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杨建生 《高教论坛》2003,(5):117-119
第二课堂活动在法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通过精心设计和实实在在开展"计算机硬盘克隆技术活动"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地球村最关注内容的第二课堂主题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体会颇丰,概括起来突出表现为两点: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是关键。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是主体。第二课堂活动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了学生优秀学习品质的形成、养成合作学习能力,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为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发挥每个学生良好个性进行了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3.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脱节、不系统、不规范,缺乏教师指导和有效的管理、效果差的状况,乐山师范学院引入课程的理念,将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从组织管理、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设计,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第一课堂是以学习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开放性活动,二者存在着一般与特殊的、理论与实践、智育与非智育的关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共同组成科学教育,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一、在课堂实施方面学校在科学课程的设置上比较分散,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端。在学校的科学课程设置上,学校可以试着将  相似文献   

5.
在第一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土木工程专业通过规范第二课堂学分认证的探索和实践,激励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有效载体.体育院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实践教学采取了室内实验与野外实习相结合,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主要以课内、课外、校外为实践活动场所,有固定野外实习基地和实习路线,实习内容丰富,有与课程相关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竞争能力及其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以活动为载体的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是笔者近年在教学中加强地理第二课堂,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称之为"三个课堂"工程,即以课堂教学为主导的第一课堂,以大学校园文化熏染和各种活动为主体的第二课堂,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第三课堂。这三个课堂构成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三个主渠道,如果说第一课堂是偏重于知识的传授,第二课堂偏重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第三课堂则偏重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展示。  相似文献   

10.
独立学院法学本科第二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晟  郑毓枫 《广西教育》2009,(15):23-24
第二课堂教学能使学生消化和巩固第一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应开展以"在线课程"和学生法学会为主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提高独立学院法学本科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篇文章针对生本课堂下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一题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笔者自身经验提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教学改进建议,其中包括以生为本,展示课程教学理念;灵活运用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加强地理思维的实践应用以及开展第二课堂,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12.
高职学生的通用能力的培养是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行动导向教学中的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一体化培养效果远不及预期,第二课堂活动因缺乏课程的规定性学生的参与度较低,高职院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各自为阵的导向协同效力低下。通专一体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以专业性问题探究为主题而组织开展的专业知识与通识知识一体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实施以课外活动为主,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在教师团队的协同教学、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保障下分阶段实施。实践证明:高职通专一体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的能力整合、激发个性潜能、促进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沟通衔接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大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欠缺,结合海军工程大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施,对如何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阎志斌 《广西教育》2023,(12):94-97
本文阐述高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的现实意义,结合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探索,论述高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的定位、设计理念、课程目标设置、教学内容设定、考核与评价策略等,通过课程化设计使第二课堂成为有组织、有计划、有任务目标、有管理、有指导、有量化考核和有评价标准的综合素质培养主渠道。  相似文献   

15.
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就需要为学生提供知识应用的条件,要结合中职化学的教学目标,将"会学、会用"作为教学重要目标,转变现有的化学课程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活动、实验教学、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等来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师院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卓越的英语师资,准确定位与明确职能是有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亦是实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清楚自身在活动中的定位对教师与学生而言都十分重要,活动定位阶段化对完善第二课堂体系十分必要;培养学生的师德、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教学实践与科研能力是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17.
培养具有实践及创新能力的人才一直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使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既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锻炼实践动手及创新能力,也是目前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因此,如何把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学到更多技能是高校应该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第二课堂话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具有多样性、自主性、实践性等特点,是不可或缺的英语语言实践形式。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高校来说加强内涵建设,创新培养模式,重点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衔接,实现以上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在实施职业发展教育、创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过程中,整合资源,系统设置课程和活动模块,探索一体化建设的模式,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不断加强植物生物学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植物生物学课程的培养目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从实验教学手段、第二课堂活动、教学基地建设、本科生毕业论文等环节就植物生物学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