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4年9月。湖北襄樊枣阳市西北部的杨镇樊庄村,一个名叫张金秀的妇女,她的第六个孩子出生了,取名聂海胜。海胜家兄弟姐妹8个,家境贫寒,连几元钱的学费父母还要东挪西借。但海胜学习很刻苦,上小学时,数学成绩特别好。考试时,老师给最先交卷的同学加5分,小海胜因此常常得105分的  相似文献   

2.
周元勇  葛子房 《科教文汇》2009,(9):F0004-F0004
寒玉生香爱子心 易正才的苦难,常人难以想象。从1951年出生于贫农家的那一刻起,他就在饥寒交迫的生命线上挣扎;他7岁丧父,幼年时经历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人民公社的艰难岁月;靠着体弱多病的母亲农作和替人缝补供他磕磕碰碰地念完小学。他毕业后到大队参加劳动,先后担任民兵排长、粮食保管员、出纳员、记工员……履历丰富,可惜这些工作并未给他带来多少物质上的收获,他家仍是一贫如洗,还因当出纳员时的财务体系不规范,  相似文献   

3.
(一)2002年3月27日,中央电视台第10套《科学·教育》频道《讲述》节目,播出了主持人与江西农业大学一位特困生张开兵的对话。张开兵同学现身说法,娓娓叙述了自己吃苦耐劳勤工俭学,从困境中走出来的感人故事。1998年,张开兵和妹妹同时考取了江西农业大学。可是家里太穷了,无法筹措到兄妹急需的一万多元学费。雪上加霜的是:由于连续不断的大雨形成涝灾,他家刚刚成熟的稻谷淹没了;再加上母亲卧病在床,需要侍汤奉药,一家人为巨额学费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为了筹措学费,张开兵冒着危险到水中去捞割稻谷,割完自己家…  相似文献   

4.
布鲁斯是我在悉尼居住时的房东。虽然在他家只呆了两个月零三天就搬了,但他似乎与我特别投缘,常请我去他家聚会。  相似文献   

5.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167-177
1不幸的童年 英国大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牛顿(Newton,Sir Issac,1642—1727)(邮票N8a),这个许多人认为是有史以来的最伟大的天才,幼年时却颇为不幸。他是个遗腹子(未出生,父亲就死了),又是早产儿,他出生那年(1642年),刚好伽里略^G3去世,并差点儿天亡。3年后母亲改嫁,把他留给了外祖父母(继父在他还上小学的时候死去)。在学校里,牛顿是个古怪、孤僻的孩子,喜欢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做风筝、日晷、滴漏之类的器物。他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但并不显得特别聪明。10来岁时,他在学习上好像还相当迟钝,后来却明显地超过了班上的小霸王——是班里学习的第1名。  相似文献   

6.
名人与母亲     
正我国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范敬宜每每提及他的母亲都感慨颇深。其中有一件事,他没齿难忘。1986年4月,时任《经济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回上海探望生病的母亲。在准备返回北京时,见时间还早,他就想和母亲再多聊会儿。而母亲劝他早点走,别耽误了火车。范敬宜笑笑说:"不用急,《文汇报》的总编一会儿派车送我去车站,时间来得及。"他  相似文献   

7.
钱斌做事总比别人费力。 读初三的时候,他很长时间也没有弄清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为了应付中考,他便背化学参考资料。考试时,居然还真的遇到了一道和资料上一模一样的题目,他能一字不漏地将答案写下来。但中考成绩揭晓后,他的化学仍然不及格。读高中时,由于十分刻苦,他的成绩还马马虎虎过得去。父母的希望、老师的希望和自己的希望却在高考之后落空,他离分数线差2分。万幸的是,当时出台了一个“定向”的录取制度,师范类学校可以对签约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工作的学生降分录取。由于这项“优惠”政策,他才连滚带爬地跨进了一所师范大学的门槛。  相似文献   

8.
他出生于贫苦人家,两岁丧父,母亲无力维持生活,不得不带他改嫁,依旧穷困的生活使他从小就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所以他读书很刻苦.……  相似文献   

9.
一、个案概述陈乐平同学2005年高考以专业517.7分,文化726分优异成绩,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这是南海区所有镇属高中历年来第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同学),成为南海区家喻户晓的亮点。二、问题分析与诊断陈乐平同学成熟稳重、聪明好学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而且他具有较好的绘画天赋。我从高二作为他的辅导老师开始,就发现陈乐平同学学习主动、刻苦、好问,自我约束能力强;但是有点好高骛远,喜欢一些形式的、表面的东西,轻视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与学习,加上学习方法欠佳,方向不对,专业学习效果不明显。三、辅导策略在了解和认…  相似文献   

10.
《金秋科苑》2013,(17):10-11
6月23日10时07分,在航天员聂海胜的精准操控和张晓光、王亚平的密切配合下,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手控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唐敖庆教授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简要经历,着重叙述了他从中学到大学以及在美国留学时刻苦学习的情况。近四十年来,他献身祖国的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使吉林大学及该校的理论化学研究所和化学系跻身于国內先进行列,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高、中级理论化学人才。至今他共发表16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5部学术专著,连续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相似文献   

12.
李四光小传     
正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为新中国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在湖北黄冈县四龙山镇出生。因为是第二个儿子,所以父亲给他起名李仲揆。少年时的李仲揆学习刻苦,成绩优秀。1902年,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17年 6月,赛百味全球门店约有4.5万间,分布在100多个国家.论门店数量,无论是从全球层面,还是单看美国大本营,赛百味都稳坐全球第一.这个骄人的成就,恐怕是赛百味的创始人弗雷德里克?德卢卡当年没有想到的. 1965年,年仅17岁的德卢卡还在为如何才能赚取大学学费和零花钱发愁时,他的一位朋友建议他开一家三明治店,并借给他1000美元作为创业基金.  相似文献   

14.
甘晓 《金秋科苑》2013,(17):13-17
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飞船成功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预定区域。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顺利出舱,身体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他的父亲是一名贫穷的油漆工,仅靠微薄的收入供他念完高中。这一年,他有幸被美国著名学府耶鲁大学录取,但是,他却因缴纳不起昂贵的学费面临辍学的危机。于是,他决定利用假期外出做油漆工,希望挣够学费。他到处揽活,终于,他接到一栋大房子的油漆任务。尽管主人是个很挑剔的人,不过他给的价钱不低,不但能够缴清第一学期的学费,甚至连生活费也有了着落。  相似文献   

16.
邹德骏早年由于家境贫困 ,三岁失去母亲 ,8岁失去父亲的抚养 ,由外婆和哥哥把他抚养成人 ,外婆给他讲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 ,使他从小就立志长大当一名发明家。为了实现发明家的梦想 ,他走过的是一条漫长的充满艰辛的自学成才之路。邹德骏 16岁离开了心爱的上海市向明重点中学 ,到安徽淮南机床厂学车工 ,半年后 ,他发明了梯形丝杠高速切削法 ,提高工效 12倍 ,为此被破格提前两年半满师。搞发明创造对于只有初一文化水平的工人而言谈何容易 ,那时他连图纸也看不懂 ,发明经常失败 ,但他勇于攀登科技高峰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刻苦学习及从中吸取教…  相似文献   

17.
卢素玉 《知识窗》2007,(1):14-15
在澳大利亚旅游期间,一天,澳大利亚旅行社的卡伦先生请我们到他家做客。一进他家的门,他就将房内的电视机、音响全部关掉。我心想可能是他刚才来接我们时走得太急,忘记关电视和音响了。我们交谈了几个小时便起身告辞。主人坚持自己开车送我们回宾馆。在出门前,我见他很自然地打开电视机、音响。“这不是太浪费电了吗?”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3时43分,当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临南大西洋海域上空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在那里待命的远望三号远洋测量船向其发出 返回指令。3时44分,飞船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随后,飞船制动发动机点火,进入返回轨道。指挥大厅内电子大屏幕上的图像清  相似文献   

19.
“冯玉祥死了“   冯玉祥从小失学,出身行伍.领兵打仗后,他深切体会到没有文化的苦恼,所以常常忙里偷闲,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他在北平任陆军检阅使时,就曾礼聘数名文化课教师给他授课,并规定,他上课期间,任何人不得进屋打扰.   ……  相似文献   

20.
洪德元,这个普通农民的儿子,1936年生于安徽绩溪县的一个山村。1957年他怀着发现新植物,开发祖国植物资源的志向考上了复旦大学植物专业。在大学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还大量阅读有关的俄语杂志和书籍。他的论文“RNA的动态与茎尖组织活动的关系”深得王凯基教授和老师们的好评。1962年毕业后,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著名植物学家钟补求教授的研究生,攻读了四年的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地理学,并刻苦自修英语,经考核通过了所有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