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建设的黄金时期,中学女生基于青春期阶段产生的变化,出现敏感、畏难、内向等心理,造成体育课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下降.通过传播“阳光体育”理念、开设符合中学女生生理、心理特点体育课程、增加趣味体育课程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提高女生体育课参与程度成为可能,一方面可帮助中学女生锻炼身心,另一方面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经验,对张家港市初中女生体育课兴趣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其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认为当前张家港的初中女生对体育课兴趣有待提高,对体育课学习动机有待改善,学习动力不足;学校体育课开课项目有待改良,要想改善初中女生的体育课兴趣缺失现状,不仅要从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还需要外部因素的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3.
影响高校女生体育课积极性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影响高校女生体育课积极性的主客观因素,主观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对体育的兴趣影响体育课的积极性;客观上教材内容和体育教师的素质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建议通过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将认识变为积极的行动;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等措施,调动高校女生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青春期女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十分复杂和矛盾的。‘神秘感’和‘羞涩感’使她们不愿同男生一起上体育课,她们不想让男生看见自己做动作,怕取笑,更不想异性的目光在自己的前面扫过或停留。由于身体的不适,不愿让众多的男生看见自己因例假离队当见习生。对于器械上的动作,更是望而生畏,往往产生一种自卑感。根据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实行男女分班上体育课,让女体育教师为女生上体育课,可以有效地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和提高学习的兴趣。 1987年6月,对我校241名初中女生的调查表明,赞成实行男女分班教学的占240人,一人持‘中立’态度。她们说:“女生一起上体育  相似文献   

5.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重要组织形式”。在高校体育工作中,如果这一部分组织无序,就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根据本校实际和传统特点,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对巩固和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都会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本文从我院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规定:“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当天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  相似文献   

6.
中等专业学校的女生已发育到青年初期阶段 ,加强体育教育、提高身体素质水平有特殊意义。在长期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该年龄段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因素 ,加强思想教育 ,积极改革体育教学内容与方式 ,激发自觉锻炼的积极性 ,使体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林鹭滨 《体育世界》2013,(10):123-12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初中女生生理、心理的角度对他们厌烦体育课的成因进行剖析,并提出消除女生厌烦体育课的对策,旨在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树立她们体育锻炼的自信心,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同时注重体育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浅析高校女生厌学体育课的心理特征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校女生厌学体育课的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通过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注重教材搭配,改进教学方法等来增加学习体育课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正> 初三女生一般已进入青春期,女性特征明显化。大部分的学生在体育课上不大爱活动,究其原因:一是对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意义缺乏应有的认识;二是部分学生素质太差,学习技术动作很吃力;三是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四是部分女生不愿在男生面前练习。为此,我采取了如下一些做法: 一、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学习体育  相似文献   

10.
中专女生上体育课的心理特点与承受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专学生虽在中学阶段都接受了一定的体育教育 ,但因各自所处的环境不同 ,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均有明显差别。进入中专后 ,没有了升学压力 ,学习负担也较之中学要轻 ,加之正处在生理、心理变化的交叉时期 ,身体出现较明显的变化 ,心理也变得复杂起来 ,因而对体育课多表现出无兴趣或被动学习 ,尤其是女生。因此提高女生对体育锻炼的心理承受力 ,是上好中专体育课的重要一环。一、女生上体育课的心理特点由于性激素的反馈影响 ,导致相应的心理变化 ,她们不再像初中那样活泼好动 ,对青春期形体的变化非常敏感 ,变得腼腆、羞怯。进入了区别于初中…  相似文献   

11.
中学体育的目的和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三基”,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体育教学虽然同样是双边活动,但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与课堂教学有很大差异。女生是学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如何上好体育课,提高女生运动技能等问题,急待解决。下面是笔者对男女生分班上课,对女生运动技能的影响所作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学女生,特别是高中女生,身体发育已到青春期,生理上明显表现出体力较差、肌肉力量簿弱;在心理上更是呈现出“爱美”、“怕羞”和“喜静”等特点。她们对体育课普遍存在着“怕动”的念头。特别是对于那些技术性较强、运动负荷较大的项目有着畏惧情绪,缺乏自信心。对一部分体育差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改变中学女生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是提高中学女生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请将不如激将”,这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也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它迎合了中学生年轻好胜自尊心强的心理特点,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强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但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对个别体育基础差,体质差和技术差的学生,却要慎用“激将法”。一青年教师在给某班学生上跨栏课的时候,对一体质较差的女生说,“瞧你这近1.70 m的个头是干什么吃的?”满心指望这女生能有所“突破”,但这位女生却因体质太差,过栏时摔倒了,结果脸和手全碰出血  相似文献   

14.
韩智 《灌篮》2021,(2):99-99
随着我国课改的进行,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被再次提及。如何加强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这一话题开始在各大学校流行开来。随着人们社会竞争意识的不断提高,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也发生着变化,由此学校体育教学的思想也随之变化,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意识和社会竞争能力势必会成为课改后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新的关注方面。教育界有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叫作“兴趣是做好的教师”,体育也不例外,只有学生感兴趣了,他才会认认真真、心甘情愿的去上好一门体育课,学习各种体育技能和技巧。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规律的科学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生理和心理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刺激,承受一定的负荷,校长时间的刺激和负荷,容易引起学生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产生疲劳,而疲劳的产生和积累.又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如何掌握和运用好运动负荷,是上好一堂体育课的关键。研究体育课的负荷,对于保证体育课的顺利,促进学生命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长期的中学体育教学中.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就“运动贞行规律的科学运用”进行探讨研究.以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我国推行的学校“冬季阳光跑步”活动,宏观上是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和构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种探索与创新体育教育,微观上是为学校体育教育、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外体育活动以及社会体育活动等注入新的活力。积极开展学校“冬季阳光跑步”活动,对全国亿万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持续奔跑能力等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女生人数的不断增加 ,如何根据女生生理心理特点 ,调动其积极性 ,对于全面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及《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提高人才素质 ,搞好女生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高校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对影响高校女生上体育课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剖析 ,并提出解决对策 ,目的是使教法符合女生的心理特点 ,让女生对体育处于一种主动状态 ,在运动过程中逐步体会快乐与享受 ,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运动中去。  相似文献   

18.
“终身体育”的观点,实际上是“素质教育”观点、“快乐体育”观点、“健康体育”观点的综合。其中心思想是短期教育,终身受益。如何能使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育不拖教育改革的后腿,如何把“终身体育”的观点贯穿于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应该说是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关键。日本学者的观点是:快乐体育与生涯体育相联系,对体育教学中过分重视传授技术和增强体质的生物体育观持批评态度,注意让学生体验体育的乐趣,养成自觉积极参与体育的态度,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另一种观点认为要使学生理解运动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校女生厌烦体育课的心理障碍及解除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女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如何根据女生生理心理特点,调动其积极性,对于全面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及《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提高人才素质,搞好女生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针对高校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影响高校女生上体育课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解决对策.目的是使教法符合女生的心理特点.让女生对体育处于一种主动状态.在运动过程中逐步体会快乐与享受.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运动中去。  相似文献   

20.
当学生进入初二学习阶段,作为他们的体育课教师,应该考虑些什么呢?学生有些什么特点呢?教学中应注意什么呢?这是我们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必需深入探讨的课题。一、生理变化抓苗头,注意保健教育学生到了初二(约12—14岁),他们的生理开始发生很大的变化,性别不同产生心理上的差异更明显。男生对体育项目有广泛的爱好,但他们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疲劳了还要逞强。而女生从内心来讲也十分喜爱体育活动,但由于对一些运动项目能否完成产生了怀疑,所以从外表来看,有一部分女生对体育课并不十分感兴趣。这一阶段在完成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