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著名科学家开普勒说:"我珍视类比胜于任何别的东西,它是我最信赖的老师,它能揭示自然界的秘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科学恰当地运用类比推理,就能有效地化解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联想,启发思路,学会探究知识的方法.一、与日常生活知识类比,化解思维障碍案例1:化学平衡与水池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感觉"化学平衡"抽象难懂,为突破难点,笔者将"化学平衡"与生活中的"水池"作了如下类比:(1)化学平衡:当一个可逆反应中同一种物质消耗的速率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和百分含量保持不变,但正  相似文献   

2.
在加涅的定义性概念的学习原理指导下,探究了高二"化学平衡"这一小节的教学方法,并尝试着进行了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和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化学平衡理论应用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平衡或平衡与反应中的多重因素,重点处理好主次关系,突出建立等效模型思想、运用联想类比方法,把握好等量关系,透彻理解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等综合背景下的反应方向或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化学平衡理论应用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平衡或平衡与反应中的多重因素,重点处理好主次关系,突出建立等效模型思想、运用联想类比方法,把握好等量关系,透彻理解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等综合背景下的反应方向或结论.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和知识迁移,建立化学平衡的“动态”概念,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意义和特征。 2.通过氯化铁跟硫氰化钾反应的实验,让 学生观察现象的变化和思考变化发生的原因,初步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和规律。 3.初步掌握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相似文献   

6.
在化学平衡教学实践中,从理解平衡概念、强化平衡概念、养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三个方面分析如何让学生逐步有效构建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提出化学平衡教学中如何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及如何适应高考改革,重视概念渗透,解决教学难点,落实此核心素养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化学平衡》一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教法,按“生活中的实例→初中阶段的溶解平衡→高中阶段的化学平衡”分层推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情景创设,类比,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维,在原有“溶解度”“可逆反应”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对化学平衡的认知和理解,攻破难点,突出重点,让学生在释疑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体现创新思维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也会接触到非常多的概念,对概念的教学,一直以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教学模式,都是以理解为主,再配合例题进一步验证和理解.如何去理解概念,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以及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概念的教学中利用变式教学来达到目的.概念的变式教学通常要用到类比的手法,也就是通过类比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想象和理解相关的概念,进一步促进学生们对原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结合高中信息科技学科中的概念教学,借鉴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和先行组织者相关理论,梳理类比教学的理论基础和适用条件,开展类比教学实践,尝试提出性质类比和形式类比两种不同的类比策略,并给出若干类比教学的实践启示。以此引发同行对借助类比促进概念理解、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思考,共同探索学科的类比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类比活动对概念转变的有效性,在两个相同层次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方法展开"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教学,结果表明,实施类比教学活动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可帮助部分学生放弃原有的错误观念,促进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一个化学反应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即化学反应速率问题;一个是反应进行的程度,也就是化学平衡问题。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三大基础理论(物质结构理论、电解质溶液理论、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理论)之一,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高中生在化学平衡的学习中存在很多的困惑与误解,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只是局限于文字表面,而对于概念内涵的理解却不够深刻。实际上,一个化学概念的获得,既包括对它本身含义的理解,同时还包括对不同概念间的各种相互联系的理解。新的概念只有…  相似文献   

12.
化学平衡的概念是《化学》教材第四章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学生较难掌握。为了使学生对化学平衡概念有较直观的感知,加深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补充设计下述的演示实验。 一、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取一个带有上、下两个开口并且各配有阀门控制的广口瓶,上开口用胶管与自来水管连接,作为进水口,下开口用胶管连接,作为出水口。  相似文献   

13.
虽然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类比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但是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的概念有些比较抽象,学生往往不易理解。如果教师采用模型、类比、归纳、比较等方法进行概念教学,就可使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陆婵 《化学教学》2022,(7):94-97
针对高中化学平衡知识体系教学中容易出现的某些概念混淆、理解不透彻等问题进行探讨,对化学平衡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酸碱平衡和水解平衡之间的关系进行疏理,从平衡移动的角度举例阐述化学平衡的实际应用,以期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尤其是某些化学平衡移动问题难于理解,需虚构一种状态进行思维的转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一种方法一重新构造法,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庆武 《广西教育》2022,(32):122-124+128
本文论述类比思想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策略,认为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巧妙地运用类比思想指导学生学习,提出巧妙运用类比思想优化概念教学、合理运用类比思想创新教学形式、灵活运用类比思想提升解题能力等做法,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本文重点论述了如何通过表象引入、理解内涵、变式、类比等手段来加强高中物理概念教学.  相似文献   

18.
潘秋瑜 《考试周刊》2013,(45):53-53
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应让学生在体验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中认识概念;在挖掘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理解概念;类比邻近概念,引入新概念;在概念教学中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黄华莉 《考试周刊》2009,(30):170-171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它包括教学活动中方法的选择、材料的组织和对师生行为的规范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概念原理涉及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快慢及限度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情分析。  相似文献   

20.
陆锦春 《考试周刊》2010,(47):85-86
类比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广泛,类比的魅力在于它可以使数学学习更容易、更生动、更形象,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概念的类比,理解概念的本质;通过知识结构的类比,构建起知识的网络;通过思维的类比,突破学习思维难点,提高初中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