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1936年西班牙爆发了内战。面对内战,西方各国态度不一,德意以反共名义对内战进行武装干涉。西班牙作为法国的后院邻居,无论从意识形态,还是从地缘政治方面,法国都应当积极支持西班牙共和国。但在国内外复杂的条件下,法国选择了"不干涉"政策。此政策是自身实力不足、追随英国、绥靖德意的结果。这种政策在本质上体现了法国外交政策的消极和被动。"不干涉"政策既没有缓和与德意之间的矛盾,也没有阻遏战火的扩大,对法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936—1939年西班牙内战期间,法国政府提出并执行了“不干涉”政策,起了扼杀西班牙共和国的作用,也削弱了自己.那么,法国为什么要采取这样一种政策呢?  相似文献   

3.
西班牙内战期间,欧洲大国的纷纷介入,欧洲处于大战的边缘。在各种困难的重压下,英国选择了"不干涉"政策。英国政府选择"不干涉"政策,不仅有国家实力、国家利益以及同盟政治的考虑,也有国内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考虑。弄清英国政府对西班牙内战"不干涉"政策的原因,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英国的现状,而且有助我们认识欧洲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西班牙内战期间,欧洲大国的纷纷介入,欧洲处于大战的边缘.在各种困难的重压下,英国选择了"不干涉"政策.英国政府选择"不干涉"政策,不仅有国家实力、国家利益以及同盟政治的考虑,也有国内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考虑.弄清英国政府对西班牙内战"不干涉"政策的原因,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英国的现状,而且有助我们认识欧洲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西班牙内战时期,与英法对内战的"不干涉"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意大利积极援助佛朗哥叛军.尤其是德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扩张德国的势力,希特勒急需向外发动战争以寻求生存空间,而西班牙内战正发生于德国扩军备战之时,这次内战使希特勒不仅可以拉拢意大利,还可以获得大量的经济好处.德国的干涉不仅影响了西班牙内战的结局,也对欧洲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936年7月,以佛朗哥为首的西班牙反动军人发动了推翻共和政府的武装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接着,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几乎同时作出了武装干涉西班牙的决策,这对佛朗哥取得内战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的战略得失,英国  相似文献   

7.
要1936年——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发生于二战前夕,其影响极大。欧洲大国对内战的不同态度.直接导致了内战的结局。英法不干涉政策是导致西班牙共和政权失败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对三十年代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特伦特号”事件是在美国内战面临严重外来干涉的情况下发生的。英国政府态度强硬,力图借机干涉美国内战,乃至对美国宣战。但是,林肯政府作出了让步,英国工人阶级也反对英国政府的干涉,使得英国武装干涉的企图没有得逞。  相似文献   

9.
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本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而引起的内战。英国因政治、经济等原因支持代表奴隶主利益的“南部同盟”干涉美国内战,并以“特伦特号”事件为借口而使英美之间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在林肯总统“不想同时进行两场战争”谨慎对英国让步和英国内工人阶级反对等原因促成下,英国失去干涉美国内战的借口和机会。美国南北战争在没有外来干涉情况下以北部的完全胜利而结束。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旧殖民主义的破产,法国为了保持其在非洲的传统利益,不断调整其对非政策。从戴高乐的新殖民主义到密特朗的“非洲干预政策”,最后到希拉克的“不干涉”政策,期间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2004年11月的科特迪瓦事件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也对法国目前的非洲政策形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11.
提到历史上的日不落帝国,人们自然想到的是英帝国。然而事实上,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是西班牙帝国,西班牙开始衰落以后,主导世界海洋贸易的是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与此同时,法国也步入了振兴之路。英帝国的崛起,面临着老牌帝国西班牙的巨大障碍以及新兴海洋强国荷兰和大陆强国法国的强力阻挡。重商主义在英国的良性发展,是英帝国崛起的深层次原因,促成英国能够克服来自西班牙、荷兰及法国的冲击与影响,战胜竞争对手,逐渐取而代之,崛起为近代以来最为辉煌的大帝国,并对世界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年)是由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而引起的一场国际性战争。英国反对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扩张,要求维持欧洲的均势,加入了这场战争,与法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场战争持续了13年,整个欧洲几乎都被卷入进去。对于这场战争,以往的研究并不多,本文试通过论述在此战争中英国对法国政策演变的过程及其原因,认清此次战争的实质,这对我们客观地把握当今的国际斗争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二战前纳粹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决策的战略得失,学术界的意见并不一致。本文认为,在干涉西班牙内战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断定纳粹德国是赢家还是输家。从政治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德国的干涉可谓输赢互见,得失参半。在与意大利结盟和试验德军新的战略战术方面,希特勒基本上达到了目的,但在劝说西班牙参战这一关键问题上却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14.
在法国对西班牙的战争中,法国人对于西班牙的军事动态问题了如指掌,在军事上总能先发制人,因而不到两个工夫就打败了西班牙。可怜的西班牙国王对法国人的“未卜先知”十分恼火,又无法理解,认为是法国人使用了“魔法”。  相似文献   

15.
贝当政府败降后,戴高乐将军在伦敦成立“民族委员会”,领导自由法国运动,以维护法兰西民族的尊严与独立。英国和美国对戴高乐持截然不同的政策。英国为战后自身的安全起见,积极支持戴高乐,而美国希望在战后称霸世界,要肢解法国,占领法国在北非、东南亚等地的殖民地,不希望有一个强大的法国存在,因而对戴高乐极为冷淡,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16.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革命初期,小皮特政府采取了中立政策;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英国由中立走向干涉;至1793年,英国成为反对法国革命的英、普、奥军事同盟的主要组织者。本文拟对小皮特政府对法国大革命由中立转向干涉的原因进行分析,借此了解当时英国对外政策的特征,给我们提供某些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7.
西班牙与法国是较早在北美大陆进行殖民活动的国家。西班牙与法国在北美的殖民活动各具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两国在北美殖民活动中的失败命运,也决定了未来北美大陆的命运,为以后的新生美利坚合众国创造了条件和机会。两国在北美大陆的殖民争夺中失利的原因有两点相同:一是军事上几次与英国的交锋失败;二是两国在北美殖民地实行的政策不当,特别是宗教政策,降低了本国及他国人们移民其殖民地的兴趣,造成殖民地居民数量远不及英国,不能形成规模及建立强有力的殖民政府和军队,从而丧失了殖民地。  相似文献   

18.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打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均势,但是制定和维护远东“国际秩序”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分别采取了所谓的“不干涉主义”、“不承认主义”和“好人主义”的政策,而与中国东北接壤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实行了“两面主义”的政策。欧美大国对“九·一八”事变的政策都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起到了纵容日本侵略的作用,对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是一个重大打击。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塞克斯认为太平天国有着神圣的使命,是中国的新生力量,而英国政府干涉中国内战,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是非正义的军事侵略。为此,他在英国的舆论界及国会下议院竭力为太平天国辩护,反对英国政府的干涉行径,揭露其侵略政策。塞克斯的辩护言行展示出一个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真正的民主主义立场和精神。  相似文献   

20.
课本第37页《1763年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图与第85页《美国的领土扩张》图所示使人无所适从。从前图可见,佛罗里达半岛是英国“夺自西班牙”,而后者的文字又说佛罗里达半岛是美国于“1810~1819年取自西班牙”。既然佛罗里达早已为英国所夺得,美国又何能“取自西班牙”?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在美洲疯狂殖民侵略,在1565年占领佛罗里达半岛。17世纪英国和法国加入殖民者行列,并相互产生尖锐矛盾。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后,西班牙同英国签订协定,以佛罗里达半岛换取哈瓦那。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后,西班牙对英作战,1783年,英西两国签约,西班牙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