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处于我国党报“金字塔”结构底座的众多县市报,要不要时事报道,怎样处理时事报道,这是摆在县市报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县市报的时事报道不是可有可无 一段时间里,曾经有人认为,县市报是小报,版面小而少,地方性强,不必采用新华社稿件,时事报道自有中央级大报和省报刊载。现在,许多县市报的同志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县市报如雨后春笋般地得到迅速发展。县市报目前已成为我国新闻事业中不可缺少的新生力量,是县市新闻宣传的一支劲旅。面对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县市报如何改革,使之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无疑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一、县市报的优势和劣势 我国的县市报由县市一级党委主办,是县市党委的机关报,是四级党报中最基层的一级党报。和中央、省、地级党报相比,县市报的优势是明显的,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县市报处于基层,在党报中是自费订阅比例最大的党报,可以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最直接地宣传到普通群众中去;二、县市报办在基层,对读者最熟悉,对读者最了解,可以及时了解到、听到真实的情况和声音,更有效地开展新闻宣传;三、县市报地方特色更为明显,群众爱看;四、县市报报小订价低,群众承受能力较强。县市报的劣势也较为突出:一是周期长(主要为周报),新闻宣传时效差;二是编采人员素质低,报纸质量不高;三是经费来源少,很难走出经济好时办报、经济差时停报的怪圈。 二、县市报面对的“读者市场” 要研究县市报的改革,就必须研究县市报的“读者市场”。中央级和省级党报多为公费订阅,地市级党报  相似文献   

3.
2004年8月,桂林日报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推出了"双赢"的措施:即在地市级党报上开办县(区)时政版,将原来的县报变成市报的一个版,办时政版的县(区)自己承担版面的成本,但稿件终审必须是日报的值班编委。为什么说出版县(区)时政版是一个"双赢"之举呢?对县里来说,一是有了一块对外  相似文献   

4.
陈胜国 《青年记者》2008,(12):96-97
县市报自2003年退出党报序列后,依然担负着为当地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重任.在政治需要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县市报一版的改革和创新不妨以"变"应"不变",以"小变"应"大变".至于如何变,目前没有规律可循,只能结合各报的实际,从"报道变软"、"版面变活"、"质量变精"等方面人手,尝试县市报一版的突围和转型.  相似文献   

5.
全国目前县市级党报有348家,其中浙江省22家,比10年前的3家增长了六倍多。县市报在广播电视与省地(市)报、各种行业报的夹缝中生存、发展,面临着新闻、报纸发行、广告等多方面的竞争。在竞争对手众多的情况下,县市报应该怎么办?笔者想结合江山报的实践,从新闻报道方面谈几点认识。 一、发挥接近性优势,多发抢发本地新闻。 就报纸而言,县报竞争的对手主要是地市报,地市报是日报,又是大报,发搞快,稿件容量多,设备条件好,印刷质量比县报高,在县级又有一定的覆盖面。但是县报有本地特色,加上订费比地市报低,仍然拥有相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9月19日至21日,中国县市区域报创新与发展论坛暨中国报协城市党报分会第二十届年会在兰州举行本刊讯9月11日至15日,中国报协城市党报分会第二十届年会在兰州召开,来自全国40多家报社的社长、总编辑和代表70多人出席。本次年会围绕“党报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的新思路”这一专题进行了研讨。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党报老总看兰州活动,金秋兰州新貌给与会同志留下了美好印象。(周文华)县市区域报创新与发展论坛暨县市报研究会第二十一次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县市报研究会第二十一次年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34家县市报负责人出席。中宣部、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我省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省县市报异军突起。目前,全省有全国统一刊号的县市报已达13家,省内刊号的18家,另外还有部分持地市准印证的县市报,约计全省共有县市报在45家以上,县市报在全国(500余家)已成为四级党报的一个方面军,在我省也成为党报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形成了我省报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县市报事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新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县市报有了很大发展.经过多年探索,其中一部分县市报已经走出了传统的办报模式,形成"党报性质、晚报风格"的县市报办报思路,两个效益并重,成为最受当地百姓欢迎的报纸.特别是在2003年全国县市区域报整顿改革后,至今已近7年,目前全国县市区域报发展总体趋势如何?面对新形势,作为县市区域报又应该如何寻求突破口?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  相似文献   

9.
一、版面设置要突出地方性近几年来,随着报业的发展,县市报也在扩版,其专副刊的版面也多了。但与地市报相似的版面设置仍较多,如法制版、科教卫生版、理论版、读书版及以散文为主的文学版等等。这样的版面设置,面对众多的媒体强手,显然还缺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力。就县市报来说,若一时没有相应的条件做到"人有我优",那么就要在"人无我有"上多下功夫。如,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外来人口、农民进城增多,城镇规模越来越大,房产市场、社区建设、人才、就业、外来人员等等,也是县域受众的关注点。尽管地市报也会有这样的专副刊,  相似文献   

10.
县市报作为最基层的党报,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呢? 与中央、省、地(市)党委机关报一样,县市报要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耳目,社会效益是第一标准;但从商品属性和市场属性而言,报纸又是特殊的商品,同样要受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影响和制约。也就是说,只有读者认可,报纸才有市场。因此,县市报必须认真研究自己的消费群体,找准位置。 县市报的消费群体在哪里?县市报最大的特点是地方性、接近性,这是县市报的立身之本,也是它的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县市报的市场在农村,其目标对象应锁定在乡…  相似文献   

11.
我们所说的县市报,是现时我国最基层的党报,其显著特点之一,是受众所处的地域范围较小。在这一特定的地域内,由于传统文化等社会积淀有其独特的色彩并传袭下来,同现代文明相碰撞相结合,就形成了今日较鲜明的地区特色。 一、县市报要做到“三贴近”,必须注重发挥地区特色 勿庸置疑,县市报的根本任务是同省地市党报甚至中央党报相一致的。但是,在这样众多的新闻传媒中,要让广大受众欣然接受县市报的新闻传播,就要使报纸具有一种唤起受众爱读爱看的魅力,吸引他们,从而感染他们。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12.
县市报抓言论大有可为陶瑞兴我们常说,言论是报纸的灵魂,言论是报社的旗帜。确实,一张党报,要有指导性,权威性,必须重视言论。这方面,我们嵊州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已有较深的体会,而且也抓出了一点眉目,觉得县市报抓言论大有可为。嵊州报前身是嵊县经济报,199...  相似文献   

13.
县市报自2003年退出党报序列后,依然担负着为当地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重任。在政治需要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县市报一版的改革和创新不妨以“变”应“不变”,以“小变”应“大变”。至于如何变,目前没有规律可循,只能结合各报的实际,从“报道变软”、“版面变活”、“质量变精”等方面人手,尝试县市报一版的突围和转型。  相似文献   

14.
2003年的报刊整顿使中国一些县市报感到"冬天"的来临.根据此次整顿的精神,保留后的县市报均退出党报序列,将不再由同级党委或政府主管,主管单位改为省或地市党报.原本有300多家的县市报,只剩下40多家.保留的县市报,除了一些特殊因素外,大都数集中在江浙、广东、山东和福建等一些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5.
县报无论从地域、读者群、发行量上讲,在媒体中开展广告业务都处于劣势地位。怎样开辟县市报广告途径?这是县市报广告同仁们当前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试图以《襄阳报》近年来的一些做法,就开辟县市报广告途径问题一抒管见,以期就教于广大广告同仁。 就广告工作而言,县市报有哪些优势呢? 其一,县市报离读者近,传递信息快,读者稳定,可信度高,有特殊的版面空间,选择性大,便于保存,同时广告制作简便,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6.
要实现县市报不可替代地位的转型升级,其核心是沉到底层,靠本土发力. 做活头版要闻,"规定动作"中优化"自选动作" 如何办好县市报头版既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关键的突破口.对于服务于当地的县市报, "规定动作"多,头版显得特别挤,稍不留心,就会变成活动版、会议版、讲话版,枯燥乏味,使得"黄金版面"难出"黄金效应".近年来,<海门日报>将头版作为重点加大改革,着重提升和创新编辑理念,以栏目形式作为抓手不断固化,把头版要闻做活.  相似文献   

17.
《县市报的生存与发展》由武汉大学教授吴高福和湖北省县市报研究会会长晏书成等人共同编著的《县市报的生存与发展》一书,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县市报是四级党报中最基层的一级党报。县市报的生存空间到底有多大?发展前景如何?这一直是新闻界、学术界,包括身在其中的县市报人共同关心和着力探讨的问题。正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由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和湖北省县市报研究会共同组建了课题组,把湖北省县市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现状的了解,对它的生存环境、功能的发挥及经营管理、队伍建设的深入分析来回答上述问题。中国记协主席邵…  相似文献   

18.
县市报作为党委的机关报,是在当地占有主导地位的新闻媒体。体现一家县市报的权威性、指导性、服务性和贴近性,除了办报宗旨、队伍素质、稿件质量等诸多因素外,报纸版面的栏目设置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栏目是报纸各个版面的骨架,没有栏目,报纸的版面就缺乏支撑;栏目是报纸的品牌,没有好栏目,报纸就难以创立名牌。栏目设置得当、特色鲜明,会为版面增光添彩。围绕宣传中心开设栏目党报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采编稿件。党委和政府每个阶段都有其中心工作,党报必须责无旁贷地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后, 被保留下来的县市报,生存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既有机遇, 又有挑战,更有困惑和压力。目前,县市报正处于转型期,创新对于县市报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创新,就没有县市报的立足之地, 就没有县市报报业的发展。两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创新是县市报报业的发展之魂。  相似文献   

20.
正对县市报来说,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过程,把好度要比把好关更需要审时度势和灵活"拿捏"。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准确把握新闻报道的"度",提升舆论引导水平,是当前县市报的一项新课题。本文分析了县市报失度的相关表现,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