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沂蒙山区.有这样一位单身母亲,她把全部的爱倾注到对儿子的培养上,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教子方式,使儿子3个月能说话,2岁能读书,15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0岁获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全额奖学金,到美围攻读硕士学位。2004年10月,大洋彼岸再次传来捷报.这位少年又考入该校的博士班。  相似文献   

2.
在沂蒙山区,有这样一位单身母亲,她把全部的爱倾注到对儿子的培养上,探索出独特的教子方式。儿子15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0岁获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全额奖学金,到美国攻读硕士学位。2004年10月,大洋彼岸再次传来喜讯,这位少年考入该校博士班,一时间轰动整个沂蒙山区。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这位伟大的单身母亲——李爱军。  相似文献   

3.
前段时间,在重庆发生了一件新鲜事:一位女士来到《重庆商报》编辑部。她带来了一封“奇怪”的求助信,她希望报社能帮忙征集一对慈祥、有爱心的老年夫妇,作为她5岁儿子的外公外婆。原来,这位名叫赵佳的母亲发现,儿子常常为自己没有外公外婆而独自伤心落泪,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日子,他看到邻居孩子与外公外婆在一起的欢乐场面,总是不肯回自己的家。当有的小孩自豪地对她儿子说“你没有外婆,我有外婆”时,儿子便更加伤心。有时儿子在睡梦中都在哭喊:“外婆,妈妈,我要外婆!” 赵女士说,她实在不忍心让儿子为思念而受煎熬。那么,这…  相似文献   

4.
《百衲衣》通过叙述小时候穿百衲衣的故事,赞美了浓浓的母爱并呼吁弘扬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浓浓的母爱是本文表现的重点。在表现母爱时,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渲染两种方式。母亲是农村妇女,她深信穿百衲衣能让“我”祛病化灾长命百岁,因此,在房屋被火烧的时候,她冲进屋里没有抢粮食、铺盖和闹钟,只抢出了那件百衲衣。在她的心中,百衲衣就是儿子的生命呀!一个“抢”字,浓浓的慈爱便跳出了字里行间。这是正面描写。母亲在“我”13岁后一直珍藏百纳衣和在“我”读大学时将百衲衣放进我的行李箱中并提醒“我”给山里人争气,这里还是正面描…  相似文献   

5.
读过一篇题为《纸篓与墙》的故事。两个母亲的儿子打小都喜欢画画。一位母亲给儿子准备了一面墙,凡是儿子画的画,她都把它贴在这面墙上,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就让他们欣赏她儿子的画,因此收获了许多的赞扬;另一位母亲给儿子准备了一个纸篓,她对儿子说,你画的所有的画都将被扔进这个纸篓里。第一位母亲的儿子10岁时成功地举办了一个画展;第二位母亲的儿子10岁时  相似文献   

6.
一位母亲到学校里接儿子时,她猛然发现一股“血水”顺着儿子的嘴角流下来,使这位母亲大惊失色。儿子见到母亲的样子,便开怀大笑,告诉母亲这是一种用“仿真玩具”做的表演。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李军,在小伙伴的身上抹上一种玩具粉末,结果导致那个小男孩身上奇痒无比,吓得小男孩的妈妈赶快带孩子到医院去诊治。  相似文献   

7.
危险妹妹     
为了募捐,主日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定完角色那天,妹妹一脸冰霜地回到家。“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选上了。”她丢给我们三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哥哥壮着胆子问。“因为我的角色!”“你的角色是女儿?”“不对!”“是母亲?”“不是!”《圣诞前夜》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我担心地问:“不会是让你演儿子吧?”“不是,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妹妹有幸出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全家不知是该恭喜她,还是安慰…  相似文献   

8.
危险妹妹     
为了募捐,主日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定完角色那天,妹妹一脸冰霜地回到家。“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选上了。”她丢给我们三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哥哥壮着胆子问。“因为我的角色!”“你的角色是女儿?”“不对!”“是母亲?”“不是!”《圣诞前夜》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我担心地问:“不会是让你演儿子吧?”“不是,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妹妹有幸出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全家不知是该恭喜她,还是安慰…  相似文献   

9.
多年以前的一个晚上,有个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里洗碗,她的六七岁的小儿子独自在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年轻的母亲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感到奇怪,便大声问他在干什么。天真无邪的儿子也大声回答:“妈妈,我想要跳到月球上去!”这位母亲并没有像其他的父母一样责怪儿子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瞎想,而是说:“好啊!不过一定要记得回来呀!”这个小孩长大以后真的“跳”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他登上月球的时间是1969年7月16日。还有一个同样有意思的故事——一天,一个小男孩在家里照顾他的妹妹莎莉,他无意中发现了几瓶彩色墨水。母亲不在家,那些瓶子对他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小男孩忍不住打开瓶子,开始  相似文献   

10.
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许许多多中国母亲的影子。那是电视台的一个节目,讲述了她和她儿子的故事。这个她,人生平平,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到了儿子的身上。她的那个儿子确也不错,不管是智商还是形象。此外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听话——具体地说就是很听她的话。儿子在她全天候的关心、照料、监管、督促之下,一天天地“成长”起来了,成为一个著名的神童。这个神童在学校里一路跳级,小学、中学、大学一晃而过,17岁便到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读研究生……而她的“教育思想”呢,就是那两句活,一句叫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另一句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想,她那时一定是非常得意的,得  相似文献   

11.
我最爱你     
朱莉如果不是那位死者,恐怕她连葬礼也会爱的。牧师竭力以言相慰,对僵硬地坐在前排的她的三个儿子说:“你们母亲的灵魂升天了。灵魂虽去,躯体仍在。”风琴手奏起了《美酒与玫瑰的时光》,她只记得住这只歌的谱子。朱莉的二儿子斯蒂文从学校飞跑进来,脚穿一双红白蓝三色轻便鞋,上身是三件一套的咖啡色西装。朱莉患的是一种扩散极快的癌症,才48岁便与世长辞,真叫人难以相信。大儿子查克还在自己的公寓里,他奶奶带来了这个噩耗。在此之前,他只听说母亲“近来有点疲倦”。朱莉很为他大儿子感到骄傲,以为是“电视巨擘”。其实,他只不过是喜剧团的…  相似文献   

12.
周榅玉 《早期教育》2005,(11):36-36
一位从德国回来的女士谈及她在国外亲身经历过的襄一个星期天,她领着五岁的儿子到公园玩,儿子用一架纸飞机换回了德国小朋友的一辆玩具小汽车。这件事使她大吃一晾。因为那架纸飞机只值五美分,而小汽车少说也值二十美元。开始时她以为是儿子在撒谎,当她找到“汽车”的小主人和她母亲时。那位母亲说:“小汽车是属于孩子的,该由孩子做主。”她还说:“你儿子喜欢,小汽车就归他了。过一会儿.我会领着孩子去商店,让他知道那辆小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架纸飞机。”  相似文献   

13.
三个儿子离开家出去闯荡,都取得了成功。一起回来的时候,他们讨论着各自送给老母亲的礼物。大儿子说:“我要给母亲造一幢大房子。”二儿子说:“我送给他一辆小汽车,并给他配一个司机。”三儿子笑着说:“你们记得母亲是多么喜欢读《圣经》吗?而且你们知道她眼睛不太好。所以我送给她一只能够背诵整部《圣经》的鹦鹉,教堂里的长老们花了12年的时间才教会它这个本领。”  相似文献   

14.
妹妹的角色     
为了募捐,主日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圣诞前夜》只有四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定角色那天.妹妹一脸冰霜回到家。“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  相似文献   

15.
情役     
心为情役,人为情役,何其悲哀!香港电视剧《纵横四海》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位母亲,为了让杀了人的儿子罪名不成立,竟说人是她杀的,宁愿自己背上杀人犯的罪名,也要让罪恶滔天的儿子逍遥法外!这位“糊涂”的母亲自杀前说了一句话:“他是我儿子!”哎!人为情役,命为情丧,何其悲哀!“他是我儿子”,感情便有所偏重;“他是我儿子”,理智便可少些;“他是我儿子”,便可以心甘情愿为他顶罪;“他是我儿子”,一切的一切会变得理所当然,包括包庇、包括顶罪,这是何等的悲哀和愚蠢!人,常常如此,常都被感情所役使,无从挣脱。心为情役,人为情役。俗话说:“事…  相似文献   

16.
叶静 《教育文汇》2012,(2):54-54
《目送》是一部“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的书”。龙应台以前的作品大多笔锋凌厉,有人称这本书为她的“温婉书”——因为是写给她的儿子华安的,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絮语,故而温婉,当然也深沉并绵密。  相似文献   

17.
为了募捐,主日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圣诞前夜》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定角色那天,妹妹一脸冰霜地回到家。“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是。”“那你为什么不开心?”“因为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全家人面面相觑,不知该恭喜她,还是该安慰她。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但他们不肯透露谈话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武汉晚报》2007年8月21日第8版刊载了《中学生作文里惊现“火星语”》一文,报道了这样一件事:近来,家住武汉市汉口的吴女士为儿子的作文操上了心,因为她越来越看不懂15岁的儿子写的作文了。吴女士在检查儿子的作业时发现,儿子的作文中经常出现一些让人不知所云的文字,如“今天学校组织了一场moming call”“我对她3Q得Orz”。她不解地问儿子是什么意思,谁知儿子竞嘲笑她老土,连流行的“火星文”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19.
孙老师说     
不久前《华商报》刊登了一则报道:《不堪高年级同学欺负13岁少年刀刮自残避烦恼》,仅仅是读了标题,就让我们心惊胆颤。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位母亲去看望刚刚考入寄宿学校仅一个月的儿子霄霄,无意间发现儿子两只手上有好几个如烟头大小的伤痕,再往袖子上面翻,手腕上还有一些已经长好的类似伤痕。妈妈问是怎么回事,霄霄不肯回答。“阿姨,是霄霄自己  相似文献   

20.
小红花     
郑承爱女士是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她的儿子小龙17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98年毕业直接被美国耶鲁大学录取读硕士,1999年攻读博士学位,比同龄人提前4年进入博士行列。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郑女士倾注了毕生精力。郑女士现已退休,日前她将自己教育培养孩子的情况进行了回顾。写成了数百万字的《送子上耶鲁》一书。现我们选出其中的一篇《小红花》,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