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新民 《考试周刊》2009,(18):23-23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相似文献   

2.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学习活动就会随之变得愉快,学生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技能.反之,就会导致学生在该门学科中学习动力的缺乏和动力水平的降低.根据中学生身心特点,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和有关学习兴趣的理论,笔者认为有趣、活动、成功、反馈和交往是中学生学习生物兴趣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胡成刚 《考试周刊》2012,(28):133-134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将来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它能引起学习的需要,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所以只有当学习者本身对学  相似文献   

4.
<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意向活动。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驱使人们克服困难的强大动力。此动力越强,人的外部行动就越坚决,克服困难的决心就越大。这种心理动力如果建立在强烈的求知欲上,就会激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形成刻苦钻研的精神。因此,它是推动学生学习最实际、最有效的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那么,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中,推动学习活动的动力因素很多,其中学习兴趣是最直接最活跃的动力。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如其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单就语文课堂来说,我认为不能脱立“语文”味,语文课堂上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兴趣、音乐兴趣,或者其他学科的兴趣,课堂在表面上倒是活跃了,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探究内容是无目的、无主次的。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合作探究——“体验激趣”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强大动力.中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如果对物理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学,超乎寻常地研究物理问题,教学上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进入智力亢奋状态,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也会异常活跃,学习活动自然就会变为乐事。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8.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者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倾向。它是积极学习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成分,凡学习,只要有兴趣有动力就能记住,就能学好。学习英语也是这样,带着兴趣学英语,其效果是事半功倍,反之则枯燥无味,毫无结果。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一个学生一旦对学习英语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把学习看成他自己的愿望和需要,他学习起来就会精神愉快,不知疲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老师的培养下逐渐形成的。兴趣的培养多种多样,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兴趣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兴趣是一种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积极学习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成分,只要有兴趣有动力就能记住,就能学好.学生一旦对英语有了强烈的兴趣,学习的需求越强烈,就会进发出极大的热情,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在兴趣的推动下,英语学习成功的机率便越高,所以教学中应利用一切有用的条件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动机、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是英语教师常用的教育策略,也是英语语言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学生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一种情绪表现,是学生学习最直接、最活跃的内在巨大动力,是产生求知欲的“激素”。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知识都有一种渴望了解的欲望,有了这种欲望,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得到提高,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12.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才会高度集中,思维才会异常活跃,学习活动就会随之变得愉快而高效.反之,则会导致学生学习动力的缺乏和教学效果降低.  相似文献   

13.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在教学活动中应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对学生认知活动有指导、调节、强化作用,是学习过程顺利而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学生对学习地理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积极开动脑筋学习钻研、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论证所学的知识。凋查结果表明.学生兴趣的有无和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在教学中.我经常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  相似文献   

16.
当学生对一门学科或某种知识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时,他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极大地提高,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大地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学生就不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或是一种负担。尤其是在学生的困惑得到解决后,更能增强搞好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兴趣是一种最直接最活跃的学习动力,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所以,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要始终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突出的位置。下面就培养九年级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谈谈见解。  相似文献   

17.
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兴趣可使大脑皮层处于优势兴奋状态,使人们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都十分活跃而且有效进行。由此可见,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兴趣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按照“有趣—乐趣—志趣”发展规律设计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要使这一作用发挥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高,思维就会更活跃,聪明才智就会得到有效发挥,学习效果就会更好。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巧设导语是启发学习兴趣、驱动学习动力的有效方法。每节课开头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快慢。要想将学  相似文献   

19.
<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强大动力。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如果对物理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学,超乎寻常地研究物理问题,学习效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高中物理知识比较抽象,有些知识令同学们难以理解、难以消化,有的  相似文献   

20.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贯穿于教师教学全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上,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将潜在或低水平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激活起来,成为有效动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多种学习的动力,如学生的态度、观念、兴趣,教师的授课艺术,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爱的多少,家长的期望,家庭的温暖,社会就业的压力等等,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索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如何激发学生这种内在动力,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