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清代以前,内蒙古后套地区并不具备全范围开垦耕种的自然地理条件。大约在清代乾、嘉时期,由于流经该地黄河的南、北两派发生了支经倒置的实质性变化,该地区才具备了全面开垦耕种的客观条件。因此.后套地区绝不是古代历朝河套开垦的中心地区,不能简单地根据清代以来后套地区逐渐形成的适宜农耕的自然条件,就认为后套地区是历代河套开垦的中心地区。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河套地区农业开发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套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商品粮基地,随着近代农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土地盐碱化、土地沙化为核心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趋突出,已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河套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是自然过程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就是近现代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开展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化相关关系的研究,将为河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曾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于工业,只是到后来才使农业从属于自己.”考察明清时期的农业,有助于对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由于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加之“资本主义之渗入农业………其形式是非常繁多的”,因此,对明清时期我国各类典型地区农业经济的具体探讨,将有助于这一研究的深入.基于这一想法,本文试对鸦片战争前广东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河套平原物产丰富,造就了河套地区独特的饮食文化。河套美食品种丰富多样,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如巴盟烩菜、酿皮、焖面等,虽然都是河套地区的家常菜,但深受大众的喜爱,将走出河套地区,走向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5.
清代,彝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治理政策上清政府继续沿用了元明以来的土司制度,并且加快了改土归流的进程,对彝族地区社会经济及文化变迁带来较大影响。本文综述了清统治时期在彝族地区的治理及其效果,并对鸦片战争以来彝族地区的发展变化做了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6.
论明代蒙古族进入河套与明代北部边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代北部边防形势的演变与蒙古族进入河套地区有着直接的关系,朱元璋在建立北边防线时对河套问题重视不够,朱棣即位后将大宁都司和东胜、兴和撤向内地,使明朝防御蒙古族的北边防线出现两大缺口,导致宣德年间开平卫撤向内地,土木之变后北边险要尽失,河套问题遂凸显出来,关于蒙古族各部进入河套的时间,诸史记载颇多不间,同实蒙古族早在宣德年间即已进入河套,正统初年开始扰掠明边,到景泰,天顺年间已有比较著名的部落在河套活动,成化以后河套成为蒙古族永久的根据地,蒙古族进入河套之后,给明朝的北边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形成明代中叶延续百余年之久的北部边防危机。  相似文献   

7.
基本线索: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领导1;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领导)。  相似文献   

8.
[专题解读] 古代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到后来特别是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延缓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重农抑商思想在明清之际尤其是鸦片战争后受到挑战,如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非常可贵。  相似文献   

9.
19世纪鸦片战争后侵入我国的是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种入侵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带有二重性。一方面,它促使中国社会经济发生新的发展变化;另方面,它又严重阻碍和破坏这种发展。本文主要考察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农村自然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下日益分解,商品经济逐渐发展。中国出入口总值、商埠、新式航运业、铁路、近代工商业、金融业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变化。这些变化既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结果,也是它们进一步加紧侵略的条件。随着  相似文献   

10.
一、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的东北近代教育(1840~1911) (一)封建教育有所发展 鸦片战争后,随着封建经济在东北地区得到继续发展,封建教育在东北地区也得到了继续发展。东北地区有相当一批官学、书院、义学创办于鸦片战争以后。与此同时,在民间还兴办起大量的私学。 这些学校的创办,在化民成俗,推广封建道德和汉族文化,加快后进地区的封建化进程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大量的私学,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当然,从整个封建教育来说,它已经腐朽不堪,官学甚至一些书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运动时期,但中国文学在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也可以说,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文学,特别是甲午战争以后的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导。现代文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现实土壤上的新产物,同时又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的一个发展。中国现代文学从整体上来说,就是一场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而又有相对集中的对象、明确的任务、具体内容的思想革命。  相似文献   

12.
1.为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向学生进行反帝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教育,我院组织了系列活动,各系分别举行专题报告会。历史系副主任陈梅龙副教授在文科大楼教室向师生作了《鸦片战争与宁波》的专题报告。马列主义教研室讲师冯永之、劳云展分别在化学系、地理系等作了《鸦片战争时期宁波人民反侵略斗争业迹》及《鸦片战争在镇海》的讲座。外语系组织学生到镇海招宝山参观,  相似文献   

13.
秦统一六国后修筑的万里长城,经过今河套地区的一段问题最为复杂。这段秦长城的地理位置过去考述有误,现在有必要进行认真商榷与深入探索。有一种说法认为,秦统一后在河套西北沿黄河修筑过一条边防工程,这条边防工程是亭障,並非长城。秦时河套西北的黄河,自今甘肃兰州市至今宁夏石咀山市的一段大约就是今  相似文献   

14.
中外交流历史悠久,地域广阔。但在所有这些交流中,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关系无疑在中国对外关系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几乎影响了整个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航程。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无疑有助于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深层原因,以及有关近代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据此我们将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关系划分为三个时期加以考察,既:闭关政策(1757)前的中英关系;闭关政策到19世纪三十年代初的中英关系;19世纪三十年代到鸦片战争爆发为止的中英关系。  相似文献   

15.
西汉初期,正是匈奴奴隶主政权空前强大的时期,经常越过长城,侵扰现今的冀北、山西、陕西及河套一带,给刚建立的西汉政权以莫大的威胁。汉初的几个统治者被迫采取了和亲政策,这实质上是一种退让的政策。不过,它在发展汉匈两族的关系史上起过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前,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拓殖民地,美国为了开发西部地区,急需大量的劳动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通商口岸肆无忌惮地从事掠拐华工的罪恶勾当,他们用诱骗胁迫绑架贿赂等多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种行为英国人称之为“苦力贸易”,其实它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贩卖黑人奴隶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出现过两次大溃退,即使在敌我双方战局相对稳定的战略相持阶段,各局部战场也很难维持原状,甚至继续后撤,而唯独在绥远河套地区却属例外。在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的指挥下,国民党军队移防绥西,加强了这一地区的防御  相似文献   

18.
100多年前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遭失败,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西藏日喀则地区,地处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与尼泊尔、不丹、锡金接壤。全境东西长约800多公里,南北宽约300多公里,总面积17.6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约1507公里,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在该地区的定日县境内。源远流长的雅鲁藏布江横穿该区。全地区辖18个县(市)和一个对外口岸,总人口54.9万,其中农牧人口占90%以上。农牧业是全地区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而畜牧业又是整个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1989年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0.1%,而牧业产值占农业  相似文献   

20.
一、重要考点1.社会生活主要内容:人类不同历史时期衣、食、住、行、用、娱、体等方面的具体史实。2.社会生活变化的重要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后、农村根据地、新中国建立后、改革开放新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