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如果学生的心理活动流畅,则他们的认识就全面而深刻,思维就敏捷而灵活,记忆就准确而牢固,收效就丰实而显著。反之,如果学生的心理活动失调或失衡,不畅或受到阻塞,则他们的认识就模糊,思维就迟钝,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从心理学角度看,教育的情境对受教育者来说是一种客观现实,它制约着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而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又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教学中只有把教学方法与研究学生心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学生在生物实验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提出一些适应学生心理活动的实验教学策略,为学生创造安全的心理环境,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活动非常明显而且十分丰富.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它是以学生亲身参加体育活动为其主要特点的,在身体活动的全部过程中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体育在培养青少年学生个性心理品质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有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学生建立自尊、自信、自强等心理素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心观察学生心理活动,并采用相应多种教育教学措施,发展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5.
人进行的一切社会实践,都离不开心理活动.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就要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针对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采取适合一定学科结构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实践达到预期的目的.歌唱艺术是人的精神产品,歌唱者在创造歌唱艺术产品的劳动中,无论在演唱技巧表现上,还是在歌唱艺术的表演上自始自终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也要掌握学生的歌唱心理.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往往过多地注重语言的反复训练,而忽视学生的心理状况.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只有符合教育心理规律.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7.
所谓注意,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集中.学生心理活动选择性集中的对象就是学生的注意中心,而其它对象则处于注意的边缘或注意范围之外.  相似文献   

8.
一节体育课由于内容和教法不同,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客观环境和自身生理情况的影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如有些学生积极认真训练;有些学生则是不得已而进行训练;有些学生活泼愉快,好学好问;也有个别学生懒懒洋洋的,等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并通过生动活泼的教法,教育学生积极上好体育课。只有如此,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人的心理活动有种种表现。如感情、意志、思维等等,这些心理活动,有时对体育教学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时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感情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表现之一。例如满意与不满意,愉快与悲哀,爱与恨等等感情,它们常常对人们的行动起着推动或阻碍的作用,能提高或降低人的行动与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能利用“情感”的动  相似文献   

9.
吴劼  叶云丹 《考试周刊》2008,(10):132-133
在学校体育改革的进程中,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目标指向.如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便成为百家争鸣的话题.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体育教育过程,对学生接受体育教育过程的心理角度进行分析,揭示学生从接受体育运动到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需求.旨在通过对学生心理活动的分析,找到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大鹏 《课外阅读》2011,(1):193-193
学生“写作不仅是拿起笔来写在纸上的那一段时间内的事情”,“不只是用笔头进行操作的肢体活动过程,而更主要的是一个从感知到想象,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内部语言外化为书面语言的复杂心理活动过程。”确实,写作活动是一种有着复杂过程的心理活动。如果将这个写作的心理活动系统展开来,我们就会看到学生写作的第一步,是占有各种与作文有关的感性材料,  相似文献   

11.
曾辉 《教学月刊》2008,(12):18-20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如果学生的心理活动流畅,他们的认识则全面而深刻,思维敏捷而灵活,记忆准确而牢固,收效丰实而显著。反之,如果学生的心理活动失调或失衡、不畅或受阻,则他们的认识就模糊,思维就迟钝,学习效率就低下。在笔者从事中学英语教学的十几年中,存在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一旦没有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最后便成为了英语学习的学困生。因此,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分析学困生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研究和探索消除各种心理障碍的有效策略,对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一系列有规律的心理活动。心理学是研究学生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所以,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随时变换教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学好每一个知识点;要让学生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认识到学习是为自己学习而不是为他人学习,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已成为积极投身教改的所有教师的共识。而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主体本身参与课堂的全面心理活动过程。因此,教师在探讨教学模式时,不应该仅仅从教学行为上去考虑教学过程,而应该从揭示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并使其与客观教学规律辩证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5.
学习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课题,它是以因心理问题而引起学业不良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指导.理论和实践证明,中小学生大量的心理问题都与其学习心理有关.笔者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谈点看法,与大家共商.  相似文献   

16.
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是获得英语知识的过程,也是其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过程,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性,使其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温柳 《教师》2010,(21)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学习效果如何,与心理活动的发展水平有关.教师的教学活动只有符合教育心理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面临诸如学生厌学、缺乏积极性等问题时,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则越显重要.  相似文献   

18.
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一个重要方面,它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它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之中,并影响着人的认识和活动的进行,它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也是一种态度的体验.它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并伴随着情景产生而产生,消失而消失的.影响学生情绪因素是多方面的,仅在教师教态对学生情绪的影响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整体,是智力因素(观察、思维、记忆、注意、想象)和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的辨证统一。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上的,只有当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都积极地参加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过去,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强调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而忽视或轻视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过程其实是一种双边心理的互动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对学生心理的认识、心理掌控、心理塑造、心理完美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激发、塑造下的心理活动过程,它通过一系列积极、乐观、进取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