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是……的”句有判断和强调两大功能,在结构上也有其特点。当“是……的”中间是名词性词语时,“是…….的”表示判断;中间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时,“是……的”有两种功能:一是表示判断,二是表示强调。  相似文献   

2.
警惕,校园里的“比富”风陈定才笔者最近对五十名中小学班主任作了一项调查,结果让人吃惊:有三分之二的班主任认为自己班上存在着“比富”风。这股“比富”风形式一样:口头炫耀。内容不一:谁的压岁钱多;谁的衣服、裙子漂亮;谁的生日礼物希罕,谁生日宴请的同学多;...  相似文献   

3.
“着”表持续义,把“着”的意义概括为“进行”不恰当;“着”的“持续”义有动态的持续和状态的持续之分,在许多场合它们是对立的;“着”的“持续”义在语用中主要体现出一种描写性或描摹性,“着1”和“着2”分别有各自的描写功能。  相似文献   

4.
数字看家教     
《中华家教》2011,(1):48
8%:约8%的英国儿童承担着照顾大人的责任。英国广播公司对4029名学龄儿童做的一项调查发现,每12名受访者中就有1人担当着照顾大人的责任,如帮助年长的家人穿衣、洗漱或洗澡。在另一项针对小学生的调查中,有29%的人表示他们花很多时间或一些时间照顾家里的大人。  相似文献   

5.
明代后期通俗小说的编辑出版方面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一、编辑出版小说选集,体现出精选性特点;二、一书再版异版纷呈,体现出版本多样性特点;三、编辑出版图省时赚钱,体现出同书多名的特点;四、编辑出版注重“名牌效应”,体现出伪托名牌的特点,从对以上特点的描述和说明中可以见出一些具有学,献学意义的一般规律或理论质素,基主要内容是:编辑出版上的精选性特点与小说的商品化有密切关系;通俗小说的编辑出版中体现着优胜劣汰的普遍性现象;通俗小说的编辑出版表现着浓厚的商业功利色彩。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2008,(3):48-48
美国一项最新调查发现,曾经学习过音乐的孩子,在长大后往往会拥有更高的学历,能够赚更多的薪金。 据报道,美国独立调查公司“哈里斯互动”在上月对2565人进行的调查显示,88%拥有研究生或以上学历的受访者,小时候曾经学习过音乐;83%年薪在15万美元或者以上的受访者,音乐是他们受教育背景中很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7.
当代社会人们精神压力普遍增加。据新浪网、人民论坛网最近的一项调查,有70.8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绷得很紧”,中小学生也不例外。某报社日前收到了“甜甜”同学的一封求助信。信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青年报一项关于“读书”的调查:受访者35.3%认为“读多少书找不到工作也没用”,42.8%认为“学历,文凭没用”。中华民族重视教育,名声远播,据说就连美国的教师节,都设在中国教育家孔子的诞辰日。  相似文献   

9.
熊丙奇 《上海教育》2014,(16):69-69
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编写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l4)》发布,其中一项“2013年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显示,全国五万余名受访者对“教育公平”最不满意。  相似文献   

10.
“双减”背景下,针对当前本校数学分项等级评价改革中的不足,文章提出以“档案袋”为载体,构建“1+X”过程性评价概念:“1”着力于基础性评价,“X”着重于数学能力性评价.在构建“1+X”过程性评价中,“1”基础性评价内容主要收集:数学课堂表现、作业表现以及形成性表现档案;“X”能力性评价内容主要收集:数学表达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档案,通过“建档、存档、流通”三步骤,记录每名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在评价中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据2008年5月16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英国一项针对1000多名年龄在16岁到30岁之间受访者的调查发现,教师和大学讲师未能在课堂内培养创业人才。此项调查是为庆祝“王子信托基金商业计划”(Prince's Trust Business Programme)启动25周年进行的。调查结果发现,73%的受访者感到学校和大学更倾向于宣传“安全的”职业,而不是独自创业。  相似文献   

12.
石破 《学习之友》2014,(5):31-31
2013年12月,媒体报道,法国市场调查公司益普索(Ipsos)针对全球20个国家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用财产来衡量成功方面,中国受访者名列榜首,认同这一观念的人数比例高达71%,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同时,有68%的中国受访者也认同“我感到取得成功和赚钱的压力很大”这个说法。媒体惊呼:“当今的中国人太现实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发现,中国富人声誉较差。 上周开展的民意调查显示,在3990名受访者中,有70%的人认为富人道德低下,不值得尊重。仅有4%的人对富人持正面印象。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原始资料收集方法,访谈应该在教育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成功访谈,必须有明确的访谈目的,同时要对受访者“能不能够”和“愿不愿意”回答研究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反省。为了使受访者“能够”并且“愿意”回答研究者提出的问题,选择恰当的“现场进入”方式非常必要。一项成功的教育研究,还要处理好访谈与问卷和观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当前,语文教师在“备课”这一教学环节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一、“抄教案”。照搬教参。从而使备课流于形式,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二、备“形式”超过“内容”。刻意追求“合乎潮流”的教学形式,而对所教课文没有花多少时间去研读、领悟:三、一味地模仿名教师、名教案.不切合学生实际,缺乏个性。“备课”应该成为教师自觉的、有探究性的行为,而不应成为一种形式,那么语文教师平时在教一篇课文前究竟应该作哪些准备呢?  相似文献   

16.
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能“连横”与“合纵”:能使狼烟四起,也能化干戈为玉帛;能挽救人,也能致人于死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用它来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改造”学生。教师的鼓励语言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德育教育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研究生进行德育教育至关重要,完整的德育包含“内化”和“外化”两个过程,在顺利实现这两个过程,需要借助于相关载体,当前我国的研究生德育载体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两课”缺乏对学生的吸引;二是班级组织松散:三是导师不关注德育教育;四是社团活动基本不覆盖研究生。因此,需要探索新的德育实施载体,强化研究生教育.这主要体现为:夯实课题载体功能;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发掘计算机网络的德育载体功能;强化导师德育职责。  相似文献   

18.
《华章》2011,(3):34-35
1.当代社会人们精神压力普遍增加。据新浪网、人民论坛网最近一项调查,有70.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绷得很紧”,中小学生也不例外。某报社日前收到了“甜甜”同学的一封求助信。信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先秦汉语中“V1而不是V2”是一种常见结构形式,其变化格式有“动 动”,“动 形”,“形 形”,“名 名”等不同类型;V1与V2之间的意义关系也多种多样,有同义关系、近义关系、反义关系等;其语法功能相当于一个词组,可作主语、谓语等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现代化》2005,(1):128-128
1985年,辛蒂还是一名女大学生时,一种杀虫剂使辛蒂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她得了“多重化学物过敏症”。她对香水、洗发水等常用化学制品一律过敏;她所吃的食物,必须经过严格处理;连喝的水也是至纯的蒸馏水。更要命的是,她不能因喜悦和忧愁而痛痛快快流下眼泪,因为眼泪中也有威胁自己生命的毒素。辛蒂需要爱,丈夫必须全身消毒后才能和她拥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