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晓侠 《教师》2012,(35):70-70
学生在步入初中以后,由于学习环境、教材内容、教师授课方法的变化,在英语学习中常常会感到困难。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本文从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学习习惯、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究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乡镇中小学英语教学因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不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存在差异以及乡镇中小学对英语科目重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乡镇中学七年级新生表现出各种难以适应初中英语学习的衔接问题。为搞好乡镇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教师必须依据学生英语学习现有水平因材施教、适当调整起始教学内容和进度、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以及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从而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为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莫红 《考试周刊》2023,(18):102-106
小学生初入初中往往出现学习压力大、缺乏英语学科学习自信心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新课标对小学和初中教学要求各不相同。为避免学生产生学习焦虑、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需要教师重视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文章分别从教师层面、教学层面以及学生层面等多个维度探究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现状,并提出多元化教学策略以及评价方式,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为促进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形成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张永阁 《辽宁教育》2012,(15):17-19
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一直是困扰初中英语教师的一大难题。其症结在于: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之间,英语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连续性和衔接存在很多问题。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有必要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拿出策略。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原因1.教学方法的差异。教学方法的差异使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适应不了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在小学,英语教师基本上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而到了初中之后,语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学生  相似文献   

5.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学校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从学生学习知识和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上看,又分为各个不同的阶段。小学阶段居于起点,属基础教育。初中居于过渡阶段。学生由小学到初中,再由初中过渡到高中、到大学,每个阶段之间就自然有一个衔接的问题。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中小学却存在不相衔接的状况。初中教师埋怨小学教师教得不好。学生进入初中后,教师难教。小学教师则埋怨初中教师质量不高。升学时的优等生一到初中成绩就下降。这种状况给我们中小学的教学提出了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这一点,目前已引起了广大中小学教师和一些专门教研机构的重视,并开始着手研究中小学教学的衔接问题。但怎样加强衔接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超前知识的合理渗透,扎实基础的自然衔接要使学生进入初中后,顺利地迈进新的知识领  相似文献   

6.
<正>无论是从教师、学生的角度,还是从教材内容的角度,中小学教育教学存在着客观差异。这种差异使得一部分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后,不能很快地适应初中数学学习,因此,如何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帮助学生无缝对接,是需要中小学数学教师攻克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难题。下面本人就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问题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一、研究教学内容的衔接,是做好衔接工作的基础1.数与代数领域的衔接。"数与代数"是中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在小学,主要学算术数,到初中,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无理数、  相似文献   

7.
安旭明 《青海教育》2007,(11):38-38
随着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开设了英语课,同时社会力量从事的低年龄英语教学也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从不同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由于教材、教师、学校、基础等原因,在英语学习进度和学习水平方面差异很大,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衔接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这一教学问题,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教材、学习方法、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实践.通过查阅有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相关文献,深入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现状,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教学方法,对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风格、教师教学风格、教学评价、教师衔接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小学与初中英语衔接、初中与高中英语衔接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无论是从教师、学生的层面,还是从教材的角度看,中小学英语教育都存在着客观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一部分小学生进入初中后,不能很快地适应初中英语学习,由此产生学习信心不足、学习兴趣减弱、学习成绩下降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就像绳子上打了个结,在衔接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学生升入初中后感觉文言文更加难懂难学,加重了畏惧心理。《童趣》是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因此本课的教学对初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教学从教学目标、学习兴趣、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衔接,实现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机融合,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进入文言文学习之中。  相似文献   

11.
王小艳 《知识文库》2022,(22):193-195
<正>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学衔接问题一直是一线教师的工作重点,为确保小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可以更好地适应语文课程学习,教师应当注重课程衔接培养策略,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一年级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课程衔接教学质量,以确保学生可以顺利从小学过渡到初中。本文重点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的差异和联系、教学衔接的意义、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中小学衔接问题主要表现为中小学学生学习内容的脱节和学习方式的巨大反差两个方面。做好小学升初中的数学教学衔接应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上做好衔接。  相似文献   

13.
我国义务教育中,小学和初中是基础课程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学是保持学生健康,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课程。怎样做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保证学生在小学升初中的过程中保持体育锻炼,适应初中体育,是广大体育教师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4个方面对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帮助体育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课程,帮助学生顺利地进入初中体育学习中。  相似文献   

14.
不少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 ,数学成绩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教学中 ,一般可从内容的衔接、方法的衔接 ,思维的衔接三方面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使每一个学生升入初中后能较快地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 ,从而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不少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数学成绩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教学中,一般可从内容的衔接、方法的衔接,思维的衔接三方面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每一个学生升入初中后能较快地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从而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一直是困扰初中英语教师的一大难题。其症结在于: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之间,英语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连续性和衔接存在很多问题。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有必要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拿出策略。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原因1.教学方法的差异。教学方法的差异使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适应不了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在小学,英语教师基本上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7.
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的四大必备技能。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但由于中小学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重大差异,因而给教师的教学衔接带来巨大困难。为此,教师要找准衔接点,利用符合初中生的方式,做好英语听说能力教学衔接工作。  相似文献   

18.
初中阶段的教育是为培养人才奠定基础的时期,是重要的基础教育。要办好初中必须从重视初中、小学的衔接开始。而要做好中小学的教育衔接工作,必须研究学生在这期间有哪些发展变化,存在哪些不适应,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去进行工作。为了抓好衔接,学校教师要特别注意到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中小学教育的不同之处,适当改变方法,为学生适应中学学习打下基础。小学五六年级——初一年级既是少年期的起点期,又是中小学教育衔接的结合部,小学毕业一般在6月下旬,中学上课为9月初,长达2个月  相似文献   

19.
正初中,标志着学生跨入新的学习阶段。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靠中小学教师共同努力。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不仅体现在学生学法的衔接,更体现在教师教法的衔接。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中可做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英语教育中的“衔接”工作需要我们每位英语教师去思考、去研究,在英语教学内容、方法、目标、手段上,分别采取措施,让学生从小学平稳地过渡到初中的学习,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工作,帮助学生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