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牛乳的来历     
“車間”和“仓庫”乳牛好象是一座生产牛乳的活工厂。它有許多“車間”,但是直接生产牛乳的“車間”是乳房。乳牛的乳房很大,一般乳牛乳房的重量約为36—43斤;一次挤奶量最多可达25—30斤。这个“車間”明显地分为左右两半。每一半又分成前后两个乳室。每一乳室里装有一台生产牛乳的“机器”——乳腺。每台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     
机器坏了,可以更新零件,人的皮肤损坏了,能不能更换新皮肤呢?答案是肯定的。近日,由国家重点学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科主任夏照帆教授领衔进行的“皮肤替代物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课题研制,经过5年多攻关,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 他们研制的“人造皮肤”——活性复合皮,已  相似文献   

3.
外来物种、转基因生物、克隆生物、人造生命——这些威名赫赫的生物还有一个共同的大名,就是非原自然生物。非原自然生物基本上都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人类创造的非原自然生物一开始都是迈着“天使”的脚步莅临人世的,这些饱含人类期望的“天使”后来的表现大都差强人意,有的品种甚至走向人类原本期望的反面。那它们究竟是“天使”,还是“恶魔”?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部机器,都由許多零件組成。而零件往往是用各种“削铁如泥”的刀具加工出来的。制造零件,先要做成一个毛坯。毛坯比零件大一些。再用刀具从工件(毛坯)上切下多余的金属,使工件达到  相似文献   

5.
生命复杂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们对生命的研究过程中.生命从来都被认为是非常复杂的。对于上个世纪的大多数生物学家而言.生命是一台复杂的“机器”,根据基本的物理、化学原理装配而成的。但是.在这些研究者看来.不论“生命机器”有多么复杂.只要把构成“机器”内部的每一个“零件”——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弄清楚,就能认识生命的奥秘。显然.这是一种。还原论”的生命观——生命和非生命没有本质的区别.其活动同样遵循着基本的物理和化学规律.可以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手段来进行研究。因此.上个世纪的生命科学是一门  相似文献   

6.
煤不仅是目前世界上能量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生产人造液体燃料、潤滑油脂、塑料、染料等許多有价值的化学产品的重要原料。为了取得热能而燃燒煤,往往把許多有价值的产品(如高热值的煤气和液体产品)一起燒掉。而这些产品都是可以在燃燒前的化学加工中取出来的。为了降低燃料的消耗,提高煤的利用效率,將煤中所有的能量和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人》2007,(8):10-10
“人造物种”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在生物学界已经是炙手可热的新型研究领域。曾在破解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这次再次走到了前列。日前,他向100多个国家的专利机构为自己的“造物技术”提出了专利申请。[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苑》2005,(9):45-46
人造太阳能“烤”验航天器,“人造太阳”无法直视,飞船、卫星——“过场”。  相似文献   

9.
苏联成功地發射第一个和第二个人造衛星是一件大事情。它在科学上可以提供許多宝貴的資料,帮助各門科学的發展。这一期,我們特先發表了这篇文章,談談人造衛星与地球物理学的关系。这篇文章是本刊編輯部根据朱崗昆同志的講稿改写的。  相似文献   

10.
给细胞编程     
唐承革 《百科知识》2007,(8X):12-14
今天,人们已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如果世界上的计算机都停止工作,整个世界会变成死水一潭。因此,更新换代最快的高科技产品就是计算机。目前所用的计算机都是用芯片等材料组装的“死”机器。现在,科学家们已经不满足于制造这种“死”计算机了,他们将研究方向转向活的生物,生物工程师们企图通过对细胞的编程,使细胞变成有生命的计算机,开发出一种“活”的计算机。  相似文献   

11.
机器与生物的重要区别是生物可以繁殖后代,而机器只能靠人来制造。然而,在许多科幻片中,机器人和人的差别慢慢消失,不少机器人学会了复制自己,最终有了取代人类的“阴险”想法。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发明了种能够进行简单地自我复制的机器人,虽然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将主要用于制造和自我修复,但是有专家担心会“繁殖“后代的机器人如果不加以控制,真的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12.
高级工程师的考评对开发人才、振兴科技无疑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在国家文件中对考评工作只提出了一些原则要求,没有明确考核原则、考核项目和考核方法,因此,近两、三年的实践已经客观形成考评高级工程师的“公式”——高级工程师=资历 外语。这就可能出现一种倾向:对资历高的人来说,在获得工程师技术职称后,主要精力将从业务工作转向攻读外语,而不是多干实事、再立新功;对资历浅的人来说,取得工程师职称后,必须耐心“熬”,年头不到,不论水平多高,贡献多大,考评高级工程师都同自己无缘。这种局面形成后,不仅对开发人才、振兴科技将产生严重的消极后果,而且连日常工作的安排都将产生一定困难。比如,一些年头“熬”够而实际技术能力不强的工程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后,在安排工作时就增加了一个复杂因素:如果把技术难度大的工程项目下达给他负责,他可能胜任不了;如果让能够胜任的工程师负责,他则在工程师指导之下工作,这个矛盾完全是因为高级工程师的名不符实造成的。这种情形促使我们必须尽早地制定出考评高级工程师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射线刀”     
医院里施行一項复杂的手术:医师需要割治腦子里的癌瘤。但是很奇怪——看不見施行头部手术常用的器具:刀子和鑿子。医师不用这些器具,而用一种特别的裝置往腦子內部發射一大股看不見的射綫。“射綫刀”割瘤,既不伤头盖骨,也不会留下伤口和刀痕;而主要的是不使病人受苦。“射綫刀”——已經不是幻想了。它确实存在,最近一年来,苏联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放射生物实驗室的工作人員們,借助它进行了許多重要的有趣的研究工作。……我們在实驗室的一間屋子里听見一片雌鷄和雄鷄的啼叫声。在那里,木籠子和鉄籠子里裝有动物,用他們作的实驗,使現代科学大大地接近了射綫外科手术的新紀元。  相似文献   

14.
1997年初,一批客人参观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实验室,他们看到有些形似昆虫的蚂蚁大小的东西在地上爬来爬去。这些小东西并不是真正的昆虫,也不是什么生物物种,而是机器虫。这些机器虫是这个实验室的工程师克里斯·皮斯特的宝贝。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就把活动的半径从地球延伸到了太空,各种各样的人造机器被送上了太空,太空中人类“到此一游”的见证越来越多。它们显示了人类科学的辉煌,人类智慧的伟大。然而,随着人造机器越来越频繁地进入太空,环境污染的阴影也开始在太空扩展。垃圾使卫星化为乌有1983年6月,“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其第二次飞行途中出现了一件怪事。在它进入太空后的第三天早晨,机组人员在舱外前窗玻璃上看到有一个豌豆般大小的孔。太空飞船的窗用玻璃特别坚固,宇航员当时以为只有空间小砾石才能撞出这样的小洞。返航后,美宇航局对此…  相似文献   

16.
Lily 《发明与创新》2014,(3):16-17
古希腊有一句著名的箴言“认识你自己”,提醒人们应有自知之明.然而,一个相对完善的人不仅应包括思想上的自知,还包括对自己身体的自知.人体就像一部复杂又奇妙的机器,里面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和知识,了解这些奇妙的身体构造与反应也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呢.  相似文献   

17.
《科协论坛》2004,19(12):40-41
由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发起.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工程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世界工程师大会于2004年11月3日至5日在上海举行,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工程师聚案在—起,围绕大会主题“工程师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并庄严承诺.郑重发出《上海宣言——工程师与可持续的未来》,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辞典     
磁致伸縮式超声发生器铁磁性材料(如鎳或鎳铁合金)从磁性的观点来看,是由許多微小的“磁石”构成的。这样的小“磁石”称为“磁疇”。每个磁疇又是由許多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平时,这些磁疇的南北极的取向是混乱的,使它們的磁性互相抵消,因此使整个材料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生活中的人造器官正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人造心脏可赐予患者第二次生命,人造耳蜗可使失聪者重获听力,人造肢体可使瘫痪者重新站起来……人造器官究竟有多神奇?就让我们跟随“身体”的步伐,沿着“器官”的隧道,进入人造器官的多样世界吧!  相似文献   

20.
《发明与革新》2010,(7):31-31
一直以来蝙蝠都被认为具有非凡的能力。能通过自己的回声“看到”黑暗中的物体,分辨出前方究竟是天敌、食物还是障碍物。英国研究人员正试图将这种生物声纳系统应用到机器人中。使其产生“机器视觉概念”,识别出周围物体的形状。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生物灵感和仿生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