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 ,爱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似乎被其姐夏绿蒂·勃朗特的《简爱》所掩盖 ,但在西方 ,更多的人赞赏《呼啸山庄》 ,这可能与民族文化心态有关 ,因为后者较多理性精神 ,而前者以表现激情见长。文章试图通过对《呼啸山庄》所表现出的激情的分析 ,揭示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稍谙外国文学的人大都知道夏绿蒂·勃朗台与艾米莉·勃朗台是姐妹,她们的作品几乎同时出版,但却各具不同的命运色彩。夏绿蒂的《简·爱》使她一夜之间成名,以后,她的文学之路一帆风顺,接着便有《雪莉》、《维莱特》、《教师》问世,使她在英国文坛上声誉鹊起。而她的妹妹艾米莉不仅不为那时的评论界接受,连她的姐姐也不能充分理解《呼啸山庄》。当艾米莉的《呼啸山庄》连遭猛烈谴责,当艾米莉忧然去世之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女性作家夏绿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是《简·爱》,此作也是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借由三个不同性格女性的不同命运,彰显了作家的女性主义思想,体现了作家对女性出路的困惑及对妇女解放方式的独特见解。本文分析了作品中三个主要女性的命运,并从中探讨作家对女性解放之路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四川教育》2013,(11):1-1
我每年都会读一遍《夏绿蒂的网》和《查理与巧克力冒险工厂》,每次读到查理中奖以及夏绿蒂死去的情节,我都会哭。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中期,英国文坛上出现了著名的小说家三姊妹——夏绿蒂·勃朗特、爱米莉·勃朗特和安恩·勃朗特。她们的出现,是英国19世纪文坛的奇迹,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佳话。勃朗特姊妹出生在英国北部约克郡一座偏僻闭塞的小村庄——豪渥斯村。她们的父亲是一个贫穷的牧师。夏绿蒂·勃朗特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后来两个姐姐10多岁就死在了“慈善学校”。由于家境贫困,她们姊妹三人都曾出外谋生,先后当过家庭教师、私人学校教师,夏绿蒂的作品中就有这方面生活的反映。勃朗特姊妹从小就喜爱文学,很早就开始练习写作,但她们的文学创作道路却是十分…  相似文献   

6.
导言 经过交谈,维特发现夏绿蒂不仅美丽和体贴,对文学也颇有独到的见解。在舞会上,两人翩然共舞。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几乎破坏了舞会,幸好夏绿蒂机智地控制了场面。暴风雨之后,夏绿蒂触景生情,联想到诗歌中的宏伟场面,维特发现她竟然与自己如此心灵相通,不仅感动万分,从此更是陷入深深的迷恋之中。  相似文献   

7.
<正> 夏绿蒂和爸爸、妈妈,以及她的小狗皮皮住在一起。在他们屋子的后面,有一块很大的空地,上面长满了杂草和老苹果树,还歪歪曲曲地插着个招牌,上面写着:土地出售。夏绿蒂的妈妈说这里曾经是荨麻园,如果能把它卖掉、重新整理过的话,会是件很棒的事。但夏绿蒂可不这么想,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作品广泛传播于国外,受到了很多国外读者的喜爱。因此,对其作品的译介研究也兴盛起来,如呼唤翻译、关联理论、换喻等视角下的贾平凹作品译介研究层出不穷,但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出发的研究仍旧紧缺。通过对比其作品《高兴》的中英版本,以符合源语环境和适应目标语环境为评判标准,从翻译生态环境角度分析此英译本的适应选择情况,以期为之后的翻译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韩礼德(Halliday)所提出的系统功能理论以及建立于此基础之上的系统功能文体学注重分析句子内部以及句子之间上下义关系,更能清晰地揭示语篇的深层语义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对夏绿蒂·勃朗特的散文《童年》文体学特征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欣赏的探讨类似文体。  相似文献   

10.
寻找夏绿蒂     
<正>夏绿蒂不见了。一夜之间,母亲和我都开始紧张起来。夏绿蒂是谁?当然不是人了,她是一只巨大的母蜘蛛。每次路过厨房,一抬头就可以看见她的倩影。她织的那张"天网"大得惊人,上面粘着各种小虫子,大多是烦人的蚊子和苍蝇。夏绿蒂胃口很好,吃嘛嘛香,而且除了是这里最大的蜘蛛值得她骄傲外,她也深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道理,每天都安安心心地纺  相似文献   

11.
夏绿蒂.勃朗特的《简.爱》的叙事声音与当时英国19世纪的主流意识(统治意识)处于对立和游离状态。其叙事声音具有开放、非线性、流动、零碎、讲述身体等女性性别特征的语言修辞特色。《简.爱》的叙事声音也体现出女性主体性特征,即充满着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价值诉求。叙述声音是夏绿蒂.勃朗特为了保持女性的主体性进而颠覆父权而必须争夺的场所,它颠覆了千百年来父权对女性僵化角色的界定。  相似文献   

12.
<正>吕叔湘是中国语言学家、语法家、词典编撰家,但鲜为人知,他翻译和编纂过多部英文作品。较之语言学著作,评论界对其文学翻译作品关注不够。而吕叔湘翻译思想及方法对于今后中国翻译领域无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吕译《伊坦·弗洛美》堪称典范。鉴于此,笔者查阅研究前人吕叔湘翻译研究,特别是《伊坦·弗洛美》翻译研究。先前吕叔湘翻译研究文献综述如下:吕叔湘翻译实践整体研究(4篇);《吕叔湘译文三种》研究(3篇);吕叔湘汉译《伊坦·弗洛美》研究(6篇)。  相似文献   

13.
《亲合力》,我最钟爱的小说,它是歌德晚年的作品——年少时的爱德华与夏绿蒂相爱却不能爱,终成为擦肩的陌路人。这一段深深的情在多年后再次让两人走到一起。只是当有情人终成眷  相似文献   

14.
莫言是最富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海内外均享有很高的声誉。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国内外各大媒体的焦点。在法国,莫言作品被广泛地翻译出版并屡次获奖,客观地反映了国外读者大众对其作品的喜爱,从而说明了莫言作品在海外的接受度。本文通过对莫言作品法译本的传播进行梳理,探讨并分析其传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夏绿蒂·勃朗特、狄更斯、盖斯凯尔夫人曾被马克思誉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但夏绿蒂·勃朗特不同于狄更斯和盖斯凯尔夫人两位作家,她喜欢在作品中把已经优秀的人物塑造得更优秀.小说《简·爱》就是通过几个不同的贫困情节展示了简·爱的人格发展和人格魅力。贫困和磨难对简·爱来说是一笔财富.正是在贫困中简·爱才学会了生活,懂得了怜悯,赢得了尊重,认识了自我,获得了独立,体验了爱情,完善了道德,使简·爱这个人物形象具有崇高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1949年至2015年间在英国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目录,概述其在英国译介的三个阶段,从翻译出版、翻译选材、接受和影响等三个方面评述和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英国的译介情况。根据数据整理和分析发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英国的出版数量呈逐年攀升状态,但英译作品的接受度不高。由于受到英语文化的主流感、中英文化差异、英国出版业的现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英译作品对英国读者构建客观的中国形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简爱     
作者简介:夏绿蒂·白朗特,1816年出生于英国东北部约克的一个小镇。其父派崔克·勃兰第为爱尔兰人。1806年到英国担任英国国教公会牧师后,才将勃兰第改为白朗特。她的母亲在她五岁时便因病过世,夏绿蒂便在姨妈的照顾下长大。《简爱》一书中,作者一反当时小说中女主角温柔貌美的形象,而以一个又小、又黑,相貌平凡无奇的女家庭教师为主轴,叙述一个热情、纯真、坦率、坚毅的女性不平凡的一生。夏绿蒂从小便生长在一个文学气息浓厚的家庭,因此对文字有着异于常人的驾驭能力。在她的笔下,简爱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令人难忘的人物之一,直到现在仍深深…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流入我国,儿童文学作品作为陶冶我们少年儿童情操的"启蒙者"和"开发者"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外国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儿童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其儿童文献的翻译工作一直是其译制人员工作、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后,近年来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翻译工作的研究、发展及其衍变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其发展的基本流向,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得失问题,以期在中国儿童文学翻译发展获得巨大突破的今天,仍旧怀揣着一颗"进取"之心,对儿童译制作品中仍旧存在的问题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学人翻译了31885册外国文学作品和1580册外国的文学研究著作,出版了2391册本国人研究外国文学的著作;5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中后期为三个明显的高峰,1911前后、1931-1932、1937之后、1949-1952、六七十年代、1993-1995为六个低谷。整个20世纪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清末11年出版841册外国文学作品;民国年间年翻译出版外国文学作品6069册、外国的文学研究著作466册,本国学者撰写外国文学研究著作329册;新中国成立之后翻译外国文学作品24975册、外国的文学研究著作1114册,本国学者出版了外国文学研究著作2062册。  相似文献   

20.
D·H劳伦斯在中国的译介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文章拟从翻译的时代背景、劳伦斯作品在中国的翻译以及关于劳伦斯评传性作品的翻译等角度,较为全面地综述劳伦斯作品在中国的翻译情况,以期对中国的劳伦斯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