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驱”半月刊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个机关刊物,一九二二年一月十五日在北京创刊。因为北洋军阀政府一再查禁,从第四期起改在上海出版,一九二三年八月十五日被迫终刊,共出版二十五期。每期出四开四版一张,内容有:“评论”、“讨论”、“译述”、“通信”、“政治短评”、“随感录”等。“先驱”是一个半公开性质的刊物,主要读者对象是青年学生和一股知识分子。“先驱”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北京地方团机关报时期、团上海临时中央局机关报时期、团中央执行委员会机关报时期。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了《新华日报》。这是我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报纸,它象一支火炬,燃亮着国民党统治区的茫茫黑夜。《新华日报》于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一目在武汉创刊,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在重庆被封闭,历时九年零一个多月。其中,在武汉九个多月,即从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一日起,至同年十月二十五日止。本文所谈的就是这段时期《新华日报》在武汉的一些情况。《新华日报》创刊时,报馆在汉口府西一路一四九号(现民意一路大陆里口),是一幢两层楼的房子,共有两个门面。这里原是天津《益世报》的一个驻汉特派记者私人所办《壮报》的地址,只有一架四开的平版印刷机。这个特派记者眼看战事严重,准备到重庆去,想把房子卖掉。当时,我党听到这个消息,便派人去把房子、机器设备全买下  相似文献   

3.
《每周评论》是我国五四时期著名刊物。它于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在北京创刊,一九一九年八月三十一日被北洋军阀政府封闭,共出了37期。1至25期由李大钊、陈独秀主编,从26期起,由胡适主编。《每周评论》的出版,正处在我国反封建斗争的新时期,由思想斗争转为政治斗争。在它出版四个多月后,就爆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因此,它和《新青年》虽然同属五四时期反封建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工厂生活》报由铁道部政治部主管,中共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委员会主办,《工厂生活》报社编辑出版。1954年由江苏省委批准创办,7月12日出版铅印创刊号,是苏南地区最早的工厂铅印报纸,也是铁路工业系统创刊较早的报纸。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始建于1905年。50年代是全国红旗单位,80g代是全国工业交通系统经济效益先进单位和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90年代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企业。《工厂生活》创刊时为八开四版,周二刊,发行900份至班组。1957年《工厂生活》改为八开二版,仍为周二刊。1962年5月4日为周一  相似文献   

5.
一走进北京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综合馆”,人们就被几张已经发黄了的报纸吸引住了,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19年主办的《湘江评论》。《湘江评论》是湖南学生联合会的会刊,1919年7月14日创刊于湖南长沙,四开版一张,每期约有一万多字。这个刊物虽然只出版了五期就被反动派查封了,但它对  相似文献   

6.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乙已) 8月14日(七月十四日):《北京官话日报》在北京创刊。后改名《北京官话报》。 8月15日:芜湖《安徽俗话报》出至第二十二期后停刊。(该报期数据1981年四期《文物天地》王树棣文。《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五期汪原放文作二十三期) 8月16日:朱淇主办的《北京报》改名《北京日报》,继续出版。编辑张展云、杨小欧,日出一册,以政治新闻为主。在此以前,《北京报》曾因内部冲突一度停刊。停刊期间一度出有名为《北京日报》的临时刊物。(创刊日期据上海徐家汇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广播电视报》是顺应乌鲁木齐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而诞生的。创刊时是一张4开4版的黑白小报,先后经历了4开4版、4开8版4开12版、4开16版至全年出彩报等发展过程。内容已由起初单纯的节目介绍发展到如今以广播电视宣传的延伸、补充为主,兼顾政治、文化、经济、法律、体育、日常生活等多方面。到1998年11月25日,已出版300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幼稚到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报纸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视听,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在…  相似文献   

8.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己亥) 1月2日(戊戌十一月二十一日):《清议报》自即日出版的第二期起,开始刊载谭嗣同所著《仁学》,先后连载十三次,至该报第一百期始全部登完。 1月29日(十二月十八日):北京《晨报》、上海《时事新报》特派驻俄记者,《向导》、《前锋》、《热血日报》主编瞿秋白诞生。瞿初名双,又名爽、霜,笔名宋阳、易嘉、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以来,温州的新闻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到1997年底,温州市有公开发行的报纸6家。不仅数量增多了,还增加了篇幅,或缩短了刊期。其中《温州日报》继1992年创办《周末专刊》后,1994年由对开4版扩为对开8版,1997年开始每周出版一张彩报。《温州日报》发行量连年上升,1997年发行量达13.6万份,位居全省地市党报发行量的第二位。《温州晚报》1997年扩4开4版为4开8  相似文献   

10.
正1994年1月1日,《广安时报》正式创刊。1998年1月1日,由《广安时报》改为《广安日报》。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它始终坚持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进,记录了广安前进发展的步伐。这张广安人民自己的报纸,浓缩了广安砥砺前行的历史进程。从黑白版的每周三期四开四版小报,到彩色版的每周七期对开八版大报,再到广安在线、广安手机报、广安日报微信等新媒体的应运而生;从纸与笔的耕耘,到采编网络实现无纸化办公;从最初发行量4万余份,到今年发行量突破14万份,一跃成为全省市州覆盖率最高的党报……报社经历的风雨历程,折射出广安新闻事业发展的沧桑巨变。  相似文献   

11.
《历史档案》杂志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馆刊,从1981年创刊迄今已25年,出刊已逾百期,所刊发的历史档案史料计672个专题,其中有关北京地方史料有58个专题。时间跨度从康熙三十二年(1693)至1924年,这些史料真实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人物及城市建设、社会生活、风土民情、典章制度等各方面的情形。  相似文献   

12.
记得1934年和1935年这两年,正是生活书店大发展的时期,《世界知识》、《太白》、《译文》、《妇女生活》、《读书与出版》等刊物陆续创刊。1935年邹韬奋从国外回来,立即创办了《大众生活》周刊。这些刊物对宣传我党的主张、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在这民族危机深重、蒋介石法西斯统治严酷的时期,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迫切要求民族解放,要求民主、自由,要求以革命的理论来武装自己。张仲实同志就在这个时候来到了生活书店,对生活书店的发展,对大量的  相似文献   

13.
张志新 《新闻三昧》2004,(11):26-28
新千年之交,《深圳商报》、《南方都市报》各出了100个版,《广州日报》出了200个版,《羊城晚报》连续7天共出了236个版。北京、南京、西安、济南、武汉等地的报纸也纷纷跟进。今年3月开始,相对比较保守的《成都商报》和《华西都市报》也由日出对开20版扩至24版,《成都晚报》也由日出四开24版至32版扩为32至40版。《南方都市报》于3月31日在广州报业市场上隆重推出了谓之“成熟2004”的最厚报纸,共有14叠,每叠16至48版不等,总计304个版,创造了国内厚报的“吉尼斯记录”。  相似文献   

14.
《新闻窗》2006,(6):1-1
1987年2月25日,《新闻窗》杂志第一期面世,到2006年第6期,《新闻窗》已走过20轮岁月,共出刊120期,发表了近4000篇论文。在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经过编辑部的共同努力,《新闻窗》已从创刊时的48页扩充到112页,由小16开改为大16开,纸张质量、印制装帧不断提高。目前《新闻窗》已成为一份有一定质量、有一定知名度、有一定影响力、庄重大气的刊物。  相似文献   

15.
蒋含平 《新闻记者》2006,5(9):70-72
1946年9月,储安平在上海创刊《观察》周刊,至1948年12月25日被国民党查封。该刊共出五卷(满24期一卷,第5卷仅出18期)。《观察》是一份纯粹的同人刊物,资金由储安平的一批“多以教书为生”的朋友集股而成,主要经营管理者是储安平。其时,储安平正在复旦大学任教。就是这样一个势单力薄的刊物,却在40年代的中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最高发行量达到10.5万份(包括华北航空版及台湾航空版)。  相似文献   

16.
《红色中华》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出版的一张非常有影响的报纸,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1937年1月29日在延安更名为《新中华报》,发行量最高时曾达到四五万份.1982年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了《红色中华》合订本,其中虽有若干缺期,但却未见有重刊.而现有部分史料却证明,1934年秋至1936年春,《红色中华》曾分别在江西和陕北出版了若干刊期相同,内容完全不同的两个版本.造成这段时期《红色中华》刊期重复的原因,是党中央和主力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由于消息闭塞,尚不知道留守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的瞿秋白等同志曾继续出版过若干期《红色中华》,因而《红色中华》在陕北复刊时仍沿续了长征前在瑞金出版的期号.  相似文献   

17.
1946年3月初,我从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提前结业,被分配到《新华日报》(华中版前期)工作,从这里,扬起了我记者生活的风帆,留下了我起步的轨迹。华中《新华日报》于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九日在苏皖边区首府淮阴创刊。开始时它是四开两版?来扩大为对开四版。为了  相似文献   

18.
《我的开卷》(蔡玉洗、董宁文编,译林出版社2008年7月版)是为了纪念《开卷》创办一百期而创意出版的。说到《开卷》,对民办刊物有所了解,或关注读书类杂志的人,对它应该都不陌生。它是一份由凤凰台饭店主办的民间小杂志,小32开,加上封面总共也才32个页面。刊物虽小,可因为它内容的纯粹,作者队伍的精粹,以及扑面而来的人文性和书卷气,深受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第一份英文报纸 抓《BeijingToday》(《今日北京》)于5月11日正式创刊。 《Beijing Today》由北京青年报主办,为对开16版、双面彩色印刷,每周五出版。 该报以北京的新成就、新面貌、新发展和新变化为主要报道内容,展示今日北京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介绍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京味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20.
梅佳 《北京档案》2016,(11):6-8
一、《北京档案史料》的基本情况 1986年,北京市档案馆依据党和国家开放历史档案的决策,呼应学术界和社会对档案文献的迫切需求,创办了《北京档案史料》季刊.《北京档案史料》是一份兼跨档案界与历史界的学术性、资料性刊物,以"发掘史料、公布档案、提供利用、推进研究"为宗旨,以刊登有关北京地区的档案、资料和发表相关史学论文、文章为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