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对汉语语料中"花"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分析,发现这些词义的生成多是隐喻的结果,而隐喻得以发挥的前提是始源域和目标域在物理或心理上的某一点或某一面上存在相似性,人们将这种相似性进行类比,使始源域的词义得到演变,产生一词多义现象。我们发现汉语"花"的一词多义现象符合隐喻性词义生成与演变的"仙人掌模型"。  相似文献   

2.
一词多义主要通过隐喻和转喻认知模式来实现。隐喻以事物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由源域向目的域映射,转喻以相邻性和突显性为基础在同一个域内实现事物间的映射。一词多义是英语词汇教学的难点,通过对"heart"一词多义个案分析,探讨隐喻和转喻在一词多义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英语词汇教学提出建议,将隐喻及转喻机制引入教学,对于提高词汇教学效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词多义是词汇教与学的难点,不少语言学家倾向于将隐喻化视为一词多义发生和发展的理据。本文通过对“hand”一词多义个案分析,探讨并验证了一词多义发生、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词汇教学的几个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4.
孙红梅 《考试周刊》2007,(22):34-35
将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成果运用于语言教学是当今隐喻研究的七大主题之一。隐喻的认知观和语言的隐喻性使得隐喻研究的各种成果应用于语言教学成为可能。本文在简要阐述隐喻的认知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从词的理据、一词多义、词义变化、词义的理解等方面讨论了隐喻的认知观对英语词汇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5.
一词多义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主要通过隐喻和转喻来实现。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是两种重要的词义延伸的方式。隐喻以事物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由源域向目的域映射,转喻以相邻性和突显性为基础在同一个域内实现事物间的映射。隐喻和转喻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相似文献   

6.
意象图式为人类身体经验中持续并重复发生且相对简单的结构,作为认知语言学中身体经验和概念结构的重要表现形式,意象图式为概念提供连贯性和秩序性,体现了抽象思维具体到抽象投射的隐喻推理能力,通过隐喻手段在空间域之中或从空间域到抽象域进行投射,从而使词汇意义得以在空间范畴内部或空间范畴到抽象范畴进行扩展。多义化过程中,图式内部观察者角度不同或注意力不同产生意象图式的变型,而始源意象图式为变型提供内部结构和关系,是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义项的语言现象。目前,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已突破传统的词汇学研究范畴,拓展到与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相结合的跨学科领域中。其中,原型范畴理论从宏观上为此提供了框架模型,而认知隐喻和转喻概念从微观上为一词多义提供了必要的理据。本文从认知视角出发,采用原型范畴和隐喻转喻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深入探究一词多义的普遍性、延展性,并简要分析其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借助意象图式和隐喻,将形象具体的空间概念域投射到复杂抽象的非空间概念域,语言词汇方面的一词多义现象正是人类通过隐喻将一个简单概念域向几个复杂抽象概念域转换的结果。本文基于意象图式和隐喻认知机制,尝试探究法语介词"sur"的多义拓展理据并作出合理解释,因而对法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隐喻研究是当代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的热点之一,其中,隐喻辨识是隐喻研究的基础。自2007年MIP问世以来,越来越多的人采用MIP进行隐喻辨识研究,而词典运用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阐释词典中义项切分、词的历史信息和搭配信息在隐喻辨识中的作用,指出在应用MIP进行隐喻辨识的过程中,词典是研究者确定词汇单位、进行词义对比、判断词的隐喻性的重要参考工具,词典使用为隐喻研究的客观性、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人类认知体系是一个隐喻性结构系统。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语言,但它的实质是一种认知现象。简要阐述隐喻研究及其与外语教学结合的国内外历史与现状,分析隐喻认知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必要性,并论述隐喻认知对英语一词多义教学、习语教学、词汇搭配的启示及英汉隐喻词汇的跨文化差异,以求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普遍存在的,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工具。语言中遍布的隐喻表达是由于人类概念系统中存在着概念隐喻,但不同文化中的概念隐喻是否相同需要跨文化的研究。语料表明在英汉中都存在"人是物体"这个概念隐喻,而对比由此衍生出来的隐喻表达,可以为概念隐喻提供跨文化方面的依据,并为一词多义现象提供了合理的解释,这对语言的教与学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颜色词不仅反映着颜色的物理属性,也折射着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因此颜色词具有多义现象,这表现在颜色词不仅仅用来描写事物的颜色,还可以描写人的品格、心绪、健康状况,甚至在政治、经济等领域被使用.颜色词的多义现象给外语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及隐喻、转喻模式较好地解释了语言中的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13.
语言分为隐喻语言和非隐喻语言,非隐喻语言的理解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隐喻性语言更是如此.隐喻理解被看作是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这种映射要在一定的认知语境下才能发生.从主观语境与客观语境两大方面探讨语境对隐喻理解的重要影响,得出结论:正确理解隐喻,离不开对语境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隐喻和转喻思维对低调陈述话语的理解和生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低调陈述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所具有的隐喻和转喻能力。交际受信息、经济、认知突显和社会需要等原则制约,说话人或是运用来源域里的知识结构来彰显目标域里的知识结构——即用隐喻;或是选择突显、易感知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它部分以及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表所要传递的信息——即用转喻进行交际,因而产生低调陈述意义。低调陈述含意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动激活而非有意识的推导。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阐释英语介词beyond的多义现象,探讨并确定其作为空间介词的原型意象图式,运用隐喻理论分析其多义性的形成过程。Beyond多义形成实际是由一个认知域向其他认知域,即由空间认知域向时间、能力和抽象关系认知域的映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简要概述了原型范畴理论的形成过程,并指出原型语义理论是它的进一步发展,然后以实证研究方式论证了原型语义理论在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树立学生的原型词义观、辐射观和隐喻观,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和自主学习意识,真正改变学生的多义词习得模式,从而大大增加多义词习得的数量,并提高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7.
毕懿晴 《培训与研究》2006,23(12):28-30
本文通过对介词进行分析,探讨多义现象的认知理据意象图式的认知机制,分析了中心图式与变体图式对空间域多义的影响以及意象图式的隐喻扩展对抽象域多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以家族相似性为基础,借助想象和联想,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一种映射过程。新词语是社会发展变化的产物,隐喻化的新词语大量出现成为一种突出的语言现象。这是一种赋原词以新义来产生"新词"最经济的方法。本文从隐喻理论出发分析新词语隐喻化的特征及方式,建构原义和新义之间的认知结构,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隐喻化新词语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日常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人类的一项基本认知能力。人们常常通过隐喻来讨论、思考和认识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现象。理论和实际都表明获得、理解和产出隐喻的能力对外语学习非常重要。在简述隐喻的本质和功能的基础上,作者探讨了隐喻意识在语言学习,尤其是深层阅读理解中的作用。此外,还指出了发展隐喻能力(metaphoric competence)的重要性,以及隐喻意识在词汇习得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