我朝东,我偏向西”,逆反心理非常严重。可怜这些老人望着孩…  相似文献   

4.
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梦”。孩子的未来就是每个父母的“梦”,也是我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梦”,从“育儿”到“育孙”,是我们全家共同的“梦”。  相似文献   

5.
荣华  孙杰 《农村教育》2002,(10):45-45
现在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许多家庭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孩子的意愿就是家庭的意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感情的倾泻仅有一个甬道。对小孩爱得过分。爱得失当。多走一步便是误区。其误区有。  相似文献   

6.
邓开平 《考试周刊》2011,(48):60-60
很多农村小学生的父母因为家庭的经济问题,外出打工,奔波忙碌,没有时间顾及孩子的教育教学情况,多是将孩子放在家里,让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监管。然而,年迈的老人们疼爱孩子,心疼孩子,认为现在的孩子“贵”得很,舍不得骂,更舍不得打和罚,所以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老人们大多不会放在重要位置,只要孩子吃得饱、穿得暖,他们就很满足了。  相似文献   

7.
在俄罗斯,尊老爱老蔚然成风,这和俄罗斯人注重对孩子进“行敬老教育”是分不开的。在孩子刚刚学说话的时候,年轻的父母除了教他“叫爸爸“”、妈妈”之外,也教他“叫爷爷”“、奶奶”。等孩子稍大一些后,父母便向他解释,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就是爸爸和妈妈的父亲母亲,要求他  相似文献   

8.
宁琰 《初中生之友》2023,(Z2):58-62
<正>一我是跟着外公外婆长大的女孩,别的孩子都有爸爸妈妈,可在我的记忆中,我的世界从未出现过这两个人。听外公外婆说,妈妈生下我就离开了,因为我对于妈妈来说,不过是多余的存在。至于爸爸,外公外婆从未提起。记得有一次,我被邻居的孩子欺负,哭着问为什么我没有爸爸。外公一言不发地离开,外婆搂着我默默地流泪。从此,我便不再问起。  相似文献   

9.
我的外公     
一说起我的外公,有关他的事可是数不胜数。外公今年已经61岁了,身材很瘦,但是他并不服老,每天"活泼"得像个孩子一样。有时候外婆会对外公十分的无语,因为每次叫外公干活,他总是越帮越忙,所以家务事基本上都是外婆做了,当然,我也是个"劳动力",会经常帮着外婆干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和农村农业机械化率的不断提高,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涌进了城市,许多农村孩子被"弃"在家里,和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甚至干脆就寄宿在和远房的亲戚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困扰着家长,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和谐社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可是在广大农村中80%的孩子父母在外打工,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多困难和影响。这些被父母留守在家的孩子们大部分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领养或代养。这些隔代的家长们有的年迈,有的忙于农活,使得留守儿童在学业、亲情及心理上受到极大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理智的爱——隔代教育中的兴利除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少梅 《山东教育》2004,(33):35-36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经常看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着孩子入园、离园、散步、玩耍。在这些一老一小的身影间,充满着浓浓的隔代情。同时,作为一名年轻的母亲,孩子的祖辈对待孩子的那种特别的关切与呵护,使我深深地感到:隔代特别亲!但这份隔代之间的特殊感情也会造成教育上的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容易使孩子形成独立性差、娇气、任性等性格特点和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13.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和城镇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吴宝沛 《大学生》2012,(17):50-51
除了父母,很多人都受到过隔代的照料,无论是外公外婆,还是爷爷奶奶,他们都曾经出现在我们童年的生活里,给我们讲故事、买零食,照看和保护着孱弱的我们,尤其是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不过,老人疼爱孩子的程度还是有区别的。那么,在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之中,到底谁是最疼爱我们的老人呢?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合力”教育子女是当代家庭教育的最佳教育方法。现代家庭的独生子女,不仅是父母亲的心肝宝贝,也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掌上明珠。家庭这些主要成员如  相似文献   

16.
如今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务工,造成了数以万计的农村儿童远离自己的父母。这些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的安全、健康、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社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笔者所在的学校2004、2005年的留守儿童的比例分别是25%、20%。其中80%的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由于情感溺爱、知识缺乏等原因,隔代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生长,甚至导致孩子的心理等方面出现问题。作为学校应承担起关爱孩子的责任,经常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思想状况,并帮助临时监护人做好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7.
《快乐阅读》2013,(14):129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水平也急速提高,但农村教育也出现了新问题。农村中许多父母都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隔代人来带,长辈们用他们“特别的爱”使多数孩子形成了傲慢、骄横的心态,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等不良行为和习惯。这些新问题的出现,使农村家庭教育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19.
孩子他爸是船员,奶奶在外地,往年放暑假我总是将孩子放在外公外婆处,一周接1—2天,类似幼儿园全托。常言道,隔代亲,两位老人对小外孙的过分娇惯和宠爱,有时叫我这做女儿的都不免嫉妒。然而更多的却是担心,因为一个假期下来,孩子在幼儿园培养的一些良好习惯均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尤其是助长了孩子任性的毛病,这使我感到非常头疼。今年暑假是孩子  相似文献   

20.
青春     
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隔代教养现象非常普遍,调查显示,我国有55%-65%的家庭采取隔代教养的方式。所谓隔代教养,是指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上一辈老人来照顾孩子、教育孩子的教养形式。隔代教养现象如此普遍,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有的夫妇离婚后,为不影响再婚,将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处的;有的夫妇工作繁忙,没有办法照顾孩子,而把孩子交给父母的;也有父母没有教养孩子的经验而将孩子交给老人的;更有老一辈出于疼爱子女,主动抚养、教育孩子,为年轻父母分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