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宇 《传媒》2017,(13)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广播影视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纷呈,人们往来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其中,"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中宣部指导下从2013年开始实施的,旨在发挥广播影视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为广播影视国际传播提供了历史机遇,但中国广播影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和变革国际传播方式等方法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2.
通过越南在2009年至2013年5年间大规模翻译出版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案例,说明文化接近性是中国文化在东南亚地区成功传播的主要原因。这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塑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出台专项资金支持"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打造民心相通的文化平台,是整个战略实施的核心与保障。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发展路线图指出,丝路沿线国家合作的主要内容,应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海外华文媒体作为连接中国与当地民众的重要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一批以新媒体为特征的新生华文媒体集团开始涌现,积极传播中国的形象,更是把民心相通往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4.
王倩 《传媒》2021,(12):64-66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展开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媒体作为民心相通的重要角色担当,在引导舆论、优化国际交流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理解沿线国家媒体发展的现状与特点,也是国与国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合作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巴基斯坦媒体作为研究对象,在客观审视其媒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其发展特点,以期为中巴两国的媒体交流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我国新闻媒体积极探索多样传播方式,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信息与文化沟通,新闻传播研究者就"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新闻传播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做出了有益的探讨,这两方面构成了对"一带一路"新闻传播战略的整体把握。本文从建构传播战略、探讨传播策略、摸索传播方式、审视传播行为四个方面系统梳理目前有关"一带一路"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并据此提出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总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影视合作会越来越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11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影视作品在促进民心相通、深化文化交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未来,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影视作品上的合作会越来越多。据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与15个国家签署了电影合拍协议,与新西兰、英国签署了电视合拍协议。近年来,中外媒体机构合作创作了一批丝路题材的影视精品力作,如中印合拍电影《功夫瑜伽》、中捷合拍动画片《熊猫与小鼹鼠》、中俄合拍电视剧《晴朗的天空》和中英合拍纪录片《孔子》等,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各国对"一带一路"的态度、政治立场及变化过程清晰地反映在相关报道中。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国家,斯里兰卡成为国内外媒体和中国学者的关注对象。但目前通过斯里兰卡媒体报道解读斯国内对"一带一路"态度的研究甚少。本文借助Reisigl&Ruth Wodak(马丁·西格尔&露丝·沃达克)历史语篇分析(Histor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DHA)工具,分析斯里兰卡媒体"一带一路"报道,明确斯国内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和政治立场,为推进我国针对斯里兰卡"一带一路"外宣及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亮 《今传媒》2016,(3):10-11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对中亚各国的对外传播将由形象传播进入到战略传播的新常态.构建一套有针对性的陕西对中亚地区对外传播战略,是提高陕西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软实力和影响力、加快新丝绸之路建设、实现陕西与中亚各国民心相通的重要保障.在对中亚对外传播中,需要在对外传播理念、传播主体、传播媒介等方面做出积极调整,有效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探究中国政府网"一带一路"相关新闻的话题内容及热度变化,呈现"一带一路"倡议主题及动态,明确不同时期的倡议重点,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构建基于LDA模型的新闻话题内容的基本框架,限定2015-2017年"一带一路"相关新闻数据,利用LDA模型进行话题抽取,根据文档与话题的概率分布计算,分析各主题在不同时间段的热度演化。[结果/结论]抽取得出30个细分话题,归纳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政府工作7大类。其中,政策沟通类在全时间段上热度最高,贸易畅通和"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两类话题紧随其后。"进出口"等细分话题的热度不断上升,"改革与转型"等细分话题的热度则有下降,体现了官方媒体新闻内容及其关注度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大力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音乐,尤其是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民乐,可望发挥独特而深远的作用,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坚持民族音乐自身的特性,传播具有包容性和时代性的民乐文化;运用国外受众熟悉的方式进行整合传播,强调意境、情景和氛围的营造;运用现代科技强化效果等,是中国民乐"走出去"的要义.  相似文献   

11.
王卉莲 《传媒》2015,(23):52-55
哈萨克斯坦地处欧亚大陆中间地带,是连接欧亚各国的贸易枢纽.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在这一背景下,加强中哈出版领域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间的互信与理解,夯实民心相通的文化根基,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主要从出版、发行、出版企业、印刷出版人才培养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介绍,以期较为全面地呈现哈萨克斯坦出版业的现状,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6,(17):58-64
本文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以美国《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作为分析对象,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探讨了美国主流媒体如何建构中国的"一带一路"形象,建构了怎样的"一带一路"形象以及这些形象建构的背后存在怎样的社会意识形态等问题。研究发现,《华盛顿邮报》通过分类、及物性、文本架构、互文性等手段,将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塑造成一种殖民扩张、重利轻义的霸权形象。这种形象塑造的背后与美国社会存在的"中国威胁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以《华盛顿邮报》对中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报道为例,以新闻框架理论为抓手,分析了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观点和态度.研究结果发现《华盛顿邮报》对中国的报道充满了偏见、假象和敌意,并将中国塑造成了一个财力强大的强势国家.这样的偏见恰恰与美国一贯的冷战意识形态和"中国威胁论"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大国竞争的产物.但目前世界媒介话语权仍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手中,这些国家仍可以在意识形态的操纵下继续生产不利于它国的负面言论.  相似文献   

14.
戚凯 《青年记者》2017,(23):58-59
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一带一路”提出八点要求,其中重要的两项工作就是“切实推进民心相通,弘扬丝路精神,推进文明交流互鉴,重视人文合作”和“要切实推进舆论宣传,积极宣传‘一带一路’建设的实实在在成果,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建设”.①本文从国际传播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重要性和遇到的挑战两方面展开思考,并结合近期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主要中央级重点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实践,讨论如何建设国际传播效果评估体系,真正做到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运用议程设置理论,采用了内容分析法、抽样调查法,从报道的数据分析、报道的情感倾向、报道的内容主题、报道的形式等方面论证《中国日报》作为主流外宣媒体,对于"一带一路"的报道,有利于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一带一路"。但是,通过分析发现,《中国日报》对于"一带一路"的报道也存在过于强调经济层面忽略政治和军事层面的报道;报道过程中讲故事的能力有待提高,这也是《中国日报》在后续的报道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倡议承接古今、连接中外,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扩大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出版物是“一带一路”合作中促进相遇相知、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版权保护客体、对象、期限及执法力度方面的差异性研究,为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版权业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霁 《传媒》2018,(1):41-44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胜利召开.作为我国主场的外交活动,此届高峰论坛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作为正式代表出席论坛,来自全球的4000余名记者注册报道此次论坛,可谓盛况空前.此次"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报道,不仅是传统媒体的"聚会",更是视听新媒体的"狂欢".互联网网站、移动视听APP、互联网电视等多业态共同发力,为网民带来一场"视听盛宴",助力"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全方位报道.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重要渠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复兴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创作"一带一路"主题纪录片,是推动这一战略构想的重要力量。纪录片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有效开展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能够增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国际上的认同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交往在公共外交中越来越成为密切国务关系、增进国际交流的关键因素.主体间性与交往理性是文化交往得以实现的前提与基础,"脱域"是现代性所带来的后果,但基于信任与交往,文化间"共同体"可以凭借目标连接、文化认同、心理归属来实现,正如"一带一路"倡议所提出的创建共商目标、共建认同、共享归属的世界"共同体".但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对"中国方案"刻板印象的文化认知障碍、文化冲突背景下的价值认同偏差与外媒话语呈现的语义极化等跨文化传播困境.故本文提出以"民心相通"的跨文化交往共生打造共同体图景;以"民心"朝向为共同目标诉求,消解跨文化认知障碍;拓展交往互通模式,共建跨文化价值认同;强化参与感与获得感,共担责任共享权利.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区,西藏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也为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对外部(CTB)《圣地西藏》"Holy Tibet"英语外宣报道带来新的机遇。《圣地西藏》应该配合"一带一路"战略进行英语外宣报道,为推动西藏跨越式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