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息三则     
第二届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于2004年6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本届指导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我国应用型高层次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指导、协调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活动,加强高等院校与应用部门的联系,推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  相似文献   

2.
自从1996年试办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诸如教育理念不清,教学方法单一,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设计等,致使目前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对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建设性的探索和反思。  相似文献   

3.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概况 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是我国专业学位系列中的一种。它与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临床医学硕士、教育硕士等专业学位共同构成我国的专业学位系列。与其它专业学位情况一样,设置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之前,在国务院学位办的领导和主持下,在司法部的支持和指导下,经历了一年多的反复论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王叔文、高铭暄、罗豪才、曾宪义、王家福、陈光中、沈钟麟、冯大同、钟明钊等著名法学家以及政法各部门的领导同志是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积极倡导者并参加了全过程的设置论证和…  相似文献   

4.
周涛 《现代企业教育》2007,(6X):176-177
自从1996年试办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诸如教育理念不清,教学方法单一,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设计等,致使目前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对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建设性的探索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培养复合型、实务型的高层次法律人才是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与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有必要从法律硕士入学考试科目、招生制度、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培养复合型、实务型的高层次法律人才是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与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有必要从法律硕士入学考试科目、招生制度、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1月6~9日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研讨会同时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章程》,规定了该指导委员会的性质、职能、组织原则、工作任务和经费来源、使用情况。明确了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设的各专门小组的职责、人员分工和1998年工作要点。会议还对试点工作进行了研讨,对1998年的招生考试工作进行了研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于1995年设置,到1997年共有13个培养单位开展了培养法律硕士试点工作。1月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发通知,组…  相似文献   

8.
对韩国法学专业大学院的设置、招生、教师配备、法律实务教育、毕业生的律师资格考试及就业状况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标与韩国法学专业大学院教育目标相似,并分析了韩国法学专业大学院教育制度对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法律硕士教育现存问题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开展十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建设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应当肯定法律硕士教育的职业教育性质,明确培养法律家的目标定位,努力从课程建设、导师选配、培养方式方法和论文写作等方面逐步完善法律硕士教育。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当前,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着职业导向性不明、导师队伍不强、实践基地规模落后、运作成本不够等诸多问题,需要加强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实践基地的建设路径探索,并在国家层面、高校层面和社会合作单位层面进行改革,从方向上、手段上和资金上全面支持这类专业学位实践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