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艳 《新闻世界》2013,(7):124-125
【摘要】为实现“中国梦”,新闻要传播正能量,就要对正能量辩证的理解。真实性、及时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违背真实的新闻是虚假新闻,虚假新闻传播的不是正能量。维护人民利益、发展改革开放事业、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新闻工作者强须坚持“三贴近”原则,热情歌颂该歌颂的,严肃批评该批评的,不能掺杂私心杂念,这才是传播正能量。  相似文献   

2.
正能量新闻作为弘扬社会主旋律、推动时代前进的向心力是新闻报道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移动互联网时代使得新闻报道策略出现较大变革。在当下扶贫政策背景下,正能量新闻的社会资源转化正成为衡量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尺度。腾讯新闻作为国内知名媒体,以其出众的原创新闻栏目、独特的新闻策划、活跃的自媒体和新闻助力公益的报道形式等良好的正能量新闻报道策略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但对当下还存在的新闻报道形式、新闻内容、新闻追踪等方面问题还亟待解决,今后应予以更好地规避与解决,力图推动正能量新闻的有力传播。  相似文献   

3.
张涛  吕华远 《青年记者》2022,(16):79-80
在新闻传播中,正能量与大流量分别对应价值观、传播力两个维度,但是二者并不矛盾。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既要生产优秀的新闻产品,也要提升传播能力,通过多媒介叙事,把好声音、正能量传播出去。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正能量如何收获大流量?本文主要结合近期中央主要媒体报道山东的新闻作品并且相关话题占据社交媒体平台热搜榜的实例,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刘云 《中国传媒科技》2014,(8):16-16,21
根据长期的电视民生新闻采编实践,对社会上关于民生新闻认识上的不实之辞和误区进行了论述,对民生新闻这一新兴的电视新闻形式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并从四大方面阐述了民生新闻在传播正能量方面的正确做法和产生的积极作用,在民生新闻如何传播正能量方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正能量"是个新闻报道热词,然而,有些正能量新闻报道并没有达到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弘扬真善美的作用,反而会触碰新闻道德的底线。如何在正能量报道中坚守新闻道德,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对民生新闻如何传播正能量,从节目编排、控负控俗等多个方面做了较全面的分析,力求借鉴、总结经验、做法,探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境下,民生新闻如何更好地传播正能量。  相似文献   

7.
让新闻传递一种正能量,正被越来越多的媒体视为自身职责。“正能量”本是天文学的专有名词,但是在当今我们的媒体赋予了它全新的内涵——通过新闻传播激励人们向善向上、给予人们希望和追求、使人行动的动力和感情。让新闻传递正能量也是媒体的职责传媒具有满足受众信息需求、释疑解难的功能,对此,我们不仅形成了共识,而且在新闻传播中加大了信息量、加大了服务性、加大了解惑释疑力度,但是,我们却时常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媒体的另一项重要功能,即传递向善、向上的正能量,满足受众的精神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或公众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述的一种新闻文体。其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鲜明的针对性、指导性以及理性和深度,成为新闻传播中的强大“引擎”,并进发出巨大“正能量”。要积聚新闻传播“正能量”,必须高擎旗帜、塑造灵魂;必须正确引导舆论、给力新闻宣传;必须强化舆论监督、疏导公众情绪,从而使新闻评论在新闻传播中释放出无限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新闻媒体是大众获取信息、了解社会发展形势的主要渠道之一,其正能量节目的传播对新闻媒体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新闻节目做了基本的概述,说明其基本定义及所具有的特点,并分别从温暖大众心灵、提高记者综合职业素养及道德、净化网络传媒环境三方面,阐述了正能量节目在新闻传播方面的重要性,希望以此推动新闻传播的正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焕 《新闻战线》2022,(13):113-115
全媒体时代,短视频在引领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杭州网积极拓展短视频传播渠道、延伸新闻舆论阵地,传递主流价值观、提升媒体影响力,为城市新闻网站利用短视频传播主流声音交出了一份答卷。  相似文献   

11.
陈丽娟 《东南传播》2016,(5):110-113
网络媒体传播中存在虚假"正能量"报道;报道不全面而引发受众"反抗式解读",正能量报道重点偏移;正能量报道转载中标题避重就轻、有意截取、凸显,核心信息空心化而造成正能量报道误读的问题。文章指出文本生产者应保证叙述真实、完整与全面,从源头上杜绝虚假的"正能量"传播;把关者应多方求证、拒绝煽情化的标题拟定手法;转载者在转载时应考虑原文语境,尊重原意,并利用六步质疑法甄别新闻,避免成为虚假正能量传播的二传手。  相似文献   

12.
唐艳群 《传媒》2016,(15):37-38
社会新闻具有两面性,做得好能够传递社会正能量,做得不好则会引起公众误解,不利于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这一论断充分反映了新常态下新闻舆论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具有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引导性。尤其对于纸媒来讲,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与挑战,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传播正能量,在保证实现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争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吉林日报》《保定晚报》《郑州晚报》等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报纸在传播正能量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值得总结和推行。  相似文献   

13.
核心阅读:地方党报承担着传达地方党委、政府的声音,引导地方主流舆论的责任.在中华民族共筑中国梦的情况下,地方党报应科学分析传播正能量的深刻内涵,充分认识传播正能量在新闻传播、社会责任和当今时代中的地位与作用,自觉创新传播方式,大力传播正能量,有效地凝聚地方全体人民的力量,推动共筑中国梦在地方的生动实践,促进地方进步和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4.
新闻的传播力,是指媒体传播的信息被受众接收并接受.进而启迪其理念,促使改变其态度和行为,使媒体的传播力产生独特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5.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凸显了强烈的主旋律和正能量意识。主旋律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人民新闻观的本质体现,主旋律意识应该让“中国故事”、国家软实力得到更精彩的呈现,让新闻的脊梁意识得到积极凸显。弘扬主旋律是对个性化传播、自媒体传播、多元化传播的必要价值廓清和提升。  相似文献   

16.
基层新闻单位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新闻工作方法,深耕"走转改",围绕基层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唱响主旋律、传递好声音、凝聚正能量,全力打造基层新闻舆论引导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我国传统的新闻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传统媒体自身的新闻传播力和引导力都有所下降,社交网络和自媒体等新媒体具有明显的传播力和社会引导力,然而新媒体在进行主旋律和正能量的传播中影响力有所欠缺。因此,为了能够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和引导力,我国应该要创新传统媒体,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融合,形成完整的媒体传播体系,从而取长补短,提高新闻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对于地方党报来说,新闻评论让一张报纸树起了传播主流思想的大旗,做强新闻评论,可以凸显报纸个性,让报纸讲中国话,讲地方政府需要讲的话,讲多数群众讲的话,讲充满正能量的话。  相似文献   

19.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正在改变着新闻的理念和实践。"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方针,本文从一名基层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感受出发,结合"走转改"工作,就如何通过电视镜头弘扬主旋律、反映民生民情,从而更好地传播正能量进行了论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公益新闻作为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既要具备新闻价值,又要达到公益效果。好的公益新闻策划能提高报道质量,增强报道效果,引导社会舆论,传播社会正能量。在媒体竞争激烈的当下,新闻和公益要真诚“拥抱”,而非“熊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