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晏阳 《华章》2012,(22)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研究概况,对电力电子变压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斩控式电力电子变压器、交-交-交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反激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双PWM变换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几种典型的设计构想进行了梳理,并且给出了相应的主电路拓扑。通过分析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电子变压器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及其应用,阐述各种拓扑的优缺点,并给出了主要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PWM变换的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结构,对整流、逆变电路提出了相应的分析。基于双PWM变换的电力电子变压器可以提高电网功率因数,改善电能质量,并且能输出恒压、恒频的交流电压。在电力系统中,这种电力电子变压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提出新颖的正激式高频环节交-交变换器电路结构和电路拓扑族,这类电路结构由输入周波变换器、高频变压器、输出周波变换器以及输入、输出滤波器构成,电路拓扑族包括全桥全波式等8种电路.深入研究了这类变换器的双极性移相控制策略和稳态原理,获得了外特性曲线.采用具有输出周波变换器与输入周波变换器之间移相、输出周波变换器换流重叠、输出滤波电感电流和输入电压极性选择的双极性移相控制策略,这类交-交变换器的周波变换器上的尖峰电压和环流得到抑制.这类变换器具有电路拓扑简洁、两级功率变换(低频交流/高频交流/低频交流)、双向功率流、高频电气隔离、输出波形质量好和稳压能力强等优点,为实现新型盼正弦交流稳压器和电子变压器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原理试验很好地证实了这类变换器的正确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常规推挽变换器中变压器的漏感会在开关管两端产生电压尖峰的问题,有源钳位推挽变换器可以有效地对此现象进行抑制。本文对推挽变换器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使用二阶工程设计法整定有源钳位推挽变换器中的电压负反馈PI调节的参数值,并且通过仿真与实验的验证,确保有源钳位推挽变换器可以稳定高效地运行,同时消除了由变压器漏感引起的开关管两端电压尖峰。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LCL谐振式推挽电路拓扑,谐振元件位于推挽电路变压器的原边;分析了电路的两种工作模式,通过分析可知,谐振电路参数决定谐振频率,同时影响谐振电流幅值;以600W样机为基础,进行了仿真分析与实验,实验表明提出的电路拓扑很好地实现了零电压开通和零电流关断,验证了拓扑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开关电源及技术》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隔离型基本电路,对这类电路的透彻讲解时需要结合磁路和电路的基本定律。本文分析了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指出激磁电流与铁心磁滞回线的对应关系,并以推挽型电路为例,结合磁路中的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及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二定律,通过排除法详细分析了电路工作过程中电流通路形成的原因,并给出了电路工作波形以及关键点的电压和电流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有源阻抗变换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探索有源阻抗变换器的共性-阻抗的时间-频率特性,以小波分析为工具找出描述有源阻抗变换器共性的特征以及变换器状态变量的变化规律;另一方面,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是电力电子变流器应用最广泛的控制方法,论文建立了开关周期不同的积分周期(IC)概念,进而提出变换器的超前积分控制(LIC)方法,对电力电子变流器的超前积分控制进行系统研究,使其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自主创新的电力电子变流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推挽正激电路的ZCT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ZCS推挽正激电路的基础上增加 2个单向导通二极管 ,把谐振电感移出主回路 ,实现了电路主开关管和辅助开关管的零电流转换开关 (ZCT) .通过理论分析和样机研制证明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 .通过谐振电容的高电压来封锁副边整流桥输出 ,使原边电流在主开关管关断以前降到零 ,这种思想可以应用到其他的有变压器隔离的电路拓扑中  相似文献   

9.
示波器的电源变压器的故障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变压器内部绕组开路,这类故障我们可以用万用表的欧姆挡直接测量各绕组的通断就能进行准确的判断;另一类是变压器内部绕组击穿出现短路故障。这一类故障判断起来较难,我们在检测这类故障以及在修理示波器电源变压器时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8):125-128
将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引入电力电子课程实验教学环节,开发了斩控式交流变换器的Simulink仿真实验。以Cuk型AC-AC变换器仿真实验为例,使用Simulink搭建仿真电路模型,分析了占空比改变前后的AC-AC变换器输入输出电压波形以及关键元件处于异常时的输入输出电压仿真波形。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说明将Simulink仿真应用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准确、方便地获取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