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服饰是维吾尔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维吾尔族的服饰先后经历了改革、演变、繁荣的过程,并为丰富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作出巨大贡献。因此,深入地研究这些服饰,对于我们全面地认识古代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利用古代文献和新疆本地石窟壁画材料,对古代维吾尔族在不同时期内流行的主要服饰、质料以及与中原地区在服饰方面的交流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清代哈密维吾尔族服饰无论款型、材质,还是装饰图案及色彩都充分展现其所处地理位置和周边民族互相影响下明显的复合型特点。通过与满族中装饰图案的题材、部位、手法、风格和色彩几方面的比较分析中,发现满族服饰中独特的图案装饰美,在清代哈密维吾尔族服饰找到了很多的踪迹,清代哈密维吾尔族服饰当中呈现出明显的满族服饰因子。  相似文献   

3.
维吾尔族服饰形成及其特征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维吾尔族服饰形成及其特征的历史考察尚衍斌维吾尔族的服饰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它不仅体现着维吾尔族的民族风俗和习俗,而且标志着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的程度。因此,民族服饰是判定民族形成、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维吾尔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服饰...  相似文献   

4.
清代是民族文化交融的时代,尤其是服装文化。哈密地理位置独特更体现了文化交融的特点。汉族服饰文化对哈密维吾尔族清代服饰的影响也是众多和主要的方面,本文从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服饰的款式形制、面料质地、装饰图案、装饰规律等几个方面作以对比,从而分析出哈密维吾尔族清代服饰当中吸收借鉴了很多汉族服饰文化的因子,进而明确哈密维吾尔传统文化中融入了大量汉文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新疆维吾尔族的传统服饰是世界民族服饰的一朵奇葩。通过分析新疆维吾尔族服饰中男女着装的各个方面的差异,探寻其生产方式、经济因素、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及文化的积淀等几方面因素对传统服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情况分析过去认识少数民族只是通过图片向幼儿间接介绍,幼儿感到枯燥无味,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此,我们根据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特点,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看看认认、讲讲做做、唱唱跳跳的欢乐气氛中,学习认识维吾尔族。内容和要求1、引导幼儿认识维吾尔族的名称、居住地、服饰特点和生活习惯。2、知道维吾尔族人也是中国人,萌发幼儿对兄弟民族的情感。活动准备1、男、女维吾尔族服饰各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突厥语大词典》中有关服饰词汇的整理及分析,阐述了喀喇汗王朝时期维吾尔族和其它突厥民族的服饰特点.  相似文献   

8.
服饰是文化内涵的外化,是特定的社会文化结构下特定审美观念的反映。维吾尔族由传统服饰走向了现代服饰,这种变化折射出审美观念的变化,由传统审美慢慢走向了现代大众化的审美,表现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个性化的追求和对社会主流审美价值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章分析了与维吾尔族生存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技能,剖析了维吾尔族的生态物质化具有适应性、实用性、稳定性等特征,指出堆吾尔族的生态物质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服饰文化是维吾尔族文化中主要的、极具吸引力的一类。本文介绍维吾尔族帽类服饰的种类、形成的历史、各地的不同式样、缝制和佩戴的标准以及地方特色等,指出目前出现的部分破坏传统的情况,说明以忠实于原有形式的精神保护和研究帽类服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七”这个数字和维吾尔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维吾尔民族尚“七”习俗的缘源及其在宗教、文化、社会生活和民间文学等方面都有具体的反映,并且确已渗入到维吾尔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  相似文献   

12.
维吾尔舞蹈是中华艺术园中一朵异域奇葩。艰苦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存空间赋予了它不断超越现实、追求心灵自由的高贵气质;横贯东西,连通西域、中原的“丝绸之路”,赋予了它贴近生活、世俗化、大众化的现实品质;宗教的推动以及几朝王公、贵族、商贾中的艺术家和民间艺术大师的收集、整合、提高,使得维吾尔舞蹈具有了高度艺术品格的贵族气质和极富现实生命力的平民意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论述维吾尔当代文学著名诗人之一铁依甫江·艾里尤夫诗歌创作中被运用的维吾尔民间民俗成分。论文从四大角度阐述主体:一、诗人诗歌创作中维吾尔谚语的运用。二、维吾尔民间信奉在诗人诗歌中的表现。三、诗人诗歌中被描写的维吾尔传统生活、习俗、礼仪等民俗现象。四、诗人诗歌中的伦理道德及其习惯表现。  相似文献   

14.
汉族与维吾尔族因在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审美观念、语言文化、民族心理等各方面的差异,从而产生了各自不同的数字文化观念。通过对汉维吉利、禁忌数字文化的比较,阐述了汉维吉利、禁忌数字的文化内涵,对我们理解维吾尔族的民俗及文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层次美学理论的标准分析维吾尔族民歌中关于人的外貌美的描写,探讨维吾尔人民的传统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6.
湖北民间布贴艺术作为中国一种传统的艺术形态,也作为民间工艺美术中一朵美丽的奇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乡土文化,传统的民间布贴艺术对现代服装的装饰语言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希望能够借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湖北民间布贴艺术来为我们的服装艺术创作增砖添瓦、丰富现代的服装装饰语言,同时对于民间的乡土文化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传统服饰图案是中华民间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千百年来沉淀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国人文哲学精神。文章介绍了传统图案的风格特点,分析了传统服饰图案的结构造型,探讨了传统服饰在服装中的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18.
从语言学、民俗学、心理学的角度,对极具地域性、固化性、传承性和宗教性等特点的维吾尔馕谚语进行较为详细而全面的梳理和解构,阐述了维吾尔馕谚语中的馕是神圣的,是生命之本,是富足的标志,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维吾尔族人对馕的这些认知在日常的食馕过程中,会广泛而持久地在其心理层面不断积淀,产生模因效果,起着一定社会教育的心理暗示及强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胜浦三宝”是胜浦人民世代传承的山歌、宣卷和水乡服饰的合称。它折射出了传统胜浦生活的各个侧面,具有极高的民族文化传承价值、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审美价值、民族交流价值。当今,由于胜浦由农耕社会向城市化社会过渡,“胜浦三宝”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其生存状况堪忧,需要着力保护。第一,应该对“胜浦三宝”的物质部分进行保护;第二,要保护“胜浦三宝”传承人;第三,重视“胜浦三宝”展览场馆的建设;第四,要加强媒体的宣传;第五,要保护“胜浦三宝”赖以生存的“生态场”。常熟理工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应该在“胜浦三宝”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