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索性.探究性作业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或合作讨论为学习的形式,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种作业形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把同一范畴内有联系的知识进行归纳,从中发现所要学习的结论并掌握其规律.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新课改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数学探究性学习中得到更好的落实,本研究从五年高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情况出发,把科学计算器与数学教学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在肯定计算器在教学中优势的前提下,来进一步研究计算器帮助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3.
《科学》课程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或合作讨论为学习的形式,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作业。探究性作业的实施将对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价值观、科学方法、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学生的成功体验和人生信念等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既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将教学定位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目标的达成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着力构建以引领为教、探究为学的"引领—探究"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领下投入到充满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去,使学生在自主亲历、体验、  相似文献   

5.
如何做好"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提升学校的育人功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主要阐述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以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利用智慧教室的奖励平台,将课堂的小组合作延续到课后作业设计的合作学习小组中去,对数学作业进行分层优化,探究性优化,数学生活化优化,评价多元化的优化设计探究,促进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巩固性、自主性、探究性、评价科学性,从而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经过无数教学实践证明,是小学数学教学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教师对学生适当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学习训练,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营造一种自由、开放、健康的学习氛围。肯定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有效性,并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特点,为如何改进小学数学教学,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大体上从三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士康 《考试周刊》2012,(67):60-60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一种建立在互助合作基础上的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师组织下的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8.
合作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所推出的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教学法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堂学习探究活动,是基于学本理念的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科学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所进行的革新与改良发展。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做到创新化合作学习、分层化合作对象、问答化合作形式,以互解、互助、互查的合作学习活动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课堂合作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9.
吴雅琴 《现代教学》2013,(10):43-43
合理的作业设计既要重视基础性,又要联系生活,具有应用性,而不是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正是基于新课改的这些理念,探究性作业逐渐进入我们的视线,并逐渐成为新课改浪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或合作讨论为学习的形式,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素养的一种作业。这种作业侧重于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开放性作业是以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独立操作或合作交流为主要特征,以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作业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究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和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11.
陆维拉 《考试周刊》2011,(37):79-79
课程标准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活动形式,恰能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梁玉仙 《考试周刊》2014,(56):85-86
农村初中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淡薄,"听讲—记忆—练习"是他们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要转变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实践探究,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让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走进数学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探究性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就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新课程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索、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的自主探究、集体的合作探究与交流,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尝到学习数学的甜头和乐趣,觉得学习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深奥难测。而是其乐无穷,易懂好学。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点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学习新课标后,我认为数学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而是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的一门“学问”,更不再是学生额外被迫的学习负担,而是学生生活中的一盏“指路灯”。数学的探究性学习进而发展成为学生自己的一种追求、一种爱好。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后的成就感,使他们懂得自己能参加探究原理、研究问题在这种新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兴趣很高,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而是自主探究学习的数学。标准认为:“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呢?  相似文献   

15.
探究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的方式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并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已深入广大教师的心中,突出学生合作探究为主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如今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方兴未艾。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让学生实现"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独立教学"变为"共同合作"、"权威教学"变为"共同探究",来倡导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三位一体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8.
孙大虎 《成才之路》2014,(30):70-70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这种教学理念无疑是正确的,是符合数学教学规律的。例如在教学平面几何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体验。初中数学中,很多知识都可以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层层剖析、探究,让学生从游戏中走出来,思考、讨论和交流,效果会非常显著。数学学习是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种全新的、科学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体现了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需要,是人的终身发展的基础。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既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下面,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学生的课堂,学生做主"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旨,以数学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多边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